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万润新能(688275):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时间:2024年06月07日 20:11:55 中财网

原标题:万润新能: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目 录
一、关于业绩…………………………………………………………第1—13页二、关于经营性现金流……………………………………………第13—20页三、关于货币资金及长短期借款…………………………………第20—27页四、关于应收款项融资……………………………………………第28—37页五、关于存货………………………………………………………第37—42页六、关于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第42—52页七、关于无棣金海湾………………………………………………第52—59页八、关于安庆德润…………………………………………………第59—62页九、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第62—68页问询函专项说明
天健函〔2024〕623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由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润新能公司或公司)转来的《关于对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4〕0132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奉悉。我们已对问询函中需要我们说明的财务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现汇报说明如下。

本说明中部分合计数与各项目直接相加之和可能存在尾数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四舍五入造成的。

一、关于业绩
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1.74亿元,同比降低1.44%,存在常规销售模式及寄售销售模式。公司净利润为-15.04亿元,同比降低256.84%。

由于产品整体单位售价降幅大于单位生产成本降幅,磷酸铁锂产品毛利率为0.51%,减少16.13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5亿元,同比降低62.73%;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降低266.73%,主要系受上游原材料波动及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产品需求放缓,设备稼动率不足等影响。

请公司:(1)补充披露常规销售模式及寄售销售模式的收入占比,寄售模式中主要客户的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2)结合公司对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采购、领用及成本结转情况,说明本期及前期产品成本中碳酸锂的成本确认是否真实、准确、完整;(3)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客户构成变化,销售单价、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及市场整体价格走势,说明公司磷酸铁锂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趋势是否一致;(4)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水平及在手订单情况,是否仍将持续大额亏损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充分揭示风险。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问询函(一)补充披露常规销售模式及寄售销售模式的收入占比,寄售模式中主要客户的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补充披露常规销售模式及寄售销售模式的收入占比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之“(一)主营业务分析”之“2.收入和成本分析”之“(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部分补充披露如下:“2023年度,常规销售模式及寄售销售模式的收入占比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常规销售模式  
收入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收入金额
124,411.2710.351,077,538.25
124,411.2710.351,077,538.25
注:根据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的《寄售协议》,公司自2023年1月份开始对宁德时代的收入确认由2022年的常规收入确认模式转变为寄售收入确认模式。

2023年公司对宁德时代营业收入195,667.89万元,公司主要商业模式、销售渠道等未发生变化,上述收入确认方式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寄售模式中主要客户的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
公司已在《2023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之“(二)主要经营模式”之“4、销售模式”部分补充披露如下:
“公司寄售模式中主要客户的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具体如下:

收入确认时点
公司以商品已经发出、移交给客户签收 并经客户领用确认收入,收入确认时点 为供应商管理系统确认的实际领用时间
 
 


3.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2023年度,公司与比亚迪宁德时代采用寄售销售的模式,即公司产品在比亚迪宁德时代寄售仓实际领用并耗用后视为产品的所有权转移,公司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之间核对实际使用量后,按照订单约定单价确认收入。公司收入确认方式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寄售模式的具体合同条款、实际执行过程情况如下:

具体合同条款
针对采取寄售模式交付的产品,采购订单上的产 品数量是一定时期内需方预计使用产品的总数 量,双方最终的交易数量以需方实际投入生产的 产品数量为准,对于已通过需方验收入库但未由 需方实际投入生产的产品,需方不承担购买的责 任,供需双方在寄售模式中应遵守的权利义务以 双方后续签订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协议》为准。
①寄售物料在需方上线使用前,其所有权属供方 所有,需方上线使用该寄售物料之后,即形成供 需双方的购销关系。 ②为便于供方对寄售物料的管理,供方可通过需 方信息系统(采用系统账号登录)进行查阅其存 放在需方仓库的寄售物料库存。
公司收入确认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类别
验收确认
签收确认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确认收入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领用确认收入
验收确认
签收确认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领用确认收入
签收确认
验收确认
签收确认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或领用确认
如上表所示,行业中德方纳米富临精工按照验收确认收入,安达科技为以签收确认收入、验收确认收入两种形式,龙蟠科技以签收确认、签收并经客户入库领用确认收入两种形式,湖南裕能为以签收确认收入、签收并经客户入库确认、签收并经客户入库领用确认收入三种形式。公司为以签收确认收入、签收并经客户入库确认或领用确认收入两种形式在同行业中较为常见,符合行业惯例。

