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002797):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信用评级报告
原标题:第一创业: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信用评级报告 报告名称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 债券(第二期)信用评级报告 信用等级公告 DGZX-R【2024】00919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通过对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 体及其拟发行的 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为 AAA,评级展望为稳定,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的信用等级为AAA,品种二的信用等级为AAA。 特此公告。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评审委员会主任: 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 评定等级 主要观点 发债主体: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 债项信用等级: 品种一:AAA 一创业证券”或“公司”)主要从事证券经纪、 品种二:AAA 固定收益、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投资银行等证 主体信用等级: AAA 券业务。本次评级结果表明公司子公司创金合信 评级展望: 稳定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金合信”)行 业竞争力较强,公司固定收益业务转型持续推进, 债项概况 外部融资渠道畅通,同时第一大股东北京国有资 注册总额: 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 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管”) 品种一、品种二总计不超过12亿 元(含12亿元),两个品种设置 在市场拓展与业务发展等方面给予公司较多支 本期发行规模: 品种间回拨选择权,回拨比例不 持;但受行业环境和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公司 受限制 债券期限: 品种一为5年,品种二为3年 净利润有所下降,盈利能力有待提升;2022~ 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 2023年末,由于次级债计入附属净资本金额减 偿还方式: 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 少,公司净资本总额有所下降。 支付 发行目的: 偿还有息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 优势与风险关注 主要优势/机遇: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单位:亿元、%) 项目 2024.3 2023 2022 2021 ? 公司子公司创金合信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 总资产 448.04 452.81 478.07 431.47 规模排名居前,行业竞争力较强; 所有者权益 155.31 152.93 152.61 149.89 ? 公司固定收益业务向交易驱动转型持续推进, 净资本* 93.74 89.44 91.43 98.75 营业总收入 6.73 24.89 26.11 32.55 债券交易量逐年增长; 净利润 1.54 3.88 4.65 8.24 ? 公司外部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方式丰富,能够 总资产收益率 0.41 1.00 1.25 2.46 对业务开展及债务偿还形成良好保障; 加权平均净资产 0.96 2.25 2.76 5.26 ? 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国管综合实力很强,能够 收益率 净资本/净资产* 63.44 61.60 64.12 70.62 积极调动各方优质资源,在市场拓展与业务发 净资本/负债* 47.84 42.95 42.88 58.79 展等方面给予公司较多支持;2024年以来,公 风险覆盖率* 218.77 215.28 256.84 296.24 司持续在业务开展方面获得北京国管的支持。 资本杠杆率* 24.96 23.11 23.25 28.47 流动性覆盖率* 212.01 191.29 226.03 234.52 主要风险/挑战: 净稳定资金率* 167.51 171.58 196.40 178.61 ? 受行业环境和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 注:公司提供了2021~2023年及2024年1~3月财务报表,立信会 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1~2023年财务报表分别进 润有所下降,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行了审计,并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2024年1~ ? 2022~2023年末,由于次级债计入附属净资 3月财务报表未经审计,且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未 经年化。*为公司本部口径数据。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本报告表格中 本金额减少,公司净资本总额有所下降。 各细项加总数不一定等于合计数。 展望 评级小组负责人:甄 锐 预计未来,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继续发展,并 评级小组成员:马时伊 赵子媛 继续获得第一大股东北京国管多方面的支持,公 电话:010-67413300 司的综合实力将保持稳固。综合考虑,大公国际 传真:010-67313555 对未来1~2年第一创业证券的评级展望为稳定。 客服:4008-84-4008 评级模型打分表结果 本评级报告所依据的评级方法为《证券公司信用评级方法》,版本号为 PF-ZQGS-2022-V.5.1,该方法已在大公国际官网公开披露。本次评级模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大公国际对上述每个指标都设置了1~7分,其中1分代表最差情形,7分代表最佳情形。 评级模型所用的数据根据公开及公司提供资料整理。 最终评级结果由评审委员会确定,可能与上述模型结果存在差异。 评级历史关键信息
评级报告声明 为便于报告使用人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出具的本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兹声明如下: 一、本报告所载的主体信用等级仅作为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使用,未经大公国际书面同意,本报告及评级观点和评级结论不得用于其他债券的发行等证券业务活动。 二、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与大公国际、大公国际子公司、大公国际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机构不存在任何影响本次评级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审慎性的官方或非官方交易、服务、利益冲突或其他形式的关联关系。 大公国际评级人员与评级委托方、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之间,不存在影响评级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审慎性的关联关系。 三、大公国际及评级项目组履行了尽职调查义务以及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报告遵循了客观、真实、公正、审慎的原则。 四、本报告的评级结论是大公国际依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评级意见未因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和其他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 五、本报告引用的资料主要由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提供或为已经正式对外公布的信息,相关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信息公布方负责。大公国际对该部分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不作任何明示、暗示的陈述或担保。 由于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信息公布方提供/公布的信息或资料存在瑕疵(如不合法、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及无效)而导致大公国际的评级结果或评级报告不准确或发生任何其他问题,大公国际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论是对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或任何第三方)。 