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油04 (12273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时间:2024年06月13日 22:06:05 中财网

原标题:12石油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报告名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 体与相关债项2024年度跟踪评级 报告

信用等级公告

DGZX-R【2024】00440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及“12中石油04/12石油04”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评级,确定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12中石油04/12石油04”的信用等级维持AAA。

特此公告。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评审委员会主任:
二〇二四年六月十三日
评定等级 主要观点
评定等级 主要观点

AAA评级展望
AAA评级展望
债项信用

发行额 (亿元)年限 (年)跟踪评 级结果上次评 级结果
10015AAAAAA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单位:亿元、%)
优势与风险关注
项目 2024.3 2023 2022 2021
总资产 44,424 44,756 43,943 41,924
所有者权益 26,326 26,088 25,060 23,317
? 公司仍是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
总有息债务 3,442 4,078 4,912 5,682
一,在国内油气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营业收入 8,355 31,278 33,726 27,814
? 公司集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
净利润 495 1,951 1,797 1,003
经营性净现金流 693 5,847 5,344 4,024
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
毛利率 20.46 26.43 24.92 22.98
总资产报酬率 - 6.88 6.54 4.48
资产负债率 40.74 41.71 42.97 44.38
债务资本比率 11.56 13.52 16.39 19.59
以及化工产品销售规模实现增长;
EBITDA利息保
- 28.04 25.73 19.82
? 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净利
障倍数(倍)
润均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仍较强;
经营性净现金
3.77 31.14 28.51 21.97
? 公司债务融资渠道畅通,仍为业务发展提供
流/总负债
注:公司公开披露了2021~2023年及2024年1~3月财务报表,
资金保障。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 2021年财务报表进行
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天职国际会计师事 主要风险/挑战: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2023年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
? 油气市场供需形势多变,公司经营易受全球
并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本报告 2021~2022年数
据分别采用2022~2023年审计报告中的期初数。公司2024年1~
油价波动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影响;
3月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 公司面临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随着公司经营

规模扩大而增加。



评级小组负责人:张行行
评级小组成员:房思旗
电话:010-67413300
传真:010-67413555
客服:4008-84-4008
Email:[email protected]
评级模型打分表结果
本评级报告所依据的评级方法为《化工企业信用评级方法》,版本号为PF-HG-2022-V.5.0,该方法已在大公国际官网公开披露。本次评级模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大公国际对上述每个指标都设置了1~7分,其中1分代表最差情形,7分代表最佳情形。

评级模型所用的数据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最终评级结果由评审委员会确定,可能与上述模型结果存在差异。




评级历史关键信息

债项名称债项评级评级时间项目组成员评级方法和模型
12中石油04/12石 油04AAA2023/06/27张行行、崔爱 巧化工企业信用评级 方法(V.5)
12中石油04/12石 油04AAA2012/02/02张强莉、郭宇 博行业信用评级方法 总论
--2011/11/14  
     


评级报告声明

为便于报告使用人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出具的本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兹声明如下:
一、本报告中所载的主体信用等级仅作为大公国际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债项跟踪评级使用,未经大公国际书面同意,本报告及评级观点和评级结论不得用于其他债券的发行等证券业务活动。

二、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与大公国际、大公国际子公司、大公国际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机构不存在任何影响本次评级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审慎性的官方或非官方交易、服务、利益冲突或其他形式的关联关系。

大公国际评级人员与评级委托方、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之间,不存在影响评级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审慎性的关联关系。

三、大公国际及评级项目组履行了尽职调查以及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报告遵循了客观、真实、公正、审慎的原则。

四、本报告的评级结论是大公国际依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评级意见未因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和其他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

五、本报告引用的资料主要由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提供或为已经正式对外公布的信息,相关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信息公布方负责。大公国际对该部分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不作任何明示、暗示的陈述或担保。

由于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信息公布方提供/公布的信息或资料存在瑕疵(如不合法、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及无效)而导致大公国际的评级结果或评级报告不准确或发生任何其他问题,大公国际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论是对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或任何第三方)。