综上分析,公司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由协议约定的方式采用寄售销售的模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同时,经对比,公司上述结算模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符合行业惯例,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公司对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采购、领用及成本结转情况,说明本期及前期产品成本中碳酸锂的成本确认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公司按照需求计划进行采购并在到货后办理入库,碳酸锂入库后,按照需求进行领料,材料领用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结转计入相应成本;在生产磷酸铁锂时,公司月末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进行分摊,其中碳酸锂成本为一次全额投料,故其成本为按照完工数量和在产品数量进行分摊,分摊完成后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库存商品在销售时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结转计入营业成本。

2022、2023年,公司碳酸锂采购、领用及结转计入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如下:
单位:万元/吨

采购单价领用单价
42.4341.30
22.9524.94
由上表可知,2022年碳酸锂领用单价和计入成本的单价略低于采购单价、2023年领用单价和计入成本的单价略高于采购单价,主要是因为2022年碳酸锂价格持续上升、2023年碳酸锂价格持续下降,碳酸锂领用时按照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故使得2022年碳酸锂价格上升时领用单价和计入成本的单价略低于采购单价、2023年价格碳酸锂价格下降时领用单价和计入成本的单价略高于采购单价,本期及前期产品成本中碳酸锂的成本确认真实、准确、完整。

(三)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客户构成变化,销售单价、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及市场整体价格走势,说明公司磷酸铁锂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趋势是否一致
1.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客户构成变化,销售单价、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及市场整体价格走势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之“2.收入和成本分析”之“(7)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部分补充披露主要客户构成: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序号客户名称主要销售产品销售收入
1比亚迪磷酸铁锂/无水 磷酸铁等881,870.36
2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等195,667.89
3江西赣锋锂电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磷酸铁锂66,475.85
4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有限公司磷酸铁锂20,076.20
5江西安驰新能源科 技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等11,268.98
合计  1,175,359.29
1比亚迪磷酸铁锂/无水 磷酸铁等628,690.25
2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等430,662.64
3江西赣锋锂电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磷酸铁锂116,210.74
4瑞浦兰钧能源股份 有限公司磷酸铁锂13,287.89
5楚能新能源股份有 限公司磷酸铁锂7,354.63
合计1,196,206.15  
注:宁德时代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福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为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和衢州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包括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鹰潭耀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兰钧新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楚 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 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之“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之“(三)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强化供应链库存管理”部分补充披露如下: “2023年度,公司磷酸铁锂销售单价、碳酸锂采购价格以及市场整体价格 走势如下: 单位:万元/吨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来源于上海有色网
由上图所示,2023年1月和2月,因碳酸锂市场价格急速变化,根据上海有色网公开数据,碳酸锂报价2023年初45.13万元/吨(不含税)下降至2023年3月末21.06万元/吨(不含税),下降幅度达53.33%。公司通常提前备货排产,根据排产计划,公司提前向供应商提交采购订单,故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期间,公司碳酸锂月平均采购单价整体上高于当月平均市场价。后续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安排,强化供应渠道管理,及时调整库存策略,持续提升公司库存管理水平,公司碳酸锂采购均价与市场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综上,公司磷酸铁锂销售单价、碳酸锂采购价格以及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不存在重大差异情形。”

2.说明公司磷酸铁锂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趋势是否一致
(1)2023年度,公司磷酸铁锂销售单价、单位成本、毛利率等与上年同期对比如下:
单位:吨、万元/吨

2023年度2022年度变动额
164,118.4192,205.8071,912.61
7.3213.19-5.87
7.2811.00-3.72
0.042.20-2.16
0.51%16.64%-16.13%
2023年度,公司磷酸铁锂销售数量增长幅度较大,主要系公司产能扩建,产量增大;磷酸铁锂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较2022年度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受上游主要原材料碳酸锂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根据上海有色网公开数据,碳酸锂报价2023年初45.13万元/吨(不含税)下降至2023年末8.58万元/吨(不含税)。磷酸铁锂的市场价格与碳酸锂市场价格有明显的联动关系,再加之下游客户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对磷酸铁锂产品需求放缓,导致公司磷酸铁锂的销售单价及单位成本下降幅度较大。