六、本报告系大公国际基于评级对象及其他主体提供材料、介绍情况作出的预测性分析,不具有鉴证及证明功能,不构成相关决策参考及任何买入、持有或卖出等投资建议。该预测性分析受到材料真实性、完整性等影响,可能与实际经营情况、实际兑付结果不一致。大公国际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七、本报告债项信用等级在本报告出具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本期债券的存续期,主体信用等级有效期为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7月17日,在有效期限内,大公国际将根据《跟踪评级安排》对评级对象或其发行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评级,且有权根据后续跟踪评级的结论,对评级对象做出维持、变更或终止信用等级的决定并及时对外公布。 八、本报告版权属于大公国际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复制、转载、出售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且不得歪曲和篡改。 发债概况 (一)本期债券情况 第一创业证券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的公司债券,分期发行,其中第一期8亿元已于2023年9月发行完毕,第二期10亿元已于2024年1月发行完毕。本期为第三期,即2024年第二期,分设两个品种,其中品种一为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品种二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品种一、品种二总计发行规模不超过12亿元(含12亿元),两个品种设置品种间回拨选择权,回拨比例不受限制。本期债券票面利率为固定利率,采取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债券面值 100元,按面值平价发行。本期债券在破产清算时的清偿顺序等同于公司普通债务。 本期债券无担保。 (二)募集资金用途 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拟将不低于8亿元用于偿还有息债务,不超过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本期债券发行时间和实际发行规模、募集资金到账时间、公司债务结构调整计划及其他资金使用需求等情况,公司未来可能在履行相关程序后调整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等的具体金额。 发债主体 (一)主体概况 公司前身佛山证券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初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于1997年12月与中国人民银行脱钩改制并增资至8,000万元,同时更名为佛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4月,佛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47亿元,并将注册地迁址广东省深圳市。后经2008年8月和2011年8月两次增资扩股,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9.70亿元,并于2012年2月更为现名。2016年5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2797),同时注册资本增至21.89亿元。2017年5月,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至35.024亿股。2020年7月22日,公司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7亿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注册资本由35.024亿元增加至42.024亿元。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集团”)与北京国管于2022年9月签署《关于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首创集团以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北京国管转让其持有公司的无限售流通股464,686,4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11.06%)。 该股权转让已于2023年5月30日完成股份登记过户,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由首创集团变更为北京国管。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持股比例排名前五的股东分别为北京国管、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1.06%、4.99%、4.99%、4.83%和 2.70%,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见附件1-1)。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不含股票、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以外的公司债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代销金融产品;证券投资基金托管。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共有6家一级子公司(见附件1-3),其中4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一创投行”)、第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一创投资”)、深圳第一创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资本”)和第一创业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一创期货”);深圳市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是公司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发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办资金均由公司出资;公司控股创金合信,持股比例为51.07%。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未决诉讼、仲裁事项主要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涉及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茂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何巧女、曹永贵等企业及自然人。2023年,公司未发生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0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一千万元的须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二)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法行使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重大事项的职权。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行使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召集股东大会、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职权。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公司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 3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合规总监、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首席信息官。近年来,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因工作原因或任期届满等发生变动,其中,2023年6月,公司原董事长刘学民先生因年龄原因离任,吴礼顺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 截至2023年末,公司组织架构情况见附件1-2。 (三)征信信息 根据公司提供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截至2024年5月7日,公司本部未曾发生信贷违约事件。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在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均正常还本付息。 