六、本报告系大公国际基于评级对象及其他主体提供材料、介绍情况作出的预测性分析,不具有鉴证及证明功能,不构成相关决策参考及任何买入、持有或卖出等投资建议。该预测性分析受到材料真实性、完整性等影响,可能与实际经营情况、实际兑付结果不一致。大公国际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七、本次评级结果中的信用等级自本评级报告出具之日起生效,中国石油集团主体信用等级有效期为2024年6月13日至2025年6月12日(若受评债券在该日期前均不再存续,则有效期至受评债券到期日),债券信用等级有效期为受评债券存续期。在有效期限内,大公国际将根据需要对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评级,且有权根据后续跟踪评级的结论,对评级对象做出维持、变更或终止信用等级的决定并及时对外公布。

八、本报告版权属于大公国际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复制、转载、出售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且不得歪曲和篡改。

跟踪评级说明
根据大公国际承做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存续债券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对评级对象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履行债务情况进行了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其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得出跟踪评级结论。

本次跟踪评级为定期跟踪。

被跟踪债券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本次被跟踪债券概况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跟踪评级说明
根据大公国际承做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存续债券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对评级对象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履行债务情况进行了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其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得出跟踪评级结论。

本次跟踪评级为定期跟踪。

被跟踪债券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本次被跟踪债券概况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发行额度债券余额发行期限募集资金用途
100.00100.002012.02.22~ 2027.02.22西气东输二线项目 建设、补充营运资 金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主体概况
中国石油集团成立于1998年7月,注册地为北京,是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重组设立的国有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2017年 12月完成了由全民所有制向公司制改制,并更为现名。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实收资本4,870.55亿元。中国石油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对中国石油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

截至2023年末,公司下属上市子公司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股份”)(股票代码601857.SH)、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工程”)(股票代码:600339.SH)和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资本”)(股票代码000617.SZ)。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构建并持续完善党组、董事会、经理层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跟踪期内,公司发生总会计师及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根据2023年公司债券年度报告,截至2023年末,公司不存在已逾期的有息债务;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在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到期本息均已按时兑付。

偿债环境
(一)宏观环境
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全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任务,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全年经济总体回升向好,GDP同比增长 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制造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特征显著。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其中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等。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加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发展,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GDP同比增长 5.3%,其中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出口表现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持续显著。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效益不断提升,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护航投资项目提速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逐步完善,注重引导资金流向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全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

(二)行业环境
2023年,国内油气自主供给能力稳步提高,但受国际形势影响,原油以及成品油价格均同比下降;受益于宏观经济回升,天然气需求有所增长;油气供需形势多变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可能会显著影响行业企业表现。

原油方面,2023年世界石油需求逐渐复苏,市场供需关系宽松,地缘政治影响逐渐减弱,2023年 1~10月,随着国际形势恶化,原油供应存在风险,油价整体震荡上行,10月以来,油价回落,全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82.65美元/桶,同比有所下降;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名义价格)为89.33美元/桶,亦同比有所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原油连续两年稳产2亿吨以上,油气增储上产深入推进,稳产增产势头良好,油气自主供给能力稳步提高。2023年,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09亿吨,比上年增长2.0%。

成品油市场方面,受益于宏观经济稳步回升,成品油市场明显恢复,2023年,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73,478万吨,同比增长9.3%,此外,我国汽、柴油的价格波动趋势与原油价格趋势基本一致,国家22次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2023年国内汽油及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的均值分别为9,768.29元/吨以及8,734.42元/吨,同比均有所下降。

天然气市场方面,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支撑用气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94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2023年天然气生产保持稳定,天然气连续七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2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进口天然气11,997万吨,同比增长9.9%。油气供需形势多变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可能会显著影响行业企业表现。

财富创造能力
2023年,石油天然气业务仍是公司收入及毛利润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原油、天然气等油气产品价格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同比有所减少。

公司是一家集国内外油气勘探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2023年,石油天然气业务(包括勘探生产、炼油化工、销售、天然气管道以及贸易业务)仍是公司收入及毛利润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原油、天然气等油气产品价格下降,公司营业总收入和毛利润同比有所减少,毛利率同比略有增长。

分板块来看,勘探生产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减少,主要系原油及天然气价格同比下降所致;炼油化工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增长,主要系炼化产品销售数量增加所致;销售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提升经营效益所致;天然气管道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同比均明显增长,主要系天然气销量增长所致;贸易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均同比减少,主要系国际贸易收入减少所致。

加所致;销售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提升经营效益所致;天然气管道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同比均明显增长,主要系天然气销量增长所致;贸易业务收入、毛利润及毛利率均同比减少,主要系国际贸易收入减少所致。


