[年报]三元生物(301206):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报告问询函中有关核查事项的说明

时间:2024年05月28日 18:30:33 中财网

原标题:三元生物: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报告问询函中有关核查事项的说明

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报告问询函中
有关核查事项的说明
大华核字[2024]0011013460号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DaHua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SpecialGeneralPartnership)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问询函中
有关核查事项的说明
目 录 页 次
一、 关于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 1-39
度报告问询函中有关核查事项的说明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12层[100039]
电话:86(10)58350011传真:86(10)58350006
www.dahua-cpa.com
关于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报告问询函中
有关核查事项的说明
大华核字[2024]0011013460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
《关于对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创业板年报问询函【2024】第171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奉悉。我们已对问询函中提及的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生物或公司)需要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意见的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现汇报如下:
问题1:年报显示,你公司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2022年、2023年,你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5亿元、5.00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9.71%、25.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0.5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9.43%、64.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84亿元、0.5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86.88%、31.99%;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06%、3.05%,分别较上期下滑27.93个百分点、11.01个百分点。请你公司:(1)结合近两年行业发展状况、分地区业务开展情况、主要客户及销售金额变动情况、产品价格及成本变动情况、下游终端需求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等,并对比同行业公司情况,详细分析你公司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的原因,相关因素是否具有持续性影响。

(2)结合产品销售价格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分产品说明近两年毛利率、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3)说明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偏离同行业平均水平。

请年审会计师对上述问题进行说明,并详细说明相关审计程序的执行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回复】
一、结合近两年行业发展状况、分地区业务开展情况、主要客户及销售金额变动情况、产品价格及成本变动情况、下游终端需求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等,并对比同行业公司情况,详细分析你公司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的原因,相关因素是否具有持续性影响。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90.56万元,同比下降59.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6,368.66万元,同比下降69.43%;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9,950.08万元,同比下降25.99%,实现净利润5,887.44万元,同比下降64.03%。

公司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出现下滑,主要是受赤藓糖醇行业产能过剩所导致的价格战影响。2022年下半年以来,大批赤藓糖醇新建产能陆续投入市场,引发激烈的价格战,大幅压缩了盈利空间,对公司销量和利润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具体说明如下:
(一)近两年行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减糖浪潮的兴起带动功能糖需求高增,尤其是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功能性糖醇迅猛发展,国内添加赤藓糖醇替代蔗糖主打“0糖、0热量”的饮料新品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在2021年前后,受市场需求激增和毛利率较高的影响,原有的赤藓糖醇厂家纷纷扩大产能,同时许多跨界企业也开始投资赤藓糖醇行业。2022年下半年,大量新建产能陆续投入市场。根据Mysteel的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的总需求量为17.3万吨。截至2023年5月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赤藓糖醇产能已经达到38万吨/年,远超全球市场的实际需求。赤藓糖醇过剩产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跌以及行业整合的加速,进而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生存状况。市场格局的变化,对赤藓糖醇的市场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资料来源:Mysteel
根据Mysteel的统计数据,2021年赤藓糖醇的最高报价曾达到4万元/吨,随后逐步下滑。2023年上半年,赤藓糖醇的报价一度降至9500元/吨。低价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普遍亏损。2023年,全年激烈的价格战显著影响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或转产,一些新进入竞争者也开始陆续退出。

随着赤藓糖醇价格触底,新的市场秩序正逐步建立。为了维护股东利益、应对行业竞争,公司2023年上半年率先对赤藓糖醇售价进行了调整,市场报价略高于业内同行。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0日,山东地区赤藓糖醇均价已回升至10200元/吨,呈现企稳回升的迹象。

综上所述,赤藓糖醇在2017-2022年经历了高速发展,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调整期。虽然短期内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市场机制将迫使一部分企业减产、关停或转产其他产品。随着过剩产能的逐步出清,赤藓糖醇市场将逐步恢复相对稳定的供需格局,产品价格也会趋于合理。

(二)分地区业务开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分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地区2023年 2022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国内销售11,190.1923.18%19,540.0529.80%
国外销售37,081.1576.82%46,041.5770.20%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以国外销售为主,国内销售为辅。公司国外主要销往美洲、欧洲等地。2022年度、2023年度公司国外销售收入分别为46,041.57万元、37,081.15万元。2023年国外销售收入较上年减少8,960.42万元,主要原因是受赤藓糖醇价格下降影响,美国莎罗雅和欧洲德国果糖等客户订单减少所致。

公司国内销售主要面向东部经济较发达区域。2023年国内销售收入较上年减少8,349.86万元,主要是赤藓糖醇新增产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同行竞争者采用低价销售策略,影响了公司销售规模。

为了保持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公司采用了多种策略,比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参加国外展会拓展新兴市场等,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主要客户及销售金额变动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023年度较2022年度下降17,310.28万元,但公司主要客户比较稳定,均与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报告期,前五大客户的情况如下:
时间排名客户名称销售额(万元)占年度营业收入比例
2022年度1客户 A8,158.6512.09%
 2客户 B6,244.009.25%
 3客户 C3,883.355.75%
 4客户 D3,503.435.19%
 5客户 E2,129.503.16%
 小计 23,918.9435.44%
2023年度1客户 B6,169.0812.35%
 2客户 C4,089.048.19%
 3客户 A3,913.677.84%
 4客户 E2,290.194.58%
 5客户 F1,581.513.16%
 小计18,043.4936.12% 
注:上述前五大客户是按照客户集团统计,2023年前五大客户分别是上年第二大客户、第三大客户、第一大客户、第五大客户及第九大客户。上表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报告期内,公司与前五大客户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营业收入的下降是行业竞争等客观因素造成的。