2023年度,磷酸铁锂毛利率为0.51%,较2022年度16.64%大幅下降,主要系:1)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再加之下游客户去库存对磷酸铁锂产品需求放缓,公司磷酸铁锂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2)公司2022年末备货相对较大,2022年末存货原值约27亿元,相应碳酸锂、磷酸铁锂结存单价较高,在2023年度碳酸锂及磷酸铁锂价格大幅下降的趋势下,公司的磷酸铁锂产品跌价亏损金额较大,导致公司整体业绩下滑;3)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下降,单位成品分摊的制造费用较高,毛利相应下降。

综上,上述因素综合导致公司磷酸铁锂单位售价下降幅度大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进而使得毛利率大幅下降。

(2)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对比分析
单位:万元

2023年度 2022年度 
收入毛利率收入毛利率
1,697,250.890.19%2,255,707.8120.05%
4,135,767.107.65%4,279,036.1312.48%
872,947.86-0.13%1,407,164.3017.61%
296,415.31-4.70%655,767.3119.10%
1,217,419.510.01%1,235,145.2317.05%
从综合毛利率来看,万润新能2023年度综合毛利率为0.01%,德方纳米为0.19%,湖南裕能为7.65%,龙蟠科技为-0.13%,安达科技为-4.70%,除了湖南裕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水平以外,磷酸铁锂同行业公司均为微利或者亏损状态。

从毛利率变动额来看,除湖南裕能毛利率下降相对较小以外,万润新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安达科技毛利率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5%。公司毛利率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公司变动情况基本一致。根据公开信息披露,磷酸铁锂同行业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碳酸锂市场价格下跌、消化前期较高价位的原材料、下游企业对磷酸铁锂的需求放缓、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与公司毛利率下降的情况及原因基本一致,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水平及在手订单情况,是否仍将持续大额亏损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充分揭示风险
1.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水平及在手订单情况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之“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之“(四)合理规划产能布局,适时调整产能释放进度”补充披露如下:
“截至2023年末,公司主要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水平如下:

目前磷酸铁锂产能(万吨/年)
1.50
9.60
3.00
2.00
5.00
3.70
注1:郧阳一厂生产效率相对其他工厂略低,为保证生产效率最大化,公司优先向宇浩高科、安庆德润等工厂排产;
注2:宏迈高科2023年上半年仍处于设备调试、产能爬坡阶段,因此全年综合来看产能利用率偏低;
公司目前主要在建产能情况如下:

设计磷酸铁锂产能 (万吨/年)
24.00
10.00
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合计约12,000吨。公司主要客户均按月向公司总部下达采购订单,公司总部在考虑库存情况等因素后再相应安排各工厂的生产计划。公司在手订单较少主要系公司主要客户一般于上月底或本月初下达本月的订单,每月在执行过程中实际以客户需求为准。受此影响,公司在手订单覆盖比例通常较低。”

2.是否仍将持续大额亏损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充分揭示风险
(1)是否仍将持续大额亏损
截至2023年末,根据上海有色网公开数据,碳酸锂报价8.58万元/吨(不含税)。在短期价格已逼近部分锂盐厂成本线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碳酸锂价格波动较2023年会明显降低且有一定支撑,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与2023年第四季度比较如下:
单位:万元

2024年 第一季度2023年 第四季度变动额
115,468.58217,295.73-101,827.15
-13,005.98-55,497.6042,491.61
-0.85%-5.57%4.72%
由上表所示,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较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4.72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呈逐渐收窄趋势,主要系2023年12月以来,碳酸锂市场价格已逐渐趋于平稳状态,根据上海有色网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5月碳酸锂市场价格变动如下:
单位: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来源于上海有色网。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减小的情况下,碳酸锂市场价格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逐步减弱,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的情况预计将不会持续。

(2)公司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强化供应链库存管理
为应对原材料价格市场变化,公司一方面积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销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另一方面强化供应渠道管理,及时调整库存策略,不断提升公司库存管理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2023年度,公司各季度存货周转次数分别为1.13/次、2.36/次、4.93/次、7.68/次,库存管理效果明显。

2)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新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公司将以行业发展与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研发创新,加快现有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持续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公司以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为核心,积极推进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添加剂、钠离子正极材料等新产品的研发及量产,以达成不断提升磷酸盐系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同时降低总成本的目的。此外,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各大科研院校的技术交流合作,并积极向省级、国家级政策性研发项目攻关,以推动公司产品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融合”。