2023年 2022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
31,608100.0034,000100.0028,073
9,94331.4610,64931.327,786
12,34839.0711,76734.619,882
10,12932.059,17326.987,814
5,61217.755,19215.274,170
15,11847.8318,77555.2214,482
5,41917.145,06314.894,668
-26,962-85.30-26,620-78.29-20,730
8,449100.008,550100.006,534
3,78644.814,52452.912,546
2,73432.362,54229.732,688
5376.364665.45535
4335.121812.12261
3924.646107.13182
5426.414124.82373
230.27-186-2.18-51
26.7325.15   
38.0742.49   
22.1421.60   
5.305.08   
7.723.50   
2.603.24   
10.018.14   
-0.090.70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公司仍是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在国内油气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公司集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一体,产业链条完整,一体化优势仍明显。

公司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产业链条完整,一体化优势仍明显,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是中国主要的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在国内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5位。

跟踪期内,公司强化国内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全力推进海外能源生产供应基地建设,油气储采平衡持续改善,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持续提高。加快推动炼化业务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
1
部分数据加总与合计数不一致系四舍五入所致,下同。

2
由于公司经营模式,本报告表2中计算毛利润及毛利率所使用的营业成本为合并利润表中营业成本、利息支出、端迈进,世界级炼化一体化基地广东石化投入商业运营,国内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均同比增长,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高。同时,公司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速推进“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生产和供给体系。此外,公司“数智中国石油”建设步伐加快,信息化补强工程深入推进,云梦泽智慧平台建设正式启动,组建数智研究院。整体来看,公司业务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仍明显,推进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拥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一)油气和新能源
1、国内油气勘探与生产
2023年,公司油气产量当量持续增长,油气资源储备仍较为丰富,但原油、天然气勘探及储运等涉及安全风险,公司面临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而增加。

2023年,公司突出风险勘探与甩开预探,新区新领域勘探取得6项重大新突破和11项重要新发现;持续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集中勘探,落实了8个亿吨级和8个千亿立方米级规模储量区。

公司国内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7,386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542亿立方米,规模仍较大,油气资源储备仍较为丰富。


  
2023年2022年
77,38686,216
7,5426,845
3,6048,618
25,07820,236
1,3561,325
684658
672667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23年,公司国内生产原油10,580万吨、天然气1,529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产80万吨、74.5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22,764万吨,同比增产674万吨。同时产能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全年新建原油产能1,044.5万吨、天然气产能287.6亿立方米。


  
2023年2022年
18,435.218,203.7
10,580.010,500.0
7,855.17,703.7
1,846.21,772.0
1,529.01,454.5
317.2317.5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公司强化产运销储联动,保障国内主要油气田稳产增产,长庆油田油气产量持续增长,大庆油田继续保持原油 3,000万吨规模稳产,塔里木油田油气产量当量实现稳步增长,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产量同比增长。但原油、天然气勘探及储运等涉及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火灾、泄漏及其他人员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公司面临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而增加。

国内对外合作勘探开发方面,2023年,公司国内对外合作项目油气产量当量达到 1,269万吨,其中原油产量232万吨,天然气产量130亿立方米。2023年,长庆苏里格南项目迈上40亿立方米新台阶;长庆长北项目天然气继续保持稳产;西南川东北项目保持了天然气产量高增长势头。

2、国际油气业务
2023年,公司在海外获得多项重要油气发现,多项重大油气合作项目取得新突破,海外业务布局持续优化。

2023年,公司加大集中勘探和高效勘探力度,在海外获得多项重要油气发现。巴西阿拉姆项目获重大突破,乍得亿吨级油气富集区进一步落实,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阿曼等项目取得系列重要勘探进展。公司全力推动落实“一项目一策”工作部署,加强开发方案全周期管理,推进新技术研发应用,全年完成油气权益产量当量10,382.3万吨,海外管道建设运行安全平稳,海外炼化项目生产运行平稳有序,全年加工原油 3,686.9万吨,多项重大油气合作项目取得新突破,海外业务布局持续优化。

