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青云科技(688316):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时间:2024年06月19日 20:25:35 中财网

原标题:青云科技: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上海证券交易所:
根据贵所于2024年5月30日出具的《关于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4】0138号)(以下简称“问询函”)的有关要求,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云科技”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现将有关问题出具专项意见如下:

一、关于持续经营能力
1. 关于经营业绩
根据披露,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0.07%,实现净利润-1.7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亿元;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759.23万元。

公司IPO报告期内及上市以来业绩持续亏损,未有明显好转现象。截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51%。

请公司:(1)结合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收入规模、产品类型及销售规模、毛利率、经营模式、主要客户及供应商、收入确认、成本费用结转、期间费用等的变化情况,详细分析并说明公司长期以来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行业整体趋势存在背离;(2)结合上市以来主要客户稳定性、行业政策、业务壁垒、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情况等,说明公司主营产品是否还具有市场竞争力;(3)结合前述因素说明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说明公司为改善经营状况、提升持续经营能力采取的具体措施;(4)结合近三年公司净资产变动情况及变化趋势,就公司存在可能出现净资产为负的情况以及相关退市风险进行充分明确的风险提示;(5)进一步核查公司是否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经营风险,若存在,请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回复:
一、公司对问询问题的回复
(一)结合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收入规模、产品类型及销售规模、毛利率、经营模式、主要客户及供应商、收入确认、成本费用结转、期间费用等的变化情况,详细分析并说明公司长期以来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行业整体趋势存在背离
1、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收入规模、产品类型及销售规模、毛利率变化情况 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及收入规模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云产品18,666.4855.61%17,941.8458.83%28,813.0567.98%
云服务14,865.1544.28%12,555.2641.17%13,522.1631.90%
主营业务收入33,531.6399.89%30,497.10100.00%42,335.2199.89%
其他业务收入37.740.11%--48.210.11%
营业收入合计33,569.36100.00%30,497.10100.00%42,383.42100.00%
主营业务结构方面,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云产品和云服务两大类,自2021年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收入规模方面,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均以云产品业务收入为主,历年占比均超过50%。2023年以来,公司重点发展AI算力云服务业务,云服务收入占比有所上升,2023年度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28%,较2021年度收入占比上升了12.38个百分点。

产品类型、销售收入、毛利率方面,以下按两类主营业务进行分析: (1)云产品业务
2021年上市以来,云产品业务的具体类型、销售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 2022年 2021年 
 销售收入毛利率销售收入毛利率销售收入毛利率
软硬一体化产品6,266.1245.09%8,820.9116.10%20,660.7912.71%
软件产品9,110.4676.16%6,294.5676.50%5,991.2857.10%
服务及其他3,289.8919.83%2,826.3814.58%2,160.984.44%
小计18,666.4855.80%17,941.8437.05%28,813.0521.32%
公司云产品业务主要包括软硬一体化产品、软件产品、服务及其他,2021年上市以来产品类型未发生重大变化。自2022年起,公司对相关业务进行了战略调整,着力增加高毛利业务规模,大力发展公司自有软件产品及核心优势产品,因此,各具体产品类型的销售收入、毛利率有所变化。

销售收入方面,因公司战略聚焦提升高毛利率的软件业务占比,高毛利率的软件产品、与业务增长匹配的服务及其他销售收入较2021年度有较为明显地上升,2023年度销售收入分别为9,110.46万元、3,289.89万元,较2021年度上升52.06%、52.24%。同时公司主动减少集成ODM硬件销售的软硬一体化产品的销售占比,2023年度软硬一体化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266.12万元,较2021年度下降69.67%。综上,因毛利率低的软硬一体化产品销售收入较2021年度下降幅度较大,故公司2023年度云产品业务整体销售收入为18,666.48万元,较2021年度下降了35.22%。

毛利率方面,公司在软硬一体化产品销售时重点推介自有软件产品,尽可能提高自有软件及核心优势产品集成比例、提升公司自有服务规模,在软件产品销售时尽可能降低外部软件外采规模,因此软硬一体化产品、软件产品、服务及其他的毛利率均较2021年度持续上升,2023年度毛利率分别达到45.09%、76.16%、19.83%。综上,公司2023年度云产品业务整体毛利率为55.80%,较2021年度上升了34.48个百分点,整体毛利额为10,415.95万元,较2021年度大幅增加了69.56%。