偿债环境 (一)宏观环境 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全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任务,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全年经济总体回升向好,GDP同比增长 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制造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特征显著。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其中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等。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加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发展,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GDP同比增长 5.3%,其中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出口表现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持续显著。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效益不断提升,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护航投资项目提速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逐步完善,注重引导资金流向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全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 (二)行业环境 我国证券公司短期盈利波动,但整体资本实力持续增强,同时资本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和行业监管制度的持续完善,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近年来,我国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能力稳步提升,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行、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金融科技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等为证券公司多项业务拓展带来机遇和支撑。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债券违约率上升等因素也增加了证券公司发展环境的复杂性。 近年来,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我国证券公司收入及利润水平有所波动。2021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双降”;2023年,自营业务收入水平修复推动行业营业收入有所回升。同时,随着业务重心逐步向重资本业务倾斜,证券公司更加注重资本补充,提高信用风险缓释能力,资本实力持续增强,对证券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形成重要支撑。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全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 (二)行业环境 我国证券公司短期盈利波动,但整体资本实力持续增强,同时资本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和行业监管制度的持续完善,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近年来,我国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能力稳步提升,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行、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金融科技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等为证券公司多项业务拓展带来机遇和支撑。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债券违约率上升等因素也增加了证券公司发展环境的复杂性。 近年来,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我国证券公司收入及利润水平有所波动。2021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双降”;2023年,自营业务收入水平修复推动行业营业收入有所回升。同时,随着业务重心逐步向重资本业务倾斜,证券公司更加注重资本补充,提高信用风险缓释能力,资本实力持续增强,对证券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形成重要支撑。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证券行业监管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引导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和《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相继出台。2022年,围绕注册制发行制度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出台《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文件,规范注册制下证券公司上市保荐业务,进一步细化了上市公司退市流程和相关监管要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与发展继续走向深入。2023年,证监会发布一系列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另一方面,证监会指出要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同年,证监会就《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提升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写入立法,引导证券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并规范证券公司融资行为、要求其完善约束机制,压实证券公司主责主业,补充部分领域业务规则。 总体来看,监管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主基调不变,且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一系列多维度政策落地,将持续构建资本市场新生态,引导证券行业合规稳健运行。 财富创造能力 (一) 市场竞争力 公司分支机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为其业务拓展奠定良好基础,子公司创金合信多只产品收益率行业排名靠前。 公司分支机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覆盖19个省份或直辖市。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共有59家分支机构,其中25家分公司、34家营业部,为公司业务拓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1 截至2023年末,创金合信旗下多只短债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前。 (二) 运营能力 1、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 公司子公司创金合信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排名居前,行业竞争力较强,但另一方面,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水平下降对公司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对公司营业总收入的贡献度始终最高,主要包括公司本部从事的集合资产管理、单一资产管理和专项资产管理等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和子公司创金合信从事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业务。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司资产管理产品以固收类和“固收+”类为主,2022年末,受资管新规和银行委外需求萎缩影响,公司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下降;2023年末,受益于债券市场行情较好,公司固收类、“固收+”类资管业务有所拓展,使得券商资管业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有所增长。