3、天然气销售
2023年,天然气需求持续回暖,公司天然气销量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2023年,受经济形势和国内外天然气价格走势影响,天然气需求持续回暖。公司持续完善市场化营销体系,强化形势研判,积极应对极端气候、国际地缘冲突、进口资源供应波动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天然气销量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国内销量2,299.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拥有江苏LNG接收站、唐山LNG接收站2座接收站,全年气化和装车总量共计163.3亿立方米。全年实现15座LNG工厂运行生产,LNG加工量共计28.3亿立方米。

4、新能源
2023年,公司加快构建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模式,首个规模化风电项目全面投产。

2023年,公司加快构建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1,150万吨标准煤/年。2023年,公司结合氢能市场需求,有序建设氢提纯项目,逐步扩大高纯氢供应能力,全年新增高纯氢产能3,600吨/年,高纯氢总产能达到6,600吨/年,全年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04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面积超3,500万平方米并建成投运北京首个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截至2023年末,累计建成装机容量超500万千瓦,首个规模化风电项目——吉林油田美字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全面投产,所发电量全部由吉林油田油气生产用电消纳,年减排二氧化碳20.2万吨,助力吉林油田实现低碳油气生产。

(二)炼化销售和新材料
1、炼油与化工
2023年,公司原油、成品油及乙烯等高品质能源与化工产品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2023年,公司加速推进炼化转型升级,业务布局结构持续优化,持续推进提产上量,全年国内加工原油19,014.6万吨,生产成品油12,321.0万吨、乙烯800.1万吨,高品质能源与化工产品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公司持续进行化工新产品和特色产品研发生产,2023年共开发化工产品新牌号137个,产量122万吨,此外,随着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8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顺利投产,2,0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260万吨/年对二甲苯炼化一体化项目打通全流程并全部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进入全面生产阶段。


  
2023年2022年
19,014.616,490.2
85.680.8
12,321.010,574.4
4,977.64,351.4
1,503.6858.1
5,839.95,364.9
223.8167.9
800.1741.9
1,255.41,162.0
3.23.3
96.6104.4
230.0254.9
187.5205.3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新材料开发与应用
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在新材料领域规划布局、科研攻关和产能建设方面的力度,新材料提速工程取得显著成果。

公司持续加大在新材料领域规划布局、科研攻关和产能建设方面的力度,全年生产新材料产品137万吨,形成α-烯烃、ABS、丁腈橡胶、溶聚丁苯橡胶等一批“巨人”产品,茂金属聚烯烃、医用聚烯烃、PETG 共聚酯、石油针状焦等产品国内领先,新材料提速工程取得显著成果。

2023年,公司重点提质增效项目——2.5万吨/年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项目一次开工成功。

3、销售
2023年,公司国内成品油以及化工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2023年,公司加强市场开发,着力提升销售质量和效益,全年实现国内销售成品油12,361.9万吨,同比有所增长,全年销售化工产品4,051万吨,同比增长8.4%;积极推进充电站和示范加氢站建设,全年新开发加油(气)站93座,建成投运加油(气)站188座,建成加氢站10座、充换电站507座。截至2023年末,公司国内运营的加油站总数达到22,755座;同时,公司强化非油商品力建设,全年实现非油收入368.3亿元。2023年,公司收购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有利于加油站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网络、打造“充电+”产业生态,助力公司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发展。

4、国际贸易
油气市场供需形势多变,公司经营易受全球油价波动、部分资源国限产政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公司妥善应对地缘冲突多发、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国际油价宽幅震荡等挑战,与主要资源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优质高效获取四大油气战略通道资源,维护油气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持续完善三大油气贸易运营中心建设,搭建起“陆、海、空”立体营销网络,全年完成贸易量5亿吨,实现贸易额2,804亿美元。此外,公司在上海与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中远海运中石油国事 LNG运输三期项目2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建造暨期租合同”,公司LNG船队再添新运力,海上能源进口再添新保障。但由于公司海外贸易范围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易受全球油价波动、部分资源国限产政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影响,加之油气市场供需形势多变,使贸易业务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三)支持和服务
1、油田技术服务
2023年,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在助力增储上产、强化战略支持上展现了新作为。