(2)云服务业务
2021年上市以来,云服务业务的具体类型、销售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 2022年 2021年 
 销售收入毛利率销售收入毛利率销售收入毛利率
云服务14,865.15-14.62%12,555.26-23.81%13,522.16-32.37%
其中:AI算力 云服务4,823.437.16%----
小计14,865.15-14.62%12,555.26-23.81%13,522.16-32.37%
公司云服务业务主要包括传统公有云服务和AI算力云服务两类,其中,AI算力云服务为2023年度新发展的业务类型。AI算力云服务为针对具有稳定数字化需求的价值企业客户,通过公有云方式为其提供GPU资源租赁服务、交付AI智算服务、模型服务等,客户可选择直接租赁公司既有部署的青云GPU算力资源(算力资源由公司拥有),并按资源量及使用时长付费,或可选择在其自有的算力资源上部署青云AI智算云平台(算力资源由客户拥有),并对外售卖进行分成。

销售收入方面,因AI算力云服务的增长,公司云服务销售收入自2021年上市以来增长了9.93%;AI算力云服务为2023年度新发展的业务类型,2023年度销售收入为4,823.43万元。

毛利率方面,公司云服务2023年度毛利率为-14.62%,较2022年和2021年分别上升9.19个百分点和17.75个百分点,毛利率呈现出持续提升趋势,主要原因包括:①新增AI算力云服务业务,2023年度毛利率为7.16%;②公司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提高投资收益比。
2、公司经营模式变化情况
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经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云产品业务方面,公司以渠道经销销售模式为主,直接销售模式为辅。对于云产品经销商,公司面向经销商提供云产品定价目录,参照目录价格及采购量对应的折扣情况计算出云产品价格,经销商向公司采购云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后,再向下游经销商或终端客户销售,属于经销商买断模式。

公司云服务业务方面,公司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渠道代理销售为辅。代理商作为公司推广媒介与代理,向公司抽取客户发展佣金。代理商向公司提供客户信息,协助公司发展公有云客户,公司按其所发展客户的返佣起止日期、公有云平台实际消费金额给予代理商一定比例返佣,并约定返佣结算周期届满向代理商结算佣金。


3、公司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变化情况
(1)主要客户变化情况
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主要客户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 号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客户销售 金额销售 占比客户销售 金额销售 占比客户销售 金额销售 占比
1上海伟仕佳杰 科技有限公司4,356.1712.98%四川长虹佳华 信息产品有限 责任公司4,497.8714.75%上海伟仕佳杰 科技有限公司5,933.921 4.00%
2江苏交通控股 有限公司2,883.338.59%上海伟仕佳杰 科技有限公司3,498.1811.47%四川长虹佳华 信 息产品有限 责任公司4,817.201 1.37%
3四川长虹佳华 信息产品有限 责任公司2,699.918.04%江苏交通控股 有限公司2,532.328.30%北京中科盈智 科技有限公司3,852.059.09%
序 号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客户销售 金额销售 占比客户销售 金额销售 占比客户销售 金额销售 占比
4北京广监云科 技有限公司2,456.857.32%天津市神州商 龙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1,054.503.46%江苏交通控股 有限公司2,035.814.80%
5北京朗维计算 机应用技术开 发有限公司2,183.296.50%北京企智科技 有限公司982.303.22%北京神州数码 云 计算有限公 司1,487.253.51%
合计14,579.5543.43% 12,565.1841.20% 18,126.2342.77% 
整体来看,公司前五大客户相对稳定。其中,上海伟仕佳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云产品业务总经销商,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云服务业务直销客户,2021年以来均为前五大客户。

2023年度前五大客户变动情况主要包括:(1)新增并重点发展AI算力云业务,因此新增该业务主要产业合作方北京广监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前五大客户;(2)北京朗维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公司云产品业务经销商,2023年向公司采购光大全栈云项目软件,终端客户为光大银行,单一大额项目确认较多销售收入。

2022年度前五大客户变动情况主要为:北京企智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云产品经销商,2022年向公司采购中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超融合等项目,单一大额项目确认较多销售收入;天津市神州商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云服务直销客户,2022年全年资源使用量及付费量有所提升。