(四)产品价格及成本变动情况
价格不断下滑,平均单价较2021年下降28.69%。而赤藓糖醇因行业竞争激烈,产销量下滑使得产能利用率下降,单位固定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单位成本较2021年上升9.21%,导致2022年赤藓糖醇的毛利率降至10.50%,较2021年大幅下降31.06个百分点。2023年赤藓糖醇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年度内价格较为平稳,平均单价较2022年下降23.94%。公司2023年四季度产销量有所增加,折旧等固定成本降低。2023年单位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14.07%,导致2023年赤藓糖醇的毛利率降至-1.11%,较2022年大幅下降11.61个百分点。2023年年末,随着市场价格的触底反弹,市场明显好转,公司销量明显上升。

(五)下游终端需求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天然低热量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应用广泛,尤其在无糖和低糖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近两年,市场对赤藓糖醇的需求稳步增长。阿洛酮糖作为一款功能更好的新型代糖,市场增速较快。

1、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低糖、无糖产品需求的增加是推动赤藓糖醇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中的糖分摄入,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理想的糖替代品,受到广泛欢迎。

在北美,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饮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赤藓糖醇市场的扩展;在欧洲,对有机、天然和低糖产品的偏好也推动了赤藓糖醇需求的增加;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无糖饮料和健康食品市场迅速扩大。

2、2022年下半年以来,赤藓糖醇行业经历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大量新产能的投放导致市场供应大幅增加,低价恶性竞争一直持续到2023年底。价格战对生产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业绩压力,但低价刺激了需求端的广泛使用,使得更多食品和饮料企业能够负担得起赤藓糖醇,扩大了其在各类产品中的应用范围。

3、近两年,使用赤藓糖醇的食品和饮料细分市场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例如,最早大量使用赤藓糖醇的无糖碳酸饮料在2023年受到茶饮料的冲击,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同时,无糖碳酸饮料在新品牌和新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下,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但总体来看,赤藓糖醇在无糖饮料、烘焙食品、零食等领域的应用依然稳步增长。

4、各国政府对健康食品的政策支持也为赤藓糖醇市场的下游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中国和美国等国相继出台了支持低糖、无糖食品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和开发低糖、无糖产品。2022年更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倡导减少糖的摄入,建议居民选择低糖、无糖食品。该指南为公众提供了科学的膳食建议,同时也引导了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使企业更加重视低糖、无糖食品的研发和生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食品标签的透明化和消费者教育,新的营养标签法规要求食品制造商在标签上明确标示添加糖的含量,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中的糖含量,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5、近年来,新一代代糖阿洛酮糖作为“稀有糖”,凭借其热量极低、口感细腻柔和、能产生美拉德反应、甜度曲线与蔗糖相似等特点,更精准地还原蔗糖的原汁原味。预计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放开,阿洛酮糖将维持较高增速。

综上所述,近两年,赤藓糖醇市场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影响下经历了显著波动。激烈的价格战压低了生产企业的利润,但刺激了需求端的广泛使用。尽管无糖碳酸饮料在2023年受到茶饮料的冲击,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赤藓糖醇的整体需求仍然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低价格的推动下,赤藓糖醇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下游需求稳步增长,但由于产能增长远超需求的增长,生产企业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的低价竞争在近两年承受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和业绩压力。未来,随着过剩产能的逐步出清,质量好、成本低、供应稳定的生产企业才能赢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阿洛酮糖作为代糖“新星”,预计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放开,阿洛酮糖将维持较高增速。

(六)同行业公司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指标营业收入、毛利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龄宝),对比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本公司  保龄宝  
 2023年度变动2022年度2023年度变动2022年度
营业收入49,950.08-25.99%67,490.56252,391.40-6.96%271,274.53
综合毛利率3.05%-11.01%14.06%8.10%-3.43%11.53%
其中:赤藓糖醇 毛利率-1.11%-11.61%10.50%-9.65%-24.55%14.90%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5,887.44-64.03%16,368.665,396.90-59.47%13,316.88
(注:保龄宝营业收入按产品类型分类“糖醇”主要是赤藓糖醇,上表中保龄宝赤藓糖醇毛利率选取其产品类型“糖醇”的毛利率)
公司与保龄宝的营业收入、综合毛利率、赤藓糖醇毛利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四个财务指标2023年度较2022年度均有所下降,变动趋势一致。

公司与保龄宝公司产品结构、生产成本等情况不同,财务指标变动幅度有所不同。

另外,2023年公司赤藓糖醇的毛利率高于保龄宝,毛利率下降幅度小于保龄宝,主要是公司为克服赤藓糖醇行业竞争加剧及需求不足等不利影响,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原料、能源和人工成本,努力提高产品转化率,持续降低赤藓糖醇的生产成本。实施的措施包括:(1)在玉米淀粉价格较葡萄糖价格更为有利的情况下,使用玉米淀粉替代葡萄糖降低成本;(2)对辅料采购进行精细化管理;(3)在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优化生产人员数量,节约人工成本;(4)公司在厂区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组件及输配电并网装置并投入使用,可满足部分生产用电,节约能源成本。