2023年,公司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坚持“安全、合规、效率、效益”方针,在助力增储上产、强化战略支持上展现了新作为。地球物理勘探方面,2023年,公司在全面推广“两宽一高”(宽频、宽方位、高密度)地震技术基础上,持续创新采集关键技术,加大可控震源、节点仪器装备推广应用,全年完成二维地震采集作业18,789千米,三维地震采集作业83,335平方千米;钻井方面,累计开钻9,129口井,完钻9,452口井,完成钻井进尺2,490万米;测井和录井方面,测井完成各类作业94,205井次,水平井过钻具成像测井装备实现进口替代,自主CPLog装备海外实现商业作业,同时深化地质综合研究与录井专项技术攻关,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针对不同储层特点,最优化设计轨迹,全年完成各类录井9,609口;井下作业方面,公司完成井下作业11.3万井次,完成压裂工作量 7.5万层段;海洋工程方面,公司不断开拓外部市场,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续签3年期平台作业服务合同,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合作实现新突破。

2、油气工程建设
2023年,公司油气工程建设项目获得多个奖项,海外市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截至2023年末,中国石油工程全年共承担国内外油气田地面、炼油化工、油气储运等重点工程项目157项。中国石油工程排名2023年度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全球十大油气工程承包商”榜单第4、“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第31(按国际营业额统计),并有3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此外,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开发取得良好成果,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成功签约海外多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形成了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等多个核心市场。

3、能源装备制造
2023年,公司聚焦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攻关,加强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研发,持续拓展装备业务国际市场。

2023年,公司持续提升供应链和营销服务网络,境外分支机构广泛分布于中亚、拉美、中东、非洲、亚太等国际重点油气生产地区。截至2023年末,公司生产制造的能源装备产品出口至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持续拓展装备业务国际市场,钻机产品深耕中东市场,泥浆泵首次打入埃及、尼日尔、罗马尼亚市场;输送管在蒙古国、哥伦比亚、荷兰、阿根廷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压缩机产品相继中标土库曼斯坦、巴西项目;装备业务出口市场范围和客户群体得到全面扩展。此外,公司以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为主线,聚焦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攻关,加强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研发。

(四)资本与金融
公司金融牌照齐全,继续聚焦服务主责主业,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公司金融牌照齐全,业务范围涵盖财务公司、银行、金融租赁、信托、保险、保险经纪等多个领域,聚焦服务主责主业。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开拓绿色信贷业务,开发“光伏发电贷”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广“储气贷”、“汇灵通”和“票融惠”等专项产品;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服务能源主业,围绕产业链用户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筹集社会资金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发展,产融规模达到资产管理类信托总规模的37.2%;昆仑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落地LNG船舶、电驱压裂及其他油气设备租赁项目;专属保险海外业务拓展至23国55个项目,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推出“光伏行业全价值链风险解决方案”,开发“太阳辐射不足指数保险”,助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展燃气险业务,研究新能源业务需求,陆续为多个清洁能源项目提供绿色保险服务;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坚持“基金+直投”双轮驱动,全年累计签约交割8个协同性较强投资项目,组建1支主动管理基金并实现对外投资,推动2个内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偿债来源与负债平衡
(一)偿债来源
1、盈利能力
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均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仍较强;公司期间费用水平仍较低,对费用的控制能力仍较强。

2023年,由于原油、天然气等油气产品价格下降,公司营业总收入及营业总成本均同比减少,毛利率同比略有增长。期间费用方面,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同比有所增长,带动期间费用率同比亦有所增长,但期间费用水平仍较低,公司对费用的控制能力仍较强,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均同比有所增长;财务费用同比由负转正,主要系汇兑净收益同比减少所致。

2023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有所减少,主要为针对油气资产计提的减值;投资收益同比涨幅较大,主要系本期处置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损失减少所致;其他收益同比有所增长,仍主要为进口天然气/LNG增值税先征后返以及多项开发利用补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由负转正。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均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仍较强。

2024年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及营业总成本均同比有所增长,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均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3月2023年2022年
8,438.2731,608.2734,000.08
7,854.7828,630.7530,655.08
20.4626.4324.92
440.112,134.391,987.63
158.55768.25748.17
189.87983.62935.80
67.27338.50308.24
24.4244.02-4.58
5.276.825.89
1.05346.02447.72
21.71182.2044.39
44.98230.66191.51
103.8854.01-79.68
749.993,055.412,984.86
728.282,879.612,668.66
495.041,951.071,796.89
-6.886.54
1.887.487.17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5
2、筹资能力及资产可变现性
公司债务融资渠道畅通,授信额度充足,仍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公司债务融资渠道畅通,以银行借款和债券发行为主。直接融资方面,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石油股份、中国石油工程和中国石油资本为上市公司,同时公司在债券市场存续多支债券;间接融资方面,公司与多家银行保持合作关系,截至 2023年末,中国石油集团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共计6
20,863亿元,授信额度充足,仍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继续扩张,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资产周转效率同比下降但周转水平仍较高。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继续扩张,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2024年3月末,资产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资产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