(2)主要供应商变化情况
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主要供应商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 号2023年  2022年  2021年  
 供应商采购 金额采购 占比供应商采购 金额采购 占比供应商采购 金额采购 占比
1北京蓝耘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4,602.0723.61%戴尔(中国) 有限公司2,259.3410.89%北京中辉致远 科技有限公司6,234.7015.37%
2北京中辉致远科 技有限公司3,507.7318.00%北京中辉致远 科技有限公司1,966.489.48%成都科杏投资 发展有限公司4,055.0510.00%
3中国电信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分公 司1,930.079.90%中国电信股份 有 限公司北京 分公司1,820.928.78%信亦宏达网络 存储技术(北 京)有限公司3,476.758.57%
4中国联合网络通 信有限公司北京1,644.068.44%中国联合网络 通信有限公司1,664.378.03%中国电信股份 有限公司北京2,221.705.48%
序 号2023年  2022年  2021年  
 供应商采购 金额采购 占比供应商采购 金额采购 占比供应商采购 金额采购 占比
 市分公司  北京市分公司  分公司  
5高新兴讯美(重 庆)科技有限公 司1,578.418.10%中国联合网络 通 信有限公司 上海市分公司1,109.595.35%中国联合网络 通信有限公司 北京市分公司2,041.195.03%
合计13,262.3468.05% 8,820.7042.53% 18,029.4044.44% 
整体来看,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相对稳定。其中,北京中辉致远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云产品业务服务器及硬件设备ODM供应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为公司云服务业务数据中心供应商,2021年以来均为前五大供应商。

2023年度前五大供应商变动情况主要包括:(1)为满足AI算力云业务新增业务需求,公司向北京蓝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算力相关资源;(2)为向客户A公司提供AI算力云产品及服务,公司向高新兴讯美(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采购GPU服务器。

2022年度前五大供应商变动情况主要包括:(1)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供应的戴尔品牌服务器产品在当年性价比较高,2022年度公司向其采购金额上升;(2)公司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采购较多数据中心资源,以满足华东区域云服务客户及公司公有云服务布局需求。


4、公司收入确认、成本费用结转的变化情况
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收入确认及成本费用结转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政策及会计处理情况如下:
(1)云产品
软件产品、硬件产品或其组合收入:公司销售的商品,在按合同约定将产品转移给对方、客户签收或验收后确认销售收入,安装实施服务(如有)在客户验收后同时确认收入及相关成本;
售后支持服务收入:在按合同约定将产品转移给对方、客户验收后确认收入及相关成本。具体地,公司在完成销售后向客户提供远程支持服务或现场技术支持服务,收取年度服务费或按现场服务次数和服务内容分次收费。

维保服务收入:在维保期间采用直线法确认收入及相关成本。

(2)云服务
公有云服务:计费系统根据客户购买记录形成相应订单,按订单中各产品的定价方式、产品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计算消费金额,汇总形成消费报告。公司根据消费报告结果按月确认云服务收入及相关成本。

机柜托管:在服务期间采用直线法确认收入及相关成本。

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始终根据以上收入确认、成本费用结转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5、公司期间费用的变化情况
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各项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金额收入占比金额收入占比金额收入占比
销售费用8,778.3826.15%10,523.5234.51%11,224.8026.48%
管理费用6,231.4018.56%6,012.8419.72%6,291.6614.84%
研发费用8,400.4525.02%12,568.9541.21%13,481.9331.81%
财务费用482.561.44%453.131.49%93.680.22%
合计23,892.7971.17%29,558.4496.92%31,092.0773.36%
(1)销售费用
2021-2023年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1,224.80万元、10,523.52万元、8,778.38万元。

其中,职工薪酬是销售费用最大构成部分,历年占公司销售费用的比例均在80%以上,具体如下:

项目2023年度2022年度2021年度
销售人员数量(人)148191239
职工薪酬(万元)7,801.459,478.768,998.30
销售费用合计(万元)8,778.3810,523.5211,224.80
职工薪酬/销售费用比例88.87%90.07%80.16%
2022年度起,公司针对2021年销售人员扩张较为激进的问题已积极开展调整工作。

因公司自2022年度起开始聚焦核心产品和优势业务,裁撤了多条不盈利的产品线,优化投资收益比,故产品销售人数明显减少。截至2023年底,销售人员数量已从2021年底的239人下降至148人。

(2)管理费用
2021-2023年度,公司分别确认股份支付费用301.01万元、-1,019.52万元、949.12万元。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5,990.65万元、7,032.36万元、5,282.28万元。其中,职工薪酬是管理费用最大的构成部分,历年占公司管理费用(剔除股份支付)的比例均在40%以上,具体如下:

项目2023年度2022年度2021年度
管理人员数量(人)405388
职工薪酬(万元)3,019.813,004.932,551.37
管理费用合计(万元)6,231.406,012.846,291.66
职工薪酬/管理费用比例48.46%49.98%40.55%
剔除股份支付管理费用合计(万元)5,282.287,032.365,990.65
职工薪酬/剔除股份支付管理费用比例57.17%42.73%42.59%
注:表格列示管理人员数量为公司年报披露中的财务人员、行政人员及管理人员数量之和 2022年度起,公司针对2021年管理人员扩张较为激进的问题已积极开展调整工作。