综上所述,最近两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保龄宝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公司客户群体和固定成本支出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公司近两年的业绩下滑主要还是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的大幅下降所致。经过近两年的行业竞争,赤藓糖醇市场已经基本触底,自2023年12月开始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89.4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4.77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03%和210.54%,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

二、结合产品销售价格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分产品说明近两年毛利率、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一)说明近两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自赤藓糖醇,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48%、87.64%和84.51%。

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1.55%、12.68%、1.02%,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主产品赤藓糖醇毛利率2022年及2023年较上年分别下降31.06%及11.61%。 1、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分析 报告期内,赤藓糖醇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分析如下: 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赤藓糖醇的毛利率分别为41.56%、10.50%、 -1.11%。2022年赤藓糖醇的平均售价较上年下降28.69%,对其毛利率波动的影 响数为-23.51%;赤藓糖醇单位成本较上年上升9.21%,对其毛利率影响数为 -7.55%,平均售价波动对赤藓糖醇毛利率影响较大。2023年赤藓糖醇的平均售 价较上年下降23.94%,对其毛利率波动的影响数为-28.17%;单位成本较上年下 降14.07%,对其毛利率影响数为16.55%,平均售价波动对赤藓糖醇毛利率影响 较大。 (1)产品销售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 2022年度、2023年度,公司赤藓糖醇的平均售价较上年分别下降28.69%、 23.94%,销售价格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在赤藓糖醇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新进入 竞争者和部分原有竞争者采用降价竞争策略抢占市场份额,行业竞争加剧使赤藓 糖醇价格不断下降。 根据Mysteel的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的总需求量为17.3万吨。 截至2023年5月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赤藓糖醇产能已经达 到38万吨/年,远超全球市场的实际需求。赤藓糖醇过剩产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价格下跌以及行业整合的加速,进而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生存状况。(资料来源:艾格农业前瞻产业研究院)
新竞争者的进入和原有竞争者的扩张,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关系。竞争者采用降价营销策略影响公司的销售量,导致公司销售额近两年连续下降。

从2023年11月底开始,赤藓糖醇行业的恶性竞争已经明显减弱,市场竞争有所缓解。随着过剩库存产品的逐步出清,行业供需关系将逐渐趋于平衡,赤藓糖醇的价格将逐步恢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

(2)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淀粉或葡萄糖,主要产品为赤藓糖醇及复配糖。

赤藓糖醇主要原材料为淀粉或葡萄糖,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22年开始采购淀粉自行糖化后提取葡萄糖作为生产原料。

报告期内,淀粉、葡萄糖采购单价情况如下:

类型项目2023年度较2022年度变动比例2022年度较2021年度变动比例
原材料淀粉采购单价-0.01%-1.63%
 葡萄糖采购单价2.56%-4.06%
2022年度、2023年度,淀粉、葡萄糖采购平均单价较上年同期整体变动幅度均较小。

2
、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比较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与可比上市公司赤藓糖醇的毛利率变动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产品名称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毛利率变动毛利率变动毛利率
保龄宝糖醇-9.65%-24.55%14.90%-13.77%28.67%
三元生物赤藓糖醇-1.11%-11.61%10.50%-31.06%41.56%
报告期,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保龄宝变动趋势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毛利率近两年连续下降是赤藓糖醇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随着竞争者的退出或转行,行业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平衡,毛利率将逐步恢复至合理健康水平。

(二)近两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近两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还是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的大幅下降所致。具体分析参加本题之“一、结合近两年行业发展状况、分地区业务开展情况、主要客户及销售金额变动情况、产品价格及成本变动情况、下游终端需求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等,并对比同行业公司情况,详细分析你公司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的原因,相关因素是否具有持续性影响”。

三、说明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偏离同行业平均水平
(一)说明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度2022年度变动比例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8,524.2978,271.22-38.00%
收到的税费返还6,557.057,063.64-7.17%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252.953,276.67-61.76%
现金流入小计56,334.2988,611.54-36.43%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2,561.8870,030.43-39.22%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5,319.075,415.03-1.77%
支付的各项税费1,359.202,999.35-54.68%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363.061,740.26-21.67%
现金流出小计50,603.2180,185.07-36.8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31.088,426.47-31.99%
2022年、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426.47万元、5,731.08万元,减少31.99%。公司2023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64.03%,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趋势保持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降幅较大的原因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均大幅下降所致,二者变动的具体原因如下:
1、公司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减少36.43%。主要原因是:一方面,2023年赤藓糖醇行业供需失衡,产品销量及价格大幅下滑,赤藓糖醇收入同比下降29.03%,导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下降38.00%;另一方面,因取得政府补助、利息收入的减少,公司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下降61.76%。

2、公司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较上年减少36.89%,降幅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保持一致。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下降39.22%,下降幅度与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下降的幅度基本持平;另一方面,支付的各项税费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54.68%和21.67%。

综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营业收入下降趋势一致,下降幅度较大的原因合理。

(二)是否偏离同行业平均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与保龄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波动情况比较如下:

项目公司保龄宝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去年同期变动-36.43%-8.7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同期变动-36.89%-17.1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变动-31.99%815.86%
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变动-25.99%-6.96%
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变动-64.03%-59.47%
公司主要产品为赤藓糖醇,保龄宝主要产品为功能糖、淀粉糖及饲料等,2022年、2023年糖醇占保龄宝营业收入平均比重分别为8.2%、13.10%。两家公司的产品类型不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两家公司均是下降,但保龄宝购买商品支出的现金减少幅度较大,致使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较大。保龄宝营业收入中饲料销售额占比最大,公司与保龄宝公司产品类型有所不同,采购商品的付款周期和采购模式等经营策略不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同期变动幅度不同具有商业合理性,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因产品类型、采购经营策略等情况不同,公司与保龄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趋势不一致,具有商业合理性。