同时公司不断丰富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品种及产品线,2021年以来FOF资管产品规模不断增长;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产品种类持续拓展,重点围绕供应链/应收账款、租赁债权、贷款债权等基础资产类型发展业务,同时发展类REITs、CMBS等产品类型;公司布局公募REITs业务,2022年以来持续运作以公募REITs为主要投资标的的资管产品。 公司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持续稳健发展。截至2023年末,创金合信设立并在存续期的产品有667只,其中私募资产管理计划567只,证券投资基金100只。2021年以来,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持续增长,其中,2023年,创金合信加强营销,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受托管理资金规模增长,同时受益于债券市场行情较好,固收类公募基金业务发展较好,带动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同比大幅增长。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创金合信已建立固收、权益、量化、指数、MOM、FOF、QDII等多类型的产品线,并在周期、新能源、医药、消费、科技等行业进行了产品布局;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创金合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加强系统建设。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2024年一季度,创金合信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在基金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一位,行业竞争力较强。但另一方面,2023年,证监会发布有关规定,要求降低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水平,对公司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3.47%至8.19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固定收益业务 公司固定收益业务向交易驱动转型持续推进,债券交易量逐年增长;但由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固定收益产品销售金额整体有所下降。 公司固定收益业务主要分为销售业务和投资交易业务,销售业务是指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承销、参团及销售,投资交易业务是指通过固定收益及固定收益类衍生品的投资配置和做市交易等获取投资交易收益的业务。 固定收益销售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工作。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固定收益产品销售金额整体有所下降,其中2021~2022年,公司固定收益产品销售金额分别为2,618.69亿元和1,732.9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80%和33.82%;2023年,公司固定收益产品销售数量同比下降,但由于单只产品销售金额有所提高,销售金额同比上升2.26%至1,772.12亿元。 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方面,公司拥有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资格,在银行间市场参与多种固定收益产品的现券、回购等交易,并履行提供市场流动性等银行间市场做市商义务,同时在交易所市场参与企业债、公司债等固定收益产品的交易。公司固定收益业务向交易驱动转型持续推进,2021~2023年,公司债券交易量同比分别增长10.97%、76.70%和14.38%。 3、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投资银行业务通过一创投行开展,受业务周期、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收紧等影响,一创投行股权及债权承销规模有所波动。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及新三板推荐挂牌等业务。受业务周期、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收紧等影响,一创投行股权及债权承销规模有所波动。2022年,一创投行传统投行业务发展,股权及债权承销规模同比均有所增长,股权融资业务方面,一创投行完成IPO项目1单、定向增发项目4单,可转债项目2单,总承销金额同比大幅增长;2023年,受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一创投行股权承销规模大幅下降,全年共完成定向增发项目3单,另有6单IPO项目通过交易所审核,同期,一创投行完成债权融资项目30单,其中,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券46.19亿元、绿色债券8亿元、民营企业公司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8亿元、乡村振兴公司债券3.27亿元。
新三板业务方面,2022~2023年,一创投行持续拓展新三板挂牌业务,分别完成新三板挂牌推荐项目7单和6单。截至2023年末,一创投行持续督导新三板挂牌企业38家。 4、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 公司推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金融产品销售规模有所增长,2023年,公司股票质押业务无新增违约情况。 公司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包括向客户提供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金融产品销售、股票质押式回购等金融服务。此外,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期货从事期货业务,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等业务。 经纪业务方面,2021~2023年,受证券市场行情影响,客户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逐年下降,分别为6.16亿元、4.89亿元和4.32亿元。公司持续推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完成经纪业务线组织架构调整,提升金融产品销售和保有规模。公司金融产品销售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同期,公司金融产品销售规模分别为92.81亿元、100.88亿元和 116.08亿元,保持增长。 融资融券业务方面,2021~2023年末,公司融资融券本金余额分别为72.89亿元、58.92亿元和 69.21亿元。2022年,证券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下降;2023年,公司积极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客户开发,推动期末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增长。截至2023年末,公司融资融券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56.68%。 股票质押业务方面,公司通过诉讼等方式不断处置存量项目风险,同时审慎开展新增业务,满足优质客户融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2021~2023年末及 2024年3月末,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股票质押式回购余额分别为5.29亿元、3.00亿元、4.17亿元和4.77亿元,2023年公司股票质押业务无新增违约情况。 期货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期货从事期货业务,在零售业务方面重点强化IB业务,探索与第三方渠道合作,完善线上服务;机构业务方面以ETF期权避险及“黑色系期货”为突破口,开发产业客户。 5、自营投资及其他业务 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较易受到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此外,公司通过子公司开展私募基金管理及另类投资业务。 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主要包括权益类证券投资、权益类衍生品投资以及新三板做市业务。 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中长期基本面向好的行业及板块进行动态配置,运用各类衍生工具增强收益、对冲风险。