在尽可能不影响业务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公司持续进行人员结构优化调整。2023年底,公司管理人员数量已从2021年底的88人下降至40人。

(3)研发费用
2021-2023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481.93万元、12,568.95万元、8,400.45万元。

其中,职工薪酬是研发费用最大的构成部分,历年占公司研发费用的比例均在90%以上,具体如下:

项目2023年度2022年度2021年度
研发人员数量(人)171279519
职工薪酬(万元)7,892.3711,970.0312,588.06
研发费用合计(万元)8,400.4512,568.9513,481.93
职工薪酬/研发费用比例93.95%95.23%93.37 %
2022年度起,公司调整研发策略,将主要资源聚焦于核心产品和优势业务,减少了对非核心研发项目的投入,同时在不影响业务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大力提升人效,降低冗员数量,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已从2021年底的519人下降至171人。


6、公司长期以来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行业整体趋势存在背离
公司长期以来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为了保持长期竞争力,公司2021-2022年在创新技术及产品研发、销售体系建设等领域投入较大,2021年A股上市后公司扩张产品线,对人员进行大规模招聘,但受研发周期、宏观经济、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业务拓展受阻,人员增加并未带来收入规模的提升。虽2022年起公司进行战略和业务调整,聚焦核心产品和优势业务,并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截至2023年毛利贡献虽不足以覆盖期间费用,但2023年度及2024年一季度数据已呈现出明显减亏趋势。

(2)公司正处于高成长期,前期购置传统云服务所需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资本性支出金额带来的折旧成本较大。

考虑行业整体趋势,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除收入变动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外,公司在净利润、期间费用等方面与同行业基本保持一致趋势,具体如下: (1)云产品
以下选取深信服卓易信息华胜天成等行业内私有云厂商与公司进行对比: ①营业收入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营业收入变动比例营业收入变动比例营业收入
深信服377,014.267.25%351,524.1212.80%311,623.07
卓易信息11,040.08-9.09%12,144.3821.85%9,966.60
华胜天成98,856.713.03%95,944.9311.81%85,812.23
平均值162,303.690.40%153,204.4815.49%135,800.63
云科技18,666.484.04%17,941.84-37.73%28,813.05
注:深信服卓易信息华胜天成均选取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分部进行列示 同行业可比公司2022年度分部营业收入均有一定增速,最大增速约20%左右。公司2023年云产品板块营业收入与2022年基本持平,变动比例与同为中小型云厂商的卓易信息华胜天成较为接近;2022年同行业分部营业收入均有10%-20%不等的上升幅度,但公司云产品板块营业收入下降37.73%,偏离行业增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2022年以来进行战略调整,进一步聚焦于毛利增长,重点销售毛利率更高的产品、不再销售集成业务或毛利率较低的软硬一体组合产品所致。

受前述战略调整影响,2022-2023年度公司云产品分部毛利率得到较大改善,在同行业公司基本无变动甚至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分别大幅提升15.73个百分点和18.75个百分点,变动比例明显优于同行业水平,具体如下:

公司名称2023年度毛利率变动比例2022年度毛利率变动比例
深信服48.51%3.18个百分点45.33%-1.99个百分点
卓易信息53.35%0.58个百分点52.77%8.88个百分点
华胜天成20.59%-2.98个百分点23.57%-0.73个百分点
平均值40.82%0.26个百分点40.56%2.05个百分点
云科技55.80%18.75个百分点37.05%15.73个百分点
注:深信服卓易信息华胜天成均选取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分部进行列示 2023年公司云产品销售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   2022年 
 销售收入变动比例毛利率变动比例销售收入毛利率
软硬一体化产品6,266.12-28.96%45.09%28.99%8,820.9116.10%
软件产品9,110.4644.74%76.16%-0.34%6,294.5676.50%
服务及其他3,289.8916.40%19.83%5.25%2,826.3814.58%
小计18,666.484.04%55.80%18.75%17,941.8437.05%
自2022年开始公司调整经营策略,着力增加高毛利业务规模,更加注重盈利能力较强的软件产品的销售,2023年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增长44.74%。同时软硬一体化产品系公司根据客户的配置需求进行ODM硬件选配并搭载相应版本的云平台软件,公司根据外采ODM硬件产品成本加成软件售价确定整体销售价格,一般硬件成本占比在60%,故2022年软硬一体化产品毛利水平整体较低;自2022年开始软硬一体化产品集中于自有产品的销售,2023年进一步降低了一体化解决方案中非自有的配套产品规模,同时在战略上更加注重毛利率表现,软硬一体化产品收入规模下降、毛利率提升,2023年毛利提升28.99个百分点。