3)积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开发优质客户
公司始终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持续改进、顾客至上”的经营方针,在维护现有优质客户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客户,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公司已与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多领域客户,如衢州极电、因湃电池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化了公司产品供给结构。

4)进一步合理规划产能布局,适时调整产能释放进度
2023年,公司合理规划产能布局,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各厂区产能释放进度,保障产销平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募投项目“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已投产运营并实现对外销售;山东滨州一期“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土建部分已全部完成,目前12万吨/年磷酸铁锂及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已进行调试生产;湖北基地“年产10万吨湖北万润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土建部分已完工,正在调试运行;募投项目“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装修改造工作已完工,目前已投入使用。另,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并增加部分生产设施,其磷酸铁锂产能由1.5万吨/年调增至2.0万吨/年,并已取得相关的批复手续。

5)不断优化产业链结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为进一步保障公司主营产品上游原材料供应和成本优化,公司以资本为纽带与上游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对公司降低主要原材料成本有积极作用,能够与公司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在磷酸铁锂产业的整体布局。2023年12月,公司与保康县人民政府签订《磷酸铁锂循环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协议书》,拟投资建设磷酸铁锂循环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铁、磷盐、磷酸、磷矿石等一体化产业链材料。公司在紧抓国内市场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在香港、新加坡、美国、毛里求斯等多地成立子公司,深度整合海外资源信息,积极寻求海外发展机会,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3)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之“(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中充分揭示风险:“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1,217,419.51万元,同比下降1.4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50,362.98万元,同比下降256.84%,主要系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及下游客户去库存导致产品需求放缓,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产品销售价格均大幅下降;而公司生产线开工率不稳定,设备稼动率不足,产品整体单位售价降幅大于单位生产成本降幅,产品毛利率降低,同时根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变动相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根据资产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致。

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若未来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需求下降,或者公司磷酸铁锂产品在性能、价格等方面未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导致收入下滑,或者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使得磷酸铁锂单位成本降幅大幅低于单位售价降幅,则公司将受营业收入下滑,稼动率不足,毛利率下滑的影响,存在亏损的风险。”

(五)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并查阅公司2023年收入成本明细表,复核公司分产品及销售模式下的销售数据;
(2)获取并查阅公司主要客户寄售模式下的签订框架合同和订单合同,获取企业收入确认依据并复核收入确认时点和相关凭证是否正确以及充分;(3)获取公司碳酸锂采购明细表、成本计算表,并对碳酸锂采购、领用及结转计入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进行计算复核;
(4)获取并查阅2022年和2023年公司主要客户收入统计表,了解公司主要客户构成变化情况;
(5)获取磷酸铁锂、碳酸锂公开市场价格信息,并与公司2023年磷酸铁锂和碳酸锂销售、采购价格进行趋势比较;
(6)结合主要客户及主要下游市场公开信息,核查及分析公司磷酸铁锂毛利率变动原因;
(7)对公司生产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公司目前主要工厂的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情况;对公司销售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公司在手订单情况以及2024年市场波动变化情况;对公司总经理进行访谈,了解公司针对亏损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公司已补充披露常规销售模式及寄售销售模式的收入占比情况以及寄售模式中主要客户的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上述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2)本期及前期产品成本中碳酸锂的成本确认真实、准确、完整;
(3)公司已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客户构成变化,销售单价、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及市场整体价格走势情况,公司磷酸铁锂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系受上游碳酸锂市场价格波动以及下游对磷酸铁锂的需求放缓、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因素影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趋势基本一致;
(4)公司已补充披露公司主要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水平及在手订单情况,2024年以来,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减小的情况下,将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逐步减弱,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的情况预计将不会持续。公司已采取或拟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强化供应链库存管理、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新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进程等来改善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已在年度报告中就业绩亏损进行充分揭示风险。

二、关于经营性现金流
年报显示,2023年、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5.58亿元、-25.51亿元,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72%、69.79%。

原因包括公司所处行业上下游收付货款主要以票据结算为主,接收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之外的票据,贴现或背书转让不涉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