2023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构成。其中,货币资金同比有所增加,主要为银行借款,其中受限货币资金714.05亿元,主要是存放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以及法定存出资本保证金等;拆出资金同比有所减少,主要系存放同业款项同比减少所致;交易性金融资产有所增长,主要系部分投资工具公允价值增长所致;应收账款同比有所减少,主要以一年以内(含 1年)到期的应收账款为主,2023年末累计计提坏账准备340.99亿元;预付款项同比有所下降,2023年末累计计
3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4
公司未披露2024年1季度利息费用。

5
公司未披露截至2023年末及截至2024年3月末受限资产数据。

提坏账准备4.70亿元;存货主要为库存商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2023年末存货规模同比扩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同比有所增加,仍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同比有所增长,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转入所致。2024年3月末,流动资产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应收账款较2023年末有所增长,其它各主要科目较2023年末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提坏账准备4.70亿元;存货主要为库存商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2023年末存货规模同比扩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同比有所增加,仍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同比有所增长,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转入所致。2024年3月末,流动资产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应收账款较2023年末有所增长,其它各主要科目较2023年末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2024年3月末 2023年末 2022年末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
3,117.717.023,550.597.933,213.397.312,713.91
2,663.326.002,874.876.422,963.176.742,310.62
1,249.882.811,235.632.761,130.372.571,067.91
1,209.012.72968.542.161,025.912.33841.50
866.181.95850.001.901,183.882.691,533.84
2,276.975.132,253.065.032,153.334.901,890.05
1,579.613.561,465.893.281,302.752.961,971.70
1,502.193.381,650.083.691,299.542.961,118.58
16,117.1236.2816,273.2736.3616,178.9636.8215,447.69
3,461.597.793,346.827.483,232.097.363,179.46
6,240.2114.056,360.1014.216,312.3714.375,833.36
2,754.396.202,619.255.852,576.525.862,598.20
9,909.2822.3110,098.5222.569,769.4622.239,525.97
28,306.7663.7228,482.7563.6427,763.7363.1826,476.65
44,423.87100.0044,756.03100.0043,942.69100.0041,924.34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23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油气资产等构成。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同比有所增长,主要系增加了对合营及联营企业的投资所致;固定资产规模同比扩大,主要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及设施以及运输设备;在建工程同比有所增长,主要为油气新能源的在建项目;油气资产主要为矿区权益和通过油气勘探与油气开发活动形成的油气井及相关设施,规模同比有所增长。2024年3月末,非流动资产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各主要科目未发生显著变化。

从资产周转效率来看,2023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4.47天和11.48天,周转效率同比下降但周转水平仍较高;2024年1~3月,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0.67天和11.73天。

(二)债务及资本结构
2023年末,公司负债规模同比有所下降,仍以流动负债为主,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

2023年末,公司负债规模同比有所下降,仍以流动负债为主,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2024年3月末,公司负债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负债结构无明显变化。

2023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合同负债、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构成。其中,短期借款同比有所增加,主要为信用借款;应付账款同比有所增加,账期主要集中在一年以内(含1年);合同负债同比有所增长,放同比有所增长,主要系定期存款以及同业存放同比增加所致;应付职工薪酬及应交税费均同比有所增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有所减少,主要系偿还一年内到期债务所致。

2024年3月末,公司流动负债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随着公司对债务的偿还,短期借款、应付账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2023年末均有所减少,其它各主要科目变化不大。

放同比有所增长,主要系定期存款以及同业存放同比增加所致;应付职工薪酬及应交税费均同比有所增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有所减少,主要系偿还一年内到期债务所致。

2024年3月末,公司流动负债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随着公司对债务的偿还,短期借款、应付账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2023年末均有所减少,其它各主要科目变化不大。