②净利润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净利润变动比例净利润变动比例净利润
深信服19,867.572.32%19,416.94-28.84%27,285.79
卓易信息609.25110.00%290.12-88.65%2,556.80
华胜天成-29,809.22不适用-38,796.52不适用-10,130.63
平均值-3,110.8056.16%-6,363.15-58.75%6,570.65
云科技-17,034.31不适用-24,411.02不适用-28,456.88
注:由于卓易信息华胜天成对所持有的部分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报告期内净利润影响较大,卓易信息华胜天成净利润选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进行列示,青云科技的净利润数据为公司净利润数据,包含公有云、私有云等业务
2022年度,受外部环境遇冷、市场竞争加剧及行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影响,同行业公司净利润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深信服下滑幅度为28.84%,主要系其部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不够明显,创新类产品收入贡献占比较小,同时叠加2022年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客户短期内存在对其相关产品或服务采购减少或推迟;卓易信息下滑幅度达到88.65%,主要系其为增强竞争力从而获取更高市场份额、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使整体研发费用大幅增长71.25%所致;华胜天成2022年度净亏损进一步增加282.96%,主要系其当年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1.5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所致。

2023年度,受市场需求回暖,同行业公司净利润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深信服增长2.32%,主要系公司云化、服务化战略转型,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所致;卓易信息增长达到110.00%,主要系其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开发效率,使得营业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净利润,同时其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加速货款回笼,使得2023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华胜天成2023年度亏损缩窄23.17%,主要系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泰凌微(证券代码:688591)股票因IPO上市确认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致。

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净亏损较上年分别缩窄了14.22%、30.22%,表现优于同行业公司,主要原因为:公司对相关业务进行战略调整,一方面着力增加高毛利业务规模,控制云服务业务毛利率亏损幅度,聚焦于有稳定数字化需求的价值企业客户,持续拓展信创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力行降本增效,优化组织和管理流程,产研和销售聚焦投入在核心优势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

③期间费用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销售费用变动比例 管理费用变动比例 研发费用变动比例 
 2023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
深信服12.07%4.08%-4.69%-0.42%0.82%7.66%
卓易信息-27.51%89.12%61.74%31.71%-28.43%71.25%
华胜天成12.81%6.68%-1.84%19.15%12.03%-18.39%
平均值-0.88%33.29%18.40%16.81%-5.19%20.17%
云科技-16.58%-6.25%3.63%-4.43%-33.17%-6.77%
2022-2023年度,同行业公司期间费用变动趋势出现了较大分化:深信服华胜天成更多采用收缩战略,三项期间费用维持基本不变或小幅增减;卓易信息2022年度拓展销售渠道、实施股权激励、加强技术创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较上年增长89.12%、31.71%、71.25%;2023年度处置子公司卓易文化降低广告宣传费用、减少技术服务费,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较上年减少27.51%、28.43%,同时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管理费用较上年增长61.74%。

公司2022-2023年度采用与深信服华胜天成相近战略,力行降本增效,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费用支出。一方面,公司精简团队规模,着力提升人效,降低职工薪酬支出;另一方面,公司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房租成本、会议办公成本的支出。

(2)云服务
选取阿里云、金山云、优刻得等行业内公有云厂商与公司进行对比,具体如下: ①营业收入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营业收入变动比例营业收入变动比例营业收入
优刻得151,527.89-23.17%197,221.87-32.02%290,124.73
金山云704,746.10-13.85%818,010.70-9.72%906,078.40
阿里云7,720,300.003.53%7,456,800.0024.03%6,012,000.00
平均值2,858,858.00-11.16%2,824,010.86-5.90%2,402,734.38
云科技14,865.1518.40%12,555.26-7.15%13,522.16
注 1:阿里云营业收入为在抵销跨分部交易后数据
注 2:青云科技营业收入选取云服务分部进行列示
根据Gartner报告,公有云行业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应”及“马太效应”,AWS、微软、谷歌和阿里云作为超大规模云供应商,分别主导全球及中国市场。阿里云2021-2023年度营业收入持续保持增长,除此之外,优刻得、金山云业务均以公有云为主,2022-2023年度营业收入呈现较大下滑趋势。公司云服务板块收入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平均值保持基本一致。(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