请公司:(1)补充披露不同回款方式的金额及占比、不同支付货款方式的金额及占比,结合票据贴现或背书转让的影响金额等因素,具体分析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原因;(2)补充披露主要客户收入结算方式变化、回款周期及期后回款情况,说明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收入的情形。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问询函第2点)
(一)补充披露不同回款方式的金额及占比、不同支付货款方式的金额及占比,结合票据贴现或背书转让的影响金额等因素,具体分析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原因
1.补充披露不同回款方式的金额及占比、不同支付货款方式的金额及占比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之“(一)主营业务分析”之“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部分补充披露如下:
“(1)销售回款具体方式、金额、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金额
22,884.49
926,997.55
517,875.91
-18,135.34
7,947.64
1,457,570.23
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方式主要包括商业票据、迪链凭证、银行转账、应收抵减应付及其他等方式,其中商业票据回款比例为63.60%,迪链凭证回款比例为35.53%,商业票据和迪链凭证方式回款占比较高。

(2)采购付款具体方式、金额、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金额
601,999.17
458,312.97
294,809.76
1,770.59
1,356,892.48
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付款方式包括银行转账、商业票据付款、迪链凭证付款、应收抵减应付及其他等方式。”

2.结合票据贴现或背书转让的影响金额等因素,具体分析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原因
(1)商业票据、迪链凭证贴现或背书转让等情况
单位:万元

商业票据迪链凭证
64,969.60 
926,997.55517,875.91
154,245.48295,009.26
690,600.2412,320.98
22,000.00 
110,377.52 
14,743.91210,545.67
公司本期背书票据中有4,555.64万元为收到的票据用于支付工程设备款、本期贴现未终止确认金额22,000.00万元为收到的票据贴现时作为筹资活动收到的现金,上述票据背书和贴现均会使得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

(2)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原因
公司2022年、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主要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3年度
812,297.52
53,309.16
12,847.82
878,454.50
911,147.56
42,246.95
30,168.94
50,696.16
1,034,259.60
-155,805.11
由上表可知,2022年、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主要系公司各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低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各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情况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单位:万元

2023年度
1,217,419.51
158,329.62
12,510.99
111,097.54
-168,816.12
-29,276.43
-449,254.74
-10,000.00
-14,152.00
-15,560.85
812,297.52
66.72%
由上表可知,2022年、2023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均低于当期营业收入,仅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9.79%、66.72%,主要系:①公司以赊销为主,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带动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增加较大,使得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未在收入当期回款,未能在2022年形成现金流入;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应收账款大幅下降,但是公司2023年末持有比亚迪支付的迪链凭证余额210,545.67万元,由于贴现利息较高,公司未在2023年进行贴现,故该部分迪链凭证回款暂未形成实际现金流入,若进行贴现,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转正;②公司收到的票据用于支付货款或工程设备款,使得公司该部分营业收入回款未形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单位:万元

2023年度
1,217,246.62
-56,313.74
152,243.01
-172,311.92
33,700.24
116,713.10
724.77
-5,442.03
-444,699.10
71,057.22
-1,770.59
911,147.56
74.85%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2年、2023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低于营业成本,占营业成本的91.42%、74.85%。①2022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略低于营业成本主要系公司存货余额增加较大,同时相应的经营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余额增加较大以及存在使用票据支付货款等情况,综合导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仅略低于营业成本;②2023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低于营业成本较多,主要系由于碳酸锂市场价格下降,本期采购金额整体相对上期下降较多以及本期使用票据或迪链支付采购货款金额大幅增加,综合使得2023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低于营业成本较多。

综上,2022年,因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公司产能释放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带动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增加较大,使得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未在收入当期回款,未能在2022年形成现金流入;同时由于公司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上升,各期存货采购额及期末库存余额大幅增加,故使得公司2022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低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023年,公司主要原材料碳酸锂市场价格、存货采购额及期末库存余额均大幅下降,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相对2022年下降25,411.67万元;受下游客户需求放缓影响,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应收账款大幅下降,但是公司2023年末持有比亚迪支付的迪链凭证余额210,545.67万元,由于贴现利息较高,公司未在2023年进行贴现,使得该部分迪链回款暂未形成实际现金流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对2022年整体下降了49,701.79万元,销售回款及采购付款均有所下降,但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仍低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上述迪链凭证2023年若进行贴现,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转正。

故公司2022年、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是由于公司采购付款及销售回款引起的经营性款项变动等因素影响。