四、年审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结论
(一)核查程序
我们执行了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相关的审计程序:
1、对报告期毛利率、净利润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大幅下滑的原因。

2、与管理层讨论、查阅行业公开资料,了解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公司业务开展情况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结合公司行业变动情况、业务开展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分析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分析是否有可持续性。

3、对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按产品类别分析收入及成本变动情况,了解变动原因。

4、编制销售收入截止性检查、函证底稿,结合毛利率分析评估毛利率变动的合理性。

5、了解并检查公司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其对公司成本的影响。

6、复核公司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并与同行业公司对比,分析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二)核查结论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因市场竞争因素公司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业绩下滑变动原因合理,影响业绩下降的主要因素不具有持续性影响。

2、公司近两年毛利率、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竞争的客观因素,毛利率和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合理。

3、公司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一致,大幅下滑的原因合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因产品类型、经营策略等情况不同,公司与保龄宝公司变动趋势不一致。

4、我们执行的相关审计程序符合《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问题2:报告期内,你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5066.15万元,同比增长48.66%,研发人员数量54人,较上期减少6人。你公司近三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均为0元。请你公司:
(1)结合你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在研项目、研发成果、研发人员的认定条件等说明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下降比是否符合行业特点,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下降而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研发投入金额波动与你公司及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在研项目、研发成果具体情况是否相符。

(2)结合研发费用具体构成说明报告期内研发支出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严格按照研发支出开支范围和标准据实列支,是否按照研发制度准确记录员工工时、核算研发人员薪酬、归集研发领料用料等,是否存在将与研发无关的支出在研发支出中核算的情形。

(3)结合你公司近三年主要研发项目具体情况、项目可行性、研发进展、成本费用归集情况、形成成果及专利情况等,说明相关项目未能形成资本化的原因及合理性。

请年审会计师对上述问题进行说明,并详细说明相关审计程序的执行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回复】
一、结合你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在研项目、研发成果、研发人员的认定条件等说明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下降是否符合行业特点,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下降而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研发投入金额波动与你公司及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在研项目、研发成果具体情况是否相符。

(一)说明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下降是否符合行业特点
1、研发人员的认定条件
公司研发人员指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以及与研发活动密切相关人员。公司的研发人员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方法创新、新产品研究等研发工作。

2、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如下:
单位:人

可比公司2023年度 2022年度 
 数量占比数量占比
保龄宝14511.92%14711.11%
本公司5412.65%6013.04%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人数来源于定期报告)
报告期内,可比上市公司保龄宝研发人员数量由147人下降为145人,本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60人下降为54人,研发人员数量变动趋势一致。保龄宝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由11.11%上升为11.92%,主要是非研发人员减少数量大于研发人员减少数量所致。2023年度,公司根据公司战略、研发项目等情况,优化了研发人员学历结构,提升高学历人才的数量,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2023年2022年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 ( )5460-10.00%
研发人员学历   
硕士131030.00%
本科13944.44%
大专及以下2841-31.71%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保龄宝相比,研发人员数量均下降,变动趋势一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因员工总数的不同,变动趋势略有不同,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变动幅度均较小。

(二)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下降而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研发投入金额波动与你公司及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在研项目、研发成果具体情况是否相符。

1、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下降而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度 2022年度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研发材料3,206.1863.29%1,814.1353.23%
人工费用728.1614.37%675.0919.81%
技术服务费437.518.64%206.056.05%
折旧及其他694.3013.70%712.5620.91%
合计5,066.15100.00%3,407.83100.00%
注:上表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2022 2023 3,407.83 5,066.15
年度、 年度,研发费用分别为 万元、 万元。报
告期内,研发费用呈上涨趋势,主要是研发材料、技术服务费增加所致。研发投(1)研发材料增加
2023年在2022年持续研发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个新的研发项目,主要为透明质酸、甜菊糖等新产品的研发。与2022年度相比,持续研发的项目中塔格糖、柠檬酸的研发费用本期研发支出增加。项目研发费用构成中研发材料占比较大,是研发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研发材料增加较多的原因:
①公司新产品整体研发过程历时长、涉及环节多,需要经过产品原型小样试制、样品验证优化、产品中试、产品后续综合试验认证等环节,并经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配方,因此研发材料投入相对较大;
②工艺流程改进研发项目,需要领用较多研发材料进行投料试验,研发过程中需不断调整优化相关工艺流程及发酵环境参数,并根据研发试制品的性能参数变化改善工艺流程;
③公司为了稳固核心竞争力,突出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通过优化研发人员人才结构,加快研发进度,本期的研发领料增加。

(2)技术服务费增加
公司为了推进研发项目的进度,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根据协议约定及项目进度,确认相应的技术服务费用支出。

