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康尼机电(603111):苏亚金诚关于对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特 殊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 ) 普通合伙 关于对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报告的信息 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上海证券交易所: 根据贵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近日下发的《关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4]0693号,以下简称“监管工作函”)的要求,本所对贵所监管工作函中提及的需会计师核实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核查,现发表核查意见如下: 二、关于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应收款项融资。年报显示,公司应收票据余额1.13亿元,同比减少70.15%;应收账款余额17.41亿元,同比增加8.34%,其中,逾期1年以内应收账款2.92亿元,计提坏账比例为3%;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9.83亿元,同比增加69.47%,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余额2.38亿元,云信等余额7.46 亿元。此外,公司短期借款1.47亿元,无长期借款。请公司:(1)补充披露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测算过程及依据,并结合期后回款、坏账准备按账龄组合计提比例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报告期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2)补充披露云信等应收款项融资的具体模式,期末应收账款融资尤其是云信等大幅增长、同期应收票据减少的具体原因;(3)说明应收款项融资取得资金的具体用途、融资发生时间、是否归还,应收款项融资与短期借款等科目余额之间的勾稽关系。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一)补充披露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测算过程及依据,并结合期后回款、坏账准备按账龄组合计提比例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报告期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公司回复: 1、坏账准备计提的测算过程及依据 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包括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按风险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情况,按风险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系按照逾期账龄组合计提。2023年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公司结合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算情况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客户信用状况、公司产品特征、历年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按组合计量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的政策:
单位: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系轨道交通业务,2023年度收入为 24.1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8.51%,客户主要为中国中车所属的各大主机厂和地方地铁公司以及海外阿尔斯通等优质客户。新能源汽车业务 2023年度收入 7.5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 21.41%,主要客户为比亚迪、上汽、吉列、长城、奔驰等国内外整车制造头部企业,上述客户大都为国有优质企业或行业头部企业,质地优良,相较于其他中小型企业客户,尽管销售回款账期略长,但基本不会发生坏账损失风险。 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累计收到应收账款回款9.76亿元,占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比例为54.86%。 综上,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坏账准备按逾期账龄组合计提比例和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会计师回复: 1、核查程序 (1)了解与应收账款减值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相关控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复核以前年度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的后续实际核销或转回情况; (3)对于以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获取并检查管理层计提的依据,并与获取的外部证据进行核对; (4)对于以组合为基础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评价管理层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组合的合理性,测试管理层使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对坏账准备的计算是否准确; (5)查询同行业公司的坏账政策及计提比例,并与公司坏账政策进行比较; (6)检查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情况,评价管理层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合理性。 2、核查结论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坏账准备按逾期账龄组合计提比例和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二)补充披露云信等应收款项融资的具体模式,期末应收账款融资尤其是云信等大幅增长、同期应收票据减少的具体原因 公司回复: 1、应收款项融资的具体模式 公司收取客户货款结算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等后,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即到期收取现金)为目标、又以出售(即贴现、背书转让)为目标,部分银行承兑汇票还存在质押给银行用于开具承兑汇票。 兑汇票到期不兑付的风险较低,故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转让后,符合终止确认条件;②云信为依托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云链”)的一种基于贸易合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电子付款承诺函。中企云链根据核心企业(一般为大型央企、国企,如中车集团)的银行授信情况,向核心企业及其子公司提供云信额度,用于开立云信。根据《云信使用协议》中对于追索权的约定:不可追索,云信流转的,按照债权转让基本原则完成权利变更,已流转的云信由于云信开立方信用风险到期无法兑付时,云信到期时的最终持有人不能基于云信权利向云信流转过程中的各参与方追偿,但可以向云信开立方追偿。根据该条款,公司在将云信进行流转后,不具有追索权,故其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结合公司持有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等票据意图,且符合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的规定,故公司将银行承兑汇票及云信等在应收款项融资中列报。 2、应收款项融资变化具体原因 2023年及2022年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综上,公司 2023年末应收账款融资尤其是云信等大幅增长、同期应收票据减少的主要原因系客户改变了货款结算方式,进一步采用云信等支付方式所致。 会计师回复: 1、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相关台账,了解公司的持有意图,并检查托收、背书、贴现情况; (2)查看中企云链等官网平台,查阅云信等业务模式的相关资料,向公司了解云信等业务模式,检查公司取得云信等产品的出票人信息情况; (3)抽查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等相关凭证,关注交易是否具有真实背景。 2、核查结论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取得的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等系公司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与客户、供应商之间进行货款结算的常规方式,公司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采用托收、背书转让、贴现等形式进行流转或资金回笼,商业承兑汇票在应收票据中列报、银行承兑汇票和云信等票据在应收款项融资中列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2023年应收票据减少、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加主要系客户改变了货款结算方式,进一步采用云信等支付方式所致。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较期初净增加14,403.19万元,与公司收入增长趋势一致。 (三)说明应收款项融资取得资金的具体用途、融资发生时间、是否归还,应收款项融资与短期借款等科目余额之间的勾稽关系 公司回复: 1、应收款项融资发生时间及取得资金的具体用途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58,265.28万元,本年新增223,002.40万元(较上年同期数158,334.87万元大幅增加64,667.53万元),本年减少182,173.98万元(较上年同期数163,684.50万元增加18,489.48万元),期末余额为99,093.69万元,较期初大幅增加40,828.41万元。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综上,公司应收款项融资系客户以银行承兑汇票及云信等方式向公司支付的销售货款,主要用于背书转让、到期收款及贴现等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本期既未发生已背书转让到期未能收款的情况。 2、应收款项融资与短期借款等科目余额之间的勾稽关系 应收款项融资系客户以银行承兑汇票及云信等方式向公司支付的销售货款,而短期借款主要是公司基于生产经营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的银行贷款,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而2023年末子公司借款余额为13,807.24万元、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15,587.56万元, 其自有资金及应收款项融资无法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由于公司原则上不对控股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故其需要向银行借入一部分短期借款弥补资金短缺。 综上,应收款项融资科目与短期借款等科目余额之间无勾稽关系。 会计师回复: 1、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相关台账,了解公司的持有意图,并检查托收、背书、贴现情况; (2)查看中企云链等官网平台,查阅云信等业务模式的相关资料,向公司了解云信等业务模式,检查公司取得云信等产品的出票人信息情况; (3)抽查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等相关凭证,关注交易是否具有真实背景。 (4)检查期末短期借款形成的相应原始凭证。 2、核查结论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取得的银行承兑汇票、云信等票据系公司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与客户、供应商之间进行货款结算的常规方式,公司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采用托收、背书转让、贴现等形式进行流转或资金回笼,本期既未发生已背书转让及贴现的应收款项融资到期未能收款而需要公司还款的情形,也未发生在手应收款项融资到期未能收款的情况。银行承兑汇票和云信等票据在应收款项融资项目中列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应收款项融资和短期借款等科目余额之间无勾稽关系。 四、关于预计负债。年报显示,公司预计负债期末余额1.62亿元,同比增加 37.63%,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