(二)补充披露主要客户收入结算方式变化、回款周期及期后回款情况,说明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收入的情形
1.补充披露主要客户收入结算方式变化、回款周期及期后回款情况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之“2.收入和成本分析”之“(7)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之“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部分补充披露如下:
“(1)主要客户收入结算方式变化、回款周期
公司主要客户比亚迪从2023年7月开始付款方式从银行承兑汇票转变为迪链凭证;公司主要客户宁德时代结算方式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未发生变化。

(2)期后回款情况
截至2024年4月末,公司主要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的期后回款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期末账面余额截至2024年4月末 回款金额
49,602.7442,460.11
33,442.5333,442.53
83,045.2775,902.64
(3)2023年末应收款项融资中,迪链凭证的期后回款情况
公司2023年末持有在手的迪链凭证期后交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金额
2,109.74
154,795.19
53,640.74
210,545.67
注:期后交易情况数据截至2024年5月31日
公司2023年末持有在手的迪链凭证期后已到期回款金额154,795.19万元,占比为73.52%,占比较高,迪链凭证持有到期后均得到及时兑付。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仍持有在手迪链凭证53,640.74万元,该等迪链凭证到期日为2024年6月25日。”

2.说明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收入的情形
同行业公司未披露2023年对比亚迪宁德时代信用政策,无法比对,对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了比对如下:

由上表可见,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略低于湖南裕能,但是高于其他可比公司。由于2023年磷酸铁锂价格大幅下降,市场需求放缓、产能过剩,在该情况下,公司作为磷酸铁锂供应方,议价能力下降,故2023年对主要客户存在回款方式的变化,不存在放宽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收入的情形。

(三)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应收账款明细表,统计不同回款方式的金额及期后回款情况;获取应付账款明细表,统计不同支付货款方式的金额;
(2)获取公司应收票据台账,检查报告期内应收票据取得、背书、贴现以及承兑的情况,分析票据贴现或背书转让对经营性现金流的影响;
(3)获取现金流量勾稽表,了解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原因;
(4)获取迪链凭证明细表,了解贴现或背书转让等情况;
(5)对销售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公司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及变化情况;(6)查阅同行业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了解同行业公司主要客户信用政策,与公司主要客户信用政策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对比分析。

2.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公司回款方式和支付货款方式中商业汇票、迪链凭证占比较高,公司2022年、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是由于公司采购付款及销售回款引起的经营性款项变动等因素影响;
(2)同行业可比公司未披露信用政策,通过对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比较,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略低于湖南裕能,但是高于其他可比公司,公司不存在放宽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收入的情形。

三、关于货币资金及长短期借款
年报显示,2023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37.14亿元,其中受限余额为21.28亿元,用于应付票据质押担保、贷款保证金;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为1.23亿元。2023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34.12万元,同比增加107.97%,其中信用借款余额23.86亿元,同比增加783.77%;内部票据贴现借款余额为4.98亿元,同比增加1,624.45%。2023年末公司长期借款余额为37.44亿元,同比增加56.15%。本期产生财务费用1.73亿元,同比增加163.76%。本期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支付兴业融资租赁本金及利息1.10亿元。

请公司:(1)结合货币资金的存放银行、存款利率与使用情况,说明利息收入与货币资金的匹配性;(2)补充披露货币资金受限的具体情况、与应付票据的匹配性及存放境外款项的形成原因,并核实是否存在潜在资金无法自由支取的情形;(3)结合公司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项目融资需求、长短期借款用途及对应利率区间等,说明进行大额借款的原因及必要性;(4)补充披露支付兴业融资租赁本金及利息的交易背景及同比增长的原因。(问询函第3点)(一)结合货币资金的存放银行、存款利率与使用情况,说明利息收入与货币资金的匹配性
1.货币资金的存放银行、存款利率与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布如下:
单位:万元

2023年12月31日余额
46.76
158,034.72
213,348.13
371,429.62
从上表可以看出,货币资金以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为主,该部分资金均存放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大中型银行机构,货币资金安全性较高,活期存款利率在0.2%左右。公司结合经营实际,适时采用以下存款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与银行签订了协定存款协议,利率水平在1.05%-1.8%左右,该部分协定存款本年度平均约21亿元;二是采用保证金存款形式,利率水平在1.8%左右。