综上,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变动原因合理。

2、研发投入金额波动与你公司及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在研项目、研发成果具体情况是否相符
(1)公司及行业所处发展阶段
A、行业所处发展阶段
近年来,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功能性糖醇迅猛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国。根据相关资料和艾格农业的估算,2022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达到13.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8.9%。2015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速为48.9%,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表明过去几年,中国赤藓糖醇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其在全球产量中的比重增加了40多个百分点,凸显了中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2021年前后,受市场需求激增和毛利率较高的影响,原有的赤藓糖醇生产厂家纷纷扩大产能,许多跨界企业也开始投资该行业。2022年下半年,大量新建产能开始陆续投入市场。截至2023年5月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赤藓糖醇产能已经达到38万吨/年,超过了全球市场的需求。赤藓糖醇过剩产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跌以及行业整合的加速,进而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生存状况。

2023年,激烈的价格战影响了赤藓糖醇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或转产其他产品,一些新进入者也开始陆续退出。随着赤藓糖醇价格触底,新的市场秩序正逐步建立。

综上所述,赤藓糖醇经历了高速发展,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调整期。虽然短期内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市场机制将迫使一部分企业关停或转产其他产品。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0日,山东地区赤藓糖醇均价已回升至10,200元/吨,呈现企稳回升的迹象。赤藓糖醇市场有望逐步恢复相对稳定的供需格局,产品价格也会趋于合理。

B、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规划
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始工业化生产赤藓糖醇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专注深耕赤藓糖醇产品十余年,先后攻克菌种选育、配方优化、发酵控制、结晶提取等多个环节的工艺难题。公司在赤藓糖醇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和较强的品牌优势,公司“天绿原”牌赤藓糖醇被评为“山东优质品牌”和“山东知名品牌”。公司赤藓糖醇生产工艺技术突出,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凭借赤藓糖醇产能优势和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公司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作为全球重要的赤藓糖醇生产商之一,凭借较强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质量与服务优势服务于全球客户。

为了保持赤藓糖醇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研发型子公司“三元生物工程研究(天津)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前端研发基地,根据公司战略布局,建立开放式科研平台,创新合作机制,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持续做好现有产品的生成技术和工艺技术改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巩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围绕公司产业发展方向,在功能糖领域,做好公司新产品技术研发和项目储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促进公司新业务领域的扩展。报告期内,公司储备了优质甜菊糖(RM、RD)、透明质酸钠(食品级)、塔格糖、唾液酸、聚谷氨酸、普鲁兰糖等新产品。

(2)在研项目、投入金额、研发成果具体情况
公司的研发活动是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公司未来规划和技术发展趋势需求等进行的一系列具有计划性、前瞻性、探索性的研究和开发活动。

2023年度研发项目、项目投入、研发成果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研发 费用研发 状态研发成果
莱鲍迪苷M酶法制备工艺的 研发244.24已结项该项目的研究已完成,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工艺路线,对转糖基酶制 剂的制备条件和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筛选考察,筛选出最优条件参数, 转糖基酶制剂的制备完成后,又进行了转糖基酶制剂对甜菊糖苷的转化 试验研究,考察了各种条件下对甜菊糖苷的转化影响,筛选出甜菊糖苷 转化为RM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为工业化批量生产RM提供了可靠 的数据。
莱鲍迪苷M产品精制技术研 发147.14已结项该项目的研究已完成,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甜菊糖苷酶转液精制的工 艺路线对甜菊糖苷酶转液的分离条件和最佳工艺参数,筛选出最优条件 参数,为工业化批量生产RM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高絮凝性赤藓糖醇发酵菌株 的研发153.41已结项项目研发已完成,试验过程中对菌株进行了筛选比较,选出絮凝效果好 的菌株然后对该菌株进行絮凝效果改良、驯化,通过加无机盐和选择介 质的PH来改变其絮凝性,取得了较好的絮凝效果,达到了酵母发酵赤 藓糖醇后通过絮凝的方法将酵母回收循环再利用,可明显降低发酵成本 为公司增加效益。
氨基葡萄糖的发酵生产技术 研发313.66已结项项目研发顺利完成,通过试验选择优化了氨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配方及 发酵温度、PH值等控制参数,并探索出经济、高效的氨基葡萄糖提取工 艺。可以调节反应条件和微生物菌种选择,提高产率。生产过程中无需 使用有机溶剂,环保无污染。产品经检测,全部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生 产工艺具有转化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各工序操作易控、生产成本低 等特点,可大规模生产,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透明质酸生产工艺的研发543.39在研项目通过发酵法合成了透明质酸。通过对生产菌的优选、发酵工艺的优 化,提高了发酵液中透明质酸的含量。通过对降解酶的用量控制及PH 值的控制,已能用萃取的方法提取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同分子量的透明 质酸固体。目前透明质酸生产成本还比较高,现在的研发方向主要是继 续优化菌种及发酵工艺、提高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废酵母湿菌泥制备酵母水解 物的研发322.52在研项目采用多酶水解技术对赤藓糖醇发酵产生的酵母泥进行破壁水解,把 酵母泥中的蛋白物质转化成能被发酵利用的氮源,用于公司产品的发酵 生产,降低生产过程的发酵氮源使用成本。目前,替代效果还未达到预 期目标,正在进行进一步优化试验。
微生物发酵制备稀少糖-塔格 糖生产技术研发849.35在研项目构建了生物合成塔格糖所需的酶,研发采用酶转化法生产塔格糖。 目前,项目已于2024年4月30日申报发明专利“极低副反应产物淀粉一 步法生产塔格糖的生产方法”并获得受理。酶转化成本、纯度指标还未达 到目标要求。
柠檬酸的生产技术研发978.42在研项目处于研发改进阶段,已经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得到高转化率的菌种 提高了产率,降低了杂酸含量。通过改进提取纯化工艺,生产过程中的 污染物比传统工艺要少,但能耗尚未降到预期的水平。还需要对能耗指 标进行优化,以达到预期目标。
赤藓糖醇改良研发493.95在研项目通过对赤藓糖醇生产菌种进行改良从而提高葡萄糖的转化率,并对 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发,提高了发酵转化率,并且还有提高的潜力, 正在进行进一步研发试验和改进。
聚谷氨酸的生产工艺研发350.17在研项目通过对耐盐菌株的筛选,用发酵法合成了Y-聚谷氨酸。通过对发酵 配方、工艺的优化,逐步提高了发酵液中Y-聚谷氨酸的含量,但还达不 到目标要求,还要继续筛选高产的菌株,优化发酵配方及培养条件,提 高发酵液中Y-聚谷氨酸的含量;提取出来的Y-聚谷氨酸纯度还达不到 国家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优质甜菊糖酶法高效合成工 艺的研发511.50在研项目处于研发改进阶段,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已经获得了新型甜菊糖 高效制备用酶,甜菊苷底物浓度也提高了。甜菊糖整体甜度也提高了。 莱鲍迪苷M和D的含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糖基转移酶最适pH和发酵 生产成本问题正在继续攻关。
普鲁兰糖和天然甜味剂(甜菊 糖苷、赤藓糖醇)的生物合成 生产78.38在研目前进行新型赤藓糖醇菌种的发酵试验和构建普鲁兰多糖可控高效合成 生产相关生产工艺和配套设备的研究。
酶法转化甜菊苷生产甜茶苷 及新型甜味剂的生产应用35.87在研研究酶法转化甜菊苷生产甜茶苷技术,目前正在进行生产线设计研发和 考察。
特色分子量普鲁兰糖胶囊壳 药用辅料绿色高效制备工艺 开发及应用39.67在研目前针对普鲁兰糖胶囊壳制备工艺放大研究。正在进行生产工艺研究和 放大生产线设计及考察工作。
其他项目4.48  
合计5,066.15  
2023年在2022年持续研发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个新的研发项目,主要为透明质酸、甜菊糖等新产品的研发。与2022年度相比,持续研发的项目中塔格糖、柠檬酸的研发费用本期研发支出较多。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下降而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的原因符合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变动合理性。公司研发投入金额波动与公司及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在研项目、研发成果具体情况相符。