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较易受到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新三板做市业务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为23家企业提供专业做市报价服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资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一创投资重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京津 冀两大区域并辐射全国,聚焦智能制造和军工新材料两大领域开展投资。截至2023年6月末,一创投资及其下属子公司在管基金20只,实缴规模38.15亿元。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创新资本从事另类投资业务,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同时发挥业务协同效应,为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提供支持。2021~2023年末,创新资本在投金额分别为10.59亿元、9.99亿元和9.88亿元。 (三) 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围绕明确的战略目标发展各项业务,持续优化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推进ESG实践,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坚持“成为有固定收益特色的、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证券公司”的战略目标。围绕战略目标,固定收益业务向交易驱动业务模式转型;资产管理业务持续打造“固收+”产品体系,提升投研能力和风控能力;投资银行业务强化对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的人才布局、客户及项目储备,加强北交所业务布局,增强内部协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经纪业务加快向财富管理转型,强化团队专业能力,丰富产品体系;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深化产业视角,挖掘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投资标的项目。 风险管理方面,2023年,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持续优化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覆盖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洗钱风险和环境气候风险等风险类型,并已实现对各风险类型及相关信息系统、业务条线、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全覆盖。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公司建立了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授权的经理层及其下设执行委员会、履行专项风险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业务及职能部门四级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方面,公司颁布了《风险管理办法》、《市场风险管理办法》、《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动态监控管理办法》、《压力测试管理办法》和《内部信用评级和授信管理办法》等制度。 ESG方面,公司成立ESG委员会,从战略高度全面推进ESG实践,持续完善ESG投研体系,健全ESG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丰富 ESG产品和服务,推进与 ESG相结合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将ESG纳入业务管理制度和流程,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大,并对公司战略执行和风险管理提出一定挑战。 偿债来源与负债平衡 (一)偿债来源 1、盈利能力 近年来,受行业环境和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和总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公司营业总收入有所下降。从业务板块构成来看,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是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最主要构成,2022年,受益于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增长,该板块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对营业总收入的贡献度提高;2023年,受行业费率下降及公募基金费率结构调整等影响,该板块营业收入有所下降。近年来,公司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2022年以来,受股市行 情影响,股票市场交投活跃度较低。2021~2023年,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收入有所波动;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水平变动较大,其中2022年大幅下降主要是市场估值中枢下行所致;受业务周期、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收紧等影响,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有所波动,在营业总收入中占比始终较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另类投资业务收入规模较小。2024年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73亿元,同比下降2.66%。 情影响,股票市场交投活跃度较低。2021~2023年,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收入有所波动;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水平变动较大,其中2022年大幅下降主要是市场估值中枢下行所致;受业务周期、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收紧等影响,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有所波动,在营业总收入中占比始终较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另类投资业务收入规模较小。2024年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73亿元,同比下降2.66%。
2021~2023年,受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公司投资收益逐年减少;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来自于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2023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和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费率降低等。利息净收入方面,2023年,主要受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利息支出增加的综合影响,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021~2023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较大,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支出规模略有下降,业务及管理费是其最主要构成。近年来公司成本收入比逐年增长且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成本控制能力有待提升。公司合理计提信用风险预期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规模逐年下降。2021~2023年,受行业环境和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逐年下降;其中,2022年,由于投资收益受市场行情影响大幅下降,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明显;2023年,受行业环境和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部分业务板块收入下降,公司净利润继续下降。同期,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相应有所下降,盈利能力有待提升。2024年1~3月,随着营业总收入下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1.46%。
