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银禧科技(300221):2024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银禧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除以下存在异议声明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的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谭文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顾险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蔡洁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原材料价格供应及价格变动、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有关风险因素内容与应对举措已在本报告中“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予以描述。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4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46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2、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3、载有董事长签名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4、其他有关资料。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改性塑料作为新型化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我国重点科技领域之一。改性塑料是以初级形态树脂为主要 成分,以能改善树脂力学、流变、燃烧性、电、热、光、磁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性能的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等为辅助 成分,通过填充、增韧、增强、共混、合金化等技术手段,得到的具有均一外观的材料。改性塑料企业目前我国广泛应 用于中国汽车、通讯、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家电、医疗、轨道发展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大学航 空、军工等诸多不同国家经济支柱性产业和新兴技术行业,家电和汽车是目前进行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应用服务行业。 目前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企业家数众多,市场化程度较高。总体来看,国内高端改性塑料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或国际大 型化工企业在国内生产;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部分集中于模仿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市场,长期以来同质化竞争较 为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部分企业在初步具备一定规模或技术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开始拓展高端产品市场;未来, 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市场竞争预计将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和行业技术水平预计将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 发展主要呈以下新趋势: 1、国内企业逐步向高端发展 国内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 意见》等相关文件,均提出了重点发展多功能、高性能材料及助剂,力争在材料功能化、绿色化及环境友好化方面取得 新的突破;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塑料成型装备的研发;紧紧围绕高端化, 加快提升中高端产品的比例。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部分企业在初步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开始 拓展高端产品市场。 2、国内企业差异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 从目前改性塑料的整体市场来看,国际主要的化工生产企业占据了主要的中高端产品市场,国内企业的产品则主要 集中于通用型的中低端产品市场;但是,近年来有部分国内企业通过其技术研发和市场经验的积累,逐步在一些细分高 端市场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并不断开拓高端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扩大业务规模。 3、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空间不断增长 随着改性塑料技术的不断提高,改性塑料的阻燃、耐候、合金化水平不断提升,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宽;如硬质 PVC 替代木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家具等领域。一些工程塑料的应用已不再限于航天军用,而是普及到民用领域, 如电子产品、包装材料、汽车等领域。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像聚碳酸酯(PC)、聚邻苯二酰胺(PPA)等工程塑料 应用日益广泛。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更是刺激了其在汽车及运输行业中的大量使用。随着改性塑料应用范围和应用量的 增长,改性塑料市场需求及市场空间也将持续增长。 (二)智能照明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消费者对照明智能化需求上升及照明新兴技术不断研发与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智能照明行业 开启加速腾飞模式。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 年中国智能照明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 2022年我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为398亿元,同比增长12.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我国智能照明市场规 模将增长至425亿元,2024年有望达479亿元。 智能照明作为智能家居场景核心元素,目前已经成为照明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并呈现多业态融合特点。同时,智 能照明龙头均在谋求智能化转型,例如探索产品差异化、打造智能生态链、从产品提供商向全屋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服务 商转变。未来,智能照明渗透有望进一步提速。 (三)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应用领域 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应用领域 银禧科技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 坚持致力于成为新材料领域的领先者的企业愿景,坚持让材料改变生活的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 持长期主义,求真务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东莞虎门、道滘、松山湖、珠海、苏州吴中、安徽滁州、中山和广 东肇庆等建立了生产研发基地,同时公司为了完成国际化的布局,公司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公司及子公司目前重点在 高分子改性塑料、智能照明、3D打印材料、精细化工等新兴科技领域进行了产业布局。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 用电器、电线电缆、现代农业、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通讯、电子电气和建筑装饰等行业。 通用树脂、工程树脂以及超高性能树脂三大类别材料的改性加工依旧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随着全球整个改性塑料行 业低端产能竞争日趋激烈、下游客户对高端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在逐步加大对产品升级研发所需要的投入比例,重 点在改性塑料无卤化、轻量化、绿色化、功能化等方面进行升级攻关,公司的高耐候 ASA、碳纤维增强 PA 和 PC、硅 PC、 防异响材料、无卤阻燃PPO、PC/ASA产品等在客户端市场上均取得较好的口碑和反响。 2、公司主要产品——高分子类新材料改性塑料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 公司改性塑料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相近,设备具有通用性,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配料、混合、挤出、冷却、切粒、 筛选、混拌、包装入库等8个生产工序,其流程图如下: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配料、混合和挤出三道工序: (1)配料 公司严格按照产品的特有技术配方选取规定标准的原材料,包括聚合物树脂和各种添加剂。产品配方科技含量高, 不同配方所制出产品的性能千差万别,一些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可通过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配方调整制作而成,因此产 品配方对于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混合 混合工序是在变速机械搅拌过程中,对原材料配方体系中的分散相物质进行预分散处理,如减少无机矿粉的团聚效 应,促进其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提升其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效果;以及促进原材料的多相体系合理分布,如改善体系中 不同树脂的分布状况,有利于提升挤出工序的混炼效果。 搅拌过程中,伴随机械搅拌所产生的摩擦热,以及外部加热套提供的热源,体系中的有机低分子物质能够起到桥梁 作用,在分散相物质和基体树脂之间建立分子链尺度上的连接,从而有助于提升原材料配方体系的相容性和综合性能。 (3)挤出 改性塑料生产挤出工序由挤出机完成,挤出机是改性塑料核心生产设备,挤出过程是将经过高混机处理的多相体系 物料在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混炼、塑化、分散、剪切、拉伸、脱气和造粒等一系列加工过程。