二、结合研发费用具体构成说明报告期内研发支出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严格按照研发支出开支范围和标准据实列支,是否按照研发制度准确记录员工工时、核算研发人员薪酬、归集研发领料用料等,是否存在将与研发无关的支出在研发支出中核算的情形。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包括研发材料、研发人员职工薪酬、技术服务费、折旧及其他。

公司研发材料包括研发耗用的葡萄糖、淀粉及其他试验材料。仓库管理员根据提供的物料名称、领料部门、领料类型、研发项目名称、物料规格数量等信息录入领料信息系统并打印,经制单人、发料人、领料人和研发负责人确认并审批后领取研发材料。月末财务部门根据领料单内容和存货管理系统中的出库记录,在领料系统里按研发项目进行归集核算。

研发人员费用,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在“人工费用”项下进行归集,合理分摊至各研发项目。财务部根据薪资汇总表中研发部门薪资计算研发费用入账金额。

研发技术服务费,包括科研机构向公司提供的研发技术服务费。公司根据研发项目具体情况与科研机构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向其采购部分技术服务并支付相应费用。财务部门根据协议约定及项目进度确认技术服务支出。

研发折旧费,是指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折旧。公司固定资产按部门进行分类管理,财务部门根据设备具体使用部门归集设备折旧费用,研发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折旧费用,在“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折旧费”科目进行归集核算,并合理分摊至各研发项目。

研发其他费用,包括与研发直接相关的检测费等。由经办人填写报销单、报销单列明报销部门、研发项目名称,经审批后,连同发票、合同等原始凭证提交财务部门报销。财务部门根据实际发生的与研发直接相关的费用金额,在“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其他”中归集核算。