2、筹资能力 公司外部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方式丰富,能够对业务开展及债务偿还形成良好保障。 公司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债务融资方面,公司短期融资渠道主要是同业拆借、转融资、债券回购、发行短期融资券和短期收益凭证;长期融资渠道主要是发行公司债、次级债等。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展同业拆借额度为人民币63.22亿元,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开展质押式债券回购额度为人民币 160.59亿元。2021~2023年,公司新发行的短期融资2 券和短期收益凭证合计规模分别为 6.30亿元、8.29亿元和 28.27亿元;新发行的公司债和次级债合计规模分别为20.00亿元、30.00亿元和8.00亿元,外部融资渠道畅通。此外,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整体来看,公司融资方式丰富,能够对业务开展及债务偿还形成良好保障。 3、资产质量 公司总资产规模有所波动,以金融投资类资产为主,2023年末,公司加大对高股息率股票的配置力度,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规模大幅增长。 2021年末以来,公司资产规模有所波动,其中金融投资类资产是公司资产的最主要构成。公司货币资金主要由公司自有资金银行存款和客户资金存款构成,受客户资金存款规模下降影响,货币资金规模逐年下降;结算备付金主要为客户备付金,规模有所波动;融出资金主要为个人融资融券业务形成的融出资金,融出资金担保物主要为股票,截至2023年末,融出资金减值准备余额为264.50万元。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主要由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和债券质押式回购业务形成,2021~2023年末,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股票质押式回购余额分别为5.29亿元、3.00亿元和4.17亿元;同期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分别为 4.31亿元、2.56亿元和 2.20亿元,风险持续压降。 近年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规模逐年增长。2023年,公司转让间接持股子公司广东一创恒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创恒健租赁”)的 15.00%股权,一创恒健租赁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其他资产中应收融资租赁款由2022年末的17.82亿元减少至0。
2021年末以来,公司金融投资类资产规模有所波动。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由债券及少量公募基金和股票等构成,2022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是债券投资规模增长所致;2023年以来,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有所下降,主要是债券类和公募基金类投资资产规模下降所3 致。截至2023年末,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大幅增长,主要是加大对部分国有银行等股息率较高的4 股票的配置力度,其他债权投资全部为企业债。 截至2023年末,公司受限资产规模为115.46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大,主要是公司卖出回购业务形成。 表7 截至2023年末公司受限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 2023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债券、公募基金和股票公允价值分别为 149.21亿元、15.30亿元和 7.92亿元。 (二)债务及资本结构 公司负债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代理买卖证券款和应付债券为主,负债总额有所波动。 公司负债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代理买卖证券款和应付债券为主。2022年末,随着各项业务拓展及发行债券融资,公司负债总额有所增长;2023年以来,公司融资需求有所下降,负债总额有所减少。 2023年末,公司部分短期融资券和短期收益凭证到期,应付短期融资款有所减少。公司拆入资金主要包括转融通融入款项和同业拆入款项,2023年末转融通融入款项为24.16亿元,同业拆入款项为 10.01亿元。公司交易性金融负债有所波动,主要是债券借贷卖出规模波动所致。公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主要由债券质押式卖出回购业务形成,交易担保物主要为债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主要是个人经纪业务产生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公司应付债券包括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和次级债券,规模有所波动。其他负债主要包括资管产品增值税及附加税金及子公司创金合信向其少数股东借款等。 (二)债务及资本结构 公司负债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代理买卖证券款和应付债券为主,负债总额有所波动。 公司负债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代理买卖证券款和应付债券为主。2022年末,随着各项业务拓展及发行债券融资,公司负债总额有所增长;2023年以来,公司融资需求有所下降,负债总额有所减少。 2023年末,公司部分短期融资券和短期收益凭证到期,应付短期融资款有所减少。公司拆入资金主要包括转融通融入款项和同业拆入款项,2023年末转融通融入款项为24.16亿元,同业拆入款项为 10.01亿元。公司交易性金融负债有所波动,主要是债券借贷卖出规模波动所致。公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主要由债券质押式卖出回购业务形成,交易担保物主要为债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主要是个人经纪业务产生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公司应付债券包括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和次级债券,规模有所波动。其他负债主要包括资管产品增值税及附加税金及子公司创金合信向其少数股东借款等。
随着各项业务拓展,2022年末,公司自有负债规模有所扩大,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负债率相应有所上升。2023年末以来,随着总负债规模下降,公司自有负债总额有所下降,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负债率相应下降。 表9 2021~2023年末及2024年3月末公司债务结构情况(单位:亿元、%)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总有息债务为172.29亿元,主要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和应付债券,5 公司将于1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合计为125.99亿元,占总有息债务比重为73.12%。截至2024年3 月末,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对合并报表范围以外的对象提供担保的情形。 近年来,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相关监管要求;但另一方面,2022~2023年末,由于次级债计入附属净资本金额减少,公司净资本总额有所下降。 2021年以来,公司股本及资本公积无变化,每年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及一般风险准备,叠加利润积累,所有者权益略有增长。 月末,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对合并报表范围以外的对象提供担保的情形。 近年来,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相关监管要求;但另一方面,2022~2023年末,由于次级债计入附属净资本金额减少,公司净资本总额有所下降。 2021年以来,公司股本及资本公积无变化,每年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及一般风险准备,叠加利润积累,所有者权益略有增长。
公司各项业务风险控制指标均符合相关监管要求。2022~2023年末,由于存量次级债券剩余期限变化,能够计入附属净资本的金额减少,导致公司净资本总额有所下降,净资本/净资产随之下降;公司风险覆盖率逐年下降,其中 2022年末下降主要是净资本减少所致,2023年末下降主要是公司权益类投资增加及净资本减少所致。2023年,公司新增权益类投资规模较大,期末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比率明显提高。 表11 2021~2023年末及2024年3月末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情况(单位: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