该工艺的难点在于针对不同 机各段温度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对于挤出机上不同区段的喂料口、脱挥口和真空口的设计排布等。 (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依据客户订单需求数量、库存商品与原材料情况,并预估客户未来潜在产品需求,通过比价采购、战略采购、 原材料期货套期保值等多种灵活采购方式,最终确定采购数量、品种及价格,并由采购部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2、生产模式 公司按照下游客户的订单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为有效控制产品从接受订单到包装入库的过程、产品品质、成 本、数量、交期等,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在SAP系统下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制程序》:公司客户服务部根据客户的 订单,将需求信息输入到SAP系统中并进行排产,生成生产指令单、领料通知单,生产部按照生产指令组织生产;公司 客户服务部、技术中心、生产部、品质管理部均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管制程序》相互协作,确保公司内部生产的 指令流、物流、单据流的统一及生产的有序和高效。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具体可分为进料加工国内转厂、直接出口、国内直接销售三类。公司改性塑料产品运用的 专业性、技术性强,客户对技术服务的要求较高,直销模式可减少中间环节、贴近市场并及时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 利于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控制产品销售风险。 公司在销售的过程中重点突出技术领先、性价比突出、服务优良的综合优势,及时跟进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部门适 时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定期与客户的产品开发部门共同探讨新产品需求态势,并快速开发出满足其要求的新产 品,同时向客户推荐性能更有益、价格更低廉的新产品。 4、研发模式 改性高分子材料与未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存在一定重合,客户根据不同产品或部件对材料的具体要求来选择 合适的材料:在生活用品、产品包装等行业领域中,目前主要使用未改性塑料作为原材料;而在电子电器、汽车、通讯 等使用场景复杂、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改性塑料得到广泛应用。公司作为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的国 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研发,成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机制。由技术中心配合公司的产品战 略,负责新产品和新原材料的开发,并根据客户的要求,负责新样品的开发;负责组织设计、维护及改进产品配方及其 工艺。公司建立了《设计作业程序》、《变更管理程序》、《研发投入会计核算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新产品立项、评审、 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 (五)公司经营情况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凭借公司多年累积的客户资源、产品质量、成本优势等核心 竞争力,紧紧围绕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克服外部环境不利因素,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配方、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方式持续拓展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4%,公司两大类产品营业收入 同比均出现增长,其中改性塑料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13.47%;智能照明相关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17.7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0.28亿元,同比上升69.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上升60.87%。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 1、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4%,毛利额较去年同期增加803.76万元。 2、2024年度是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第四个业绩考核期,该年度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 年-2024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88亿元”。根据公司上半年的营收情况及下半年的营收预测,2024年营业收入难以达到业 绩考核指标,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报告期对 2024 年股权激励费用不作摊销并冲回以前年度摊销的 2024 年股权激励费用, 报告期摊销股权激励费用-1,879.87万元,去年同期为895.02万元,报告期股权激励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2,774.89万 元。导致报告期的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较多。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领先优势 改性塑料行业的下游客户需求多样且要求快速反映,对企业在行业内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公司是 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行业的企业,拥有大量的研发经验积累,且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改善,能够快 速理解客户需求并做出高品质的产品,满足客户在产品研发周期和质量的要求。 2、客户资源优势 改性塑料的需求主要由消费品制造商及其一级、二级供应商决定,下游客户要评估改性塑料产品能否满足其需要需 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只有实力较强的下游核心企业才具备有效评估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并选用其产品的能力,而其 他实力较弱的下游企业通常采用跟随的办法采购产品以减少使用成本、降低使用风险。有实力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需与 下游核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消费品制造商设计新一代产品时同步开发改性塑料新产品。经过20多的发展,公司 在电线电缆、汽车、智能照明、家用电器、电子电气、医疗设备、动力电池、基建材料、无人机等领域内拥有一批知名 企业客户群。 3、服务优势 公司产品开发速度快,供货周期短。公司营销人员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技术知识,可以快捷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和理 解客户需求,并及时传递到公司研发部门。目前,根据公司多年累积的经验以及客户的要求,从产品订单发出到公司完 成供货,省内客户严格控制在7天以内,省外客户如无特殊情况,一般在10天内完成。 公司技术服务体系完善。改性塑料产品专业性强,指标参数复杂,用户在购买产品后往往需要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持 服务。为保证公司服务的及时和高质量,公司建立了由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协同合作的技术服务体系。 营销人员重点负责新客户和重点客户的跟踪和沟通,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安排和协助公司技术人员解决问题;客户服 务人员主要负责协调产品交期和老客户的联系。技术人员负责为客户的后续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起到了完善售后服务和 巩固客户资源的作用。目前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高透光、高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已进入国内外知名的智能照明企业供应体 系,例如飞利浦、欧司朗、欧普等,为其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工厂提供产品与技术支持服务。 公司产品类别较齐全,品种丰富,为国内同行业中产品品种比较齐全的改性塑料企业,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多样 化需求。 4、成本优势 公司因其规模经营优势及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确保了本公司能长期稳定地以相对较低的价格 获得主要原材料,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在内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保证公司 产品的竞争力,具体情况如下: (1)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控制体系。公司信息管理部每天收集最新的原材料市场信息并在公司内部网上通告;采 购部门对供应商建立了有效的评价和采购比价控制体制。 (2)坚持对生产工艺、装备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改。对产品技术配方的不断进行升级,选取最优方案,从而达到降低 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能的效果。 (3)公司建立了对各项制造费用明细的成本监控系统,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制订改善方案,不断降低成本。 (4)公司长期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流程,已经通过了 BSI ISO9001、ISO14001、 IATF16949,以及SA8000、ISO45001等权威体系认证,另外公司产品拥有CQC、UL、ACS、NSF、WRAS、CCC、ISO10993、 GB15593医疗、PCR等认证,所有牌号产品均有SGS出具的ROHS、卤素(除阻燃ABS)、REACH等检测报告。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