公司针对研发费用的核算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制度》等。公司对研发项目采用项目负责人制,明确了立项管理、过程管理和结项管理等不同阶段的研发项目管理流程及要求。公司严格按照研发支出开支范围和标准据实列支,按照研发制度准确记录研发人员工时、核算研发人员薪酬、归集研发相关费用,不存在将与研发无关的支出在研发支出中核算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核算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三、结合你公司近三年主要研发项目具体情况、项目可行性、研发进展、成本费用归集情况、形成成果及专利情况等,说明相关项目未能形成资本化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公司近三年主要研发项目具体情况、项目可行性、研发进展、成本费用归集情况、形成成果及专利情况
近三年,公司各年度研发项目费用归集金额前五大项目情况,列示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项目可行性研发 进展研发费用归集情况  研发成果是否资 本化
   2023年2022年2021年  
莱鲍迪苷M 酶法制备工 艺的研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甜菊 糖苷生产国和出口国,而 莱鲍迪苷M作为甜菊糖 苷中性能最优的成分,在 甜叶菊自然生长中含量 较低,销售价格高。如果 用酶法制备,生产成本能 够大幅度降低,有可能取 代目前的普通甜菊糖苷 产品(有后苦味),具有广 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已结项244.24355.70333.22该项目的研究已完成,通过实验研 究,确定了工艺路线,对转糖基酶制 剂的制备条件和最佳工艺参数进行 了筛选考察,筛选出最优条件参数, 转糖基酶制剂的制备完成后,又进行 了转糖基酶制剂对甜菊糖苷的转化 试验研究,考察了各种条件下对甜菊 糖苷的转化影响,筛选出甜菊糖苷转 化为RM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 为工业化批量生产RM提供了可靠 的数据。
阿洛酮糖制 备技术研发阿洛酮糖具有改善脂质 代谢、降低餐后血糖、超 低热量的特点,与蔗糖口 感和加工性能非常相似, 是一种新型“健康糖”,被 美国食品导航网评价为 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 阿洛酮糖有可能成为下 一个大宗低倍甜味剂,因 此开发其低成本、大规模 制备工艺十分必要。已结项 390.16468.42该项目的研究已完成,通过实验研 究,确定了工艺路线,对阿洛酮糖差 向异构酶的制备条件和最佳工艺参 数进行了筛选考察,筛选出最优条件 参数,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的制备完 成后,又进行了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 对果糖转化试验研究,考察了各种条 件下对果糖对阿洛酮糖的转化影响 筛选出果糖转化为阿洛酮糖的最佳 工艺条件和参数,为工业化批量生产 阿洛酮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莱鲍迪苷M 产品精制技 术研发甜叶菊叶中含有多种甜 菊糖苷,莱鲍迪苷M是 其中最具竞争力和应用 前景的一种,其甜度高于 甜菊苷,具有甜菊苷优点 的同时,没有甜菊苷的苦 涩后味,甜味更加纯净, 已成为全世界甜味剂生 产巨头争相研发的重点。已结项147.14278.33541.44该项目的研究已完成,通过实验研 究,确定了甜菊糖苷酶转液精制的工 艺路线对甜菊糖苷酶转液的分离条 件和最佳工艺参数,筛选出最优条件 参数,为工业化批量生产RM提供 了可靠的数据。
赤藓糖醇发 酵培养基氮 源优化研究在赤藓糖醇发酵生产过 程中,发酵菌株在培养基 中需要充足的氮源才能 更好的生长。目前可供选已结项  1,019.8 51、项目研发顺利完成,通过试验选 择了有机氮源作为发酵主要氮源,选 择了发酵促进剂A作为发酵促进剂。 2、经选择的氮源和发酵促进剂含量
 择的氮源很多,选择哪几 种氮源,如何进行搭配使 用,才能达到较理想的发 酵要求,需要对发酵氮源 进行优化研究。    搭配使用于生产平稳可控,使发酵转 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目 的。 
高絮凝性赤 藓糖醇发酵 菌株的研发目前国外已经开始研究 高絮凝性菌株,但在酵母 方面还未见报道。借鉴其 他菌株的研究思路,在酵 母菌株上进行高絮凝性 菌株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极大,在技术上是可行 的。已结项153.41425.30597.54项目研发已完成,试验过程中对菌株 进行了筛选比较,选出絮凝效果好的 菌株然后对该菌株进行絮凝效果改 良、驯化,通过加无机盐和选择介质 的PH来改变其絮凝性,取得了较好 的絮凝效果,达到了酵母发酵赤藓糖 醇后通过絮凝的方法将酵母回收循 环再利用,可明显降低发酵成本,为 公司增加效益。
828酵母菌株 在赤藓糖醇 发酵中的应 用研究我们通过试验筛选出一 种酵母菌株代号为828, 该菌株具有选择性的代 谢多元醇。将具有选择性 的代谢多元醇的酵母菌 株加到赤藓糖醇发酵的 酵母菌株中,采用双菌株 发酵,将发酵赤藓糖醇时 产生的无用杂醇代谢掉, 起到了对发酵液净化的 作用。若这项技术应用研 发成功,能为赤藓糖醇的 生产开辟一条新的工艺 路线。已结项 250.40623.331、项目研发顺利完成,通过试验优 选出828发酵菌株,在赤藓糖醇的发 酵过程中加入828菌株实现双菌株 发酵,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无用杂醇 代谢掉,从而净化了发酵液的组成, 为后续精制创造了有利条件,试验优 化了发酵工艺,为大生产提供了可靠 的工艺参数。2、通过实验选择和优 化后的工艺参数,用于生产装置平稳 可控,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 利于产品的后续提取精制,降低成 本,提高赤藓糖醇的转化率,提高了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葡萄糖酸的 发酵生产技 术研发葡萄糖酸是通过霉菌黑 曲霉和木醋杆菌葡糖杆 菌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 的。葡萄糖酸可通过葡萄 糖氧化酶催化简单的脱 氢反应由葡萄糖生成。葡 萄糖酸及其它的衍生品 在化工、食品、医药、建 筑等行业已经获得了人 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 十分广泛的用途。已结项 253.15609.52项目研发已完成,试验过程中对发酵 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发酵时间 的影响进行了条件考察筛选,对单独 使用黑曲霉和使用黑曲霉+葡萄糖 酸杆菌双菌株进行发酵做了条件考 察,得到了较好的试验结果,达到了 项目立项时的技术指标,可作为公司 的技术储备项目。
氨基葡萄糖 的发酵生产 技术研发氨基葡萄糖发挥直接抗 炎作用,可缓解骨关节炎 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 能,并可阻止骨关节炎病 程的发展。采用特定方法已结项313.66753.06526.771、项目研发顺利完成,通过试验选 择优化了氨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配 方及发酵温度、PH值等控制参数, 并探索出经济、高效的氨基葡萄糖提 取工艺;2、可以调节反应条件和微