2023年度公司货币资金存款类型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协定存款及保证金存款;其中2023年度公司活期存款利率主要为0.2%左右,协定存款及保证金存款利率区间主要为1.05%-1.8%。

2.利息收入与货币资金的匹配性
公司2023年月度货币资金(不含库存现金)平均余额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月均余额=(月初余额+月末余额)/2
经测算,公司存款利息收入平均年利率为1.53%,在银行对应的利率区间0.2%-1.8%内,公司利息收入与货币资金规模相匹配,未见明显异常。

(二)补充披露货币资金受限的具体情况、与应付票据的匹配性及存放境外款项的形成原因,并核实是否存在潜在资金无法自由支取的情形
1.货币资金受限的具体情况及与应付票据的匹配性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十节财务报告”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之“3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资产”之“其他说明”部分补充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受限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注]用于担保的定期存单中包含应收定期存单利息477.32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货币资金与应付票据规模的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等大型商业银行。公司大部分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为100%保证金,整体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缴存比例较高,主要原因系:(1)公司借款和票据共用授信额度,公司为了授信额度的宽松,一般按照100%交票据保证金;(2)公司存保证金的资金部分来自票据贴现,部分保证金的存款利率比票据贴现利率高,有利率差可以赚取。综上所述,公司开立票据的保证金缴存比例较高,符合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用于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受限货币资金与应付票据规模匹配。”2.存放境外款项的形成原因
公司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之“第十节财务报告”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之“1、货币资金”之“其他说明”部分补充披露如下:“2023年度,公司为保障原材料碳酸锂供应,在境外新设立子公司,主营采矿业务,公司存放境外款项系对子公司出资形成的。”

3.核实是否存在潜在资金无法自由支取的情形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71,429.62万元。其中: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50,564.32万元,限定用途为募集资金项目或已公告的其他相关用途;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或用于担保的定期存单余额为211,844.17万元;贷款保证金1,000.00万元;可完全自由支取且不受任何使用用途限制的资金余额为108,021.12万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 目2023年12月31日 余额
库存现金46.76
自有资金107,470.40
募集资金50,564.32
银行承兑汇票保 证金176,366.85
用于担保的定期 存单[注]35,477.32
贷款保证金1,000.00
存出投资款503.96
合 计371,429.62
[注]用于担保的定期存单中包含应收定期存单利息477.32万元
经核实,公司不存在潜在资金无法自由支取的情形。

(三)结合公司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项目融资需求、长短期借款用途及对应利率区间等,说明进行大额借款的原因及必要性
1.公司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
公司日常经营支出主要为原材料采购等日常经营先付后收的需求、支付职工薪酬及支付水电、燃气蒸汽费用等固定成本,其中碳酸锂采购支付款项金额较大,主要是随着扩产项目的投产,公司产量较大,公司生产需求的碳酸锂较多。2023年度,公司产量及销量情况如下:

数量(吨)
164,118.41
154,880.57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3年生产需求碳酸锂数量较大,2023年度公司因生产需求实际采购碳酸锂36,850.93吨,对应采购金额845,754.89万元,公司日常生产需求碳酸锂较大,对采购碳酸等主要原材料的资金需求较高。

2.项目融资需求
2023年主要在建项目为鲁北万润项目、郧阳二厂政府代建资产回购项目、宏迈高科项目、宇浩高科项目、安庆德润项目等。前述项目存在资金需求,公司长短期借款主要用于该等项目建设及日常经营。

截至2024年5月末,公司主要项目建设投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自有金额投入金额
160,394.48219,145.22
-131,858.57
63,406.1614,541.74
-69,943.61
-43,280.57
2,784.972,841.50
226,585.61481,611.20
3.2023年末,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银行借款本金
银行借款应付利息
票据贴现借款
小计
银行借款本金
应付利息
小计
 
 
由上表可知,2023年末,公司银行借款本金(含票据贴现借款金额)为779,767.73万元,其中短期借款利率区间主要为1%-3.65%,长期借款利率区间主要为2.5%-4.7%,2023年末银行借款本金(含票据贴现借款金额)去向如下:单位:万元

金额
300,619.34
166,569.37
71,336.75
68,000.00
60,698.80
37,814.39
35,000.00
17,777.65
10,979.20
7,460.54
3,455.15
56.53
779,767.73
注:暂未支付的款项系接近年底收到借款本金,故暂未支付使用(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