2024年3月末 2023年末 2022年末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
753.654.16863.274.62729.943.87690.37
3,558.0119.664,209.7622.554,139.5121.923,622.95
1,120.396.191,143.146.121,094.915.801,055.84
2,657.1214.682,635.1314.122,370.2012.552,042.44
856.474.73794.264.25638.753.38462.03
935.975.17876.234.69674.353.57881.23
933.135.161,244.626.671,323.857.01948.71
13,919.6176.9114,577.2678.0914,331.8675.9012,691.98
622.413.44613.723.29498.772.64914.74
554.713.07714.033.821,462.787.752,442.97
215.771.19208.001.11246.851.31283.22
1,638.749.051,627.628.721,609.908.531,500.92
504.302.79503.852.70420.712.23442.85
4,178.3023.094,090.4821.914,551.1524.105,915.23
18,097.92100.0018,667.75100.0018,883.01100.0018,607.21
40.7441.7142.97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23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预计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组成。其中,长期借款同比有所增长,以信用借款为主,利率区间为0.00%~10.15%;应付债券同比有所减少,主要系公司部分债券到期兑付所致;租赁负债同比有所减少;预计负债同比有所增长,其中由于未决诉讼计提预计负债21.56亿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比亦有所增长。

2024年3月末,公司非流动负债规模较2023年末有所增加,随着债券的到期,应付债券较2023年末有所减少,其他各主要科目较2023年末变动均不大。

2023年末,公司总有息债务规模及占总负债比重均同比有所减少。

2023年末,随着公司对到期有息债务的偿付,公司总有息债务规模同比有所减少,总有息债务占总负债的比重亦同比减少,短期有息债务占比有所提升。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总有息债务规模继续下降。






2024年3月末2023年末2022年末
2,265.302,750.462,950.28
1,177.121,327.751,961.55
3,442.424,078.214,911.83
65.8167.4460.06
19.0221.8526.01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23年末,公司对外担保规模及对外担保比率均同比下降。

截至2023年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498.85亿元,其中为参股企业提供担保金额为388.34亿元,主要为融资担保及履约担保,为集团外部单位提供担保金额为110.51亿元,担保比率为1.91%,对外担保规模及对外担保比率均同比下降。

截至2023年末,公司因未决诉讼或仲裁涉案标的金额为25.84亿元。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同比有所增长,结构仍保持稳定。

2023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6,088.28亿元,同比有所增长,结构仍保持稳定;其中,实收资本仍为4,870.55亿元,全部为国家资本;资本公积为2,716.88亿元,同比略有增长;未分配利润2,917.86亿元,同比有所增加;少数股东权益为4,114.74亿元,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3月末,公司所有者权益规模较2023年末变化不大,所有者权益主要科目较2023年末变化均不大。

2023年,公司盈利对利息的保障能力有所提升;截至2023年末,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实现对短期有息债务的覆盖,债务杠杆有所降低。

8
2023年,公司总有息债务/EBITDA为0.72倍,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28.04倍,同比有所增长,公司盈利对利息的保障能力有所提升。

公司偿债来源包括非受限货币资金、债务收入和可变现资产等。2023年末,公司非受限货币资金整体规模较大,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短期有息债务的覆盖倍数为1.60倍,可实现对短期有息债务的覆盖;公司债务融资渠道畅通,可使用授信额度充足;2023年末,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12倍和0.96倍,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有所降低;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1.71%,债务资本比率为13.52%,债务杠杆有所降低。

(三)现金流
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维持净流入且净流入规模同比有所增长,对利息及负债的保障能力均有所提升。

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维持净流入,且净流入规模同比有所增长,主要系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且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为负所致,同时,经营性净现金流对利息及负债的保障能力均同比有所提升;投资性现金流维持净流出,且净流出规模同比有所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大对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资金投入;筹资性现金流维持净流出,
7
本报告短期有息债务包含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计入其他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应付债券;
本报告长期有息债务包含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有息债务未考虑其他权益工具和租赁负债。此外,公司未披露截至
2024年3月末有息债务期限结构。

且净流出规模同比有所增长,主要系借款取得的现金减少所致。

且净流出规模同比有所增长,主要系借款取得的现金减少所致。


2024年1~3月2023年2022年
693.145,846.745,343.70
-518.78-3,517.45-2,990.93
-510.04-2,064.83-1,721.82
-29.0825.88
4.8640.4539.55
3.7731.1428.51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