 制备氨基葡萄糖,反应条 件温和、工艺路线简单、 产物纯度高、适合大规模 的工业化生产,非常适于 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市 场发展前景。    生物菌种选择,提高产率;3、生产 过程中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环保无污 染;4、产品经检测,全部指标符合 标准要求;5、生产工艺具有转化效 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各工序操作易 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可大规模生 产,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透明质酸生 产工艺的研 发透明质酸也称玻璃酸,是 一种生物相容性很好的 生物聚合物,由于其优良 的保湿和润滑特性,已被 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医疗 领域中。近年来在健康食 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早在2008年就批准 透明质酸用于保健食品, 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 正式批准通过了透明质 酸为新食品原料的请求, 准许在普通食品中添加 使用。公司致力于研发透 明质酸有较好的发展前 景。在研543.39  1、项目已顺利通过发酵法合成了透 明质酸;2、通过对生产菌的优选、 发酵工艺的优化,提高了发酵液中透 明质酸的含量;3、通过对降解酶的 用量控制及PH值的控制,已能用萃 取的方法提取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不 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固体;4、目前 透明质酸生产成本还比较高,现在的 研发方向主要是继续优化菌种及发 酵工艺、提高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 成本。
微生物发酵 制备稀少糖- 塔格糖生产 技术研发塔格糖是一种天然来源 的新型单糖,是果糖的一 种“差向异构体",是一种 很好的低能量食品甜味 剂和填充剂,并具有抑制 高血糖、改善肠道菌群、 不致龋齿等多种生理功 效。根据美国FDA认证 已达到普遍认为安全 (GRAS)状态,由此允许 用作食品、饮料、健康食 品、膳食添加剂等中的功 能性甜味剂。在研849.3541.67 项目构建了生物合成塔格糖所需的 酶,研发采用酶转化法生产塔格糖。 目前,项目已于2024年4月30日申 报发明专利“极低副反应产物淀粉一 步法生产塔格糖的生产方法”并获得 受理。酶转化成本、纯度指标还未达 到目标要求。
柠檬酸的生 产技术研发柠檬酸是有机酸中第一 大酸,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日化等行业最重要 的有机酸。深入开展柠檬 酸的生产工艺研究,能够 提高该项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在研978.42317.34 1、项目处于研发改进阶段,已经通 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得到高转化率的 菌种,提高了产率,降低了杂酸含量。 2、通过改进提取纯化工艺,生产过 程中的污染物比传统工艺要少,但能 耗尚未降到预期的水平。3、还需要 对能耗指标进行优化,以达到预期目 标。
赤藓糖醇改 良研发利用生物学手段对解脂 耶式酵母进行改造,实现 相关基因过表达和敲除, 能大大提高产量,使赤藓 糖醇产品在市场上更具 有竞争优势。在研493.9579.67 项目通过对赤藓糖醇生产菌种进行 改良从而提高葡萄糖的转化率,并对 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发酵转 化率,并且还有提高的潜力,正在进 行进一步研发试验和改进。
优质甜菊糖 酶法高效合 成工艺的研 发传统采用的植物提取出 的甜菊糖成本高,开发低 成本的优质甜菊糖高甜 复合糖苷产品发酵制备 技术,对于甜菊糖类的技 术提升和推广应用具有 广阔的空间和应用价值。在研511.50  1、项目处于研发改进阶段,通过合 成生物学技术,已经获得了新型甜菊 糖高效制备用酶,甜菊苷底物浓度也 提高。2、甜菊糖整体甜度也提高。3、 莱鲍迪苷M和D的含量也得到了明 显提高。4、糖基转移酶最适pH和 发酵生产成本问题正在继续攻关。
近三年来,主要研发项目费用归集总额占当年度研发费用总额的比重超过80%。其中,莱鲍迪苷M酶法制备工艺、莱鲍迪苷M产品精制技术、高絮凝性赤藓糖醇发酵菌株的研发等项目研发难度较大,但有助于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为了取得更加领先、更具竞争优势的工艺技术,近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发中。

2021年至今,公司累计取得5项境内专利,其中4项为发明专利,含金量较高,是研发成果的有效体现,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发明名称专利类型法律状态公开(公告)号公开(公告)日期
1一种由葡萄糖同时生产D-塔 格糖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发明授权授权CN117512033B2024-04-19
2一种制备莱鲍迪苷RM的环 糊精糖基转移酶突变体、编 码基因及其应用发明授权授权CN115896059B2023-10-10
3一种提高赤藓糖醇生产转化 效率的方法及其应用发明授权授权CN110628834B2022-12-09
4一种制备赤藓糖醇的方法发明授权授权CN113512505B2022-01-11
5一种食品生产用输送设备实用新型授权CN214568675U2021-11-02
(二)说明相关项目未能形成资本化的原因及合理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七条等规定,公司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①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②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能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的研发项目历经立项、实验、小试、中试、结项等阶段。公司研发项目是为了解决技术难题,获得知识产权、新产品等成果,研发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对于资本化条件之一“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公司资本化资产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存在不确定性。研发项目中试成功,不一定能批量大规模生产,即便可以规模化生产,产品经济利益的流入尚需考虑相关部门审批、市场需求等客观因素。(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