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万集科技(300552):2024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8月16日 18:56:12 中财网

原标题:万集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 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翟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明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明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涉及的未来计划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详细阐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3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3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3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5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6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 2024年半年度报告文本;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四、其他有关资料。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万集科技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万集上海万集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万集智能网联北京万集智能网联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万集武汉万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慧集北京慧集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万集深圳市万集科技有限公司
雄安万集河北雄安万集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万集苏州万集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万集数字信息湖南万集数字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万集国际万集国际(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万集智能交通武汉万集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万集车联网万集(天津)车联网有限公司
郑州万集万集(郑州)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万集信息工程北京万集信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万集湖南万集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越畅通北京越畅通科技有限公司
三川在线三川在线(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万集寰跃安徽万集寰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承泰武汉承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汇捷武汉汇捷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数慧武汉数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集光智研北京集光智研科技有限公司
易构软件山东易构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车网广东车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慧网联重庆通慧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信联科技山东高速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联支付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
广州万集广州万集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车百科技北京车百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交科院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济达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雪湖上海雪湖科技有限公司
易诚高科北京易诚高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信托·传字 6364号财富传承财产信托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信托·传字 6364 号财富传承财产信托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报告期2024年 1-6月
报告期末2024年 6月末
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住建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智能网联通过雷达、视频等先进的车、路感知设备对道路交 通环境进行实时高精度感知,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 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以 及车与道路交通设施间的通讯、信息交换以及控制 指令执行,最终形成智能化交通管理控制、智能化 动态信息服务以及网联车辆自动驾驶的一体化智能 网络系统。广义上,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涵盖了智能 网联汽车系统与智能网联道路系统,智能网联系统 和产品在提高交通行车安全、减轻驾驶员负担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助于节能环保和提高交通效率
智能网联汽车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 并融合车联网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内网、 车外网、车际网的无缝链接,具备信息共享、复杂 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协同等控制功能, 与智能公路和辅助设施组成的智能出行系统,可实 现“高效、安全、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
V2XVehicleto Everything,即车对车的信息交换、车对外 界的信息交换。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 术。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能 够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 等一系列交通信息,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 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车载娱乐信息等
LTE-V2X基于 LTE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 V2X车联网无线 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Uu)和直接通信 (PC5)两种工作模式
激光雷达基于脉冲激光的时间-飞行的测距原理,以激光作为 信号源,以脉冲激光不断地扫描目标物,通过测量 激光信号的时间差、相位的时间差、相位确定距 离,实现对物体外形的实时扫描的设备
AGV英文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缩写,即"自动导 引运输车",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 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 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AMR英文 Automatic Mobile Robot的缩写,意思是自主移 动机器人。AMR无需特定的轨迹,采用完全自主的 导航技术。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System),实现了车辆在通过收费节点 时,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 入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 IC卡或银行账户上扣除相应 资金。这一技术使得道路的通行能力与收费效率大 幅度提高
ETC-RSU/路侧天线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又称路侧天线,电子 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路侧组成部分,由微波天线和 读写控制器组成,实时采集和更新标签和 IC卡
ETC-OBU/电子标签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又称电子标签,安装 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通过 OBU与 RSU之间的 通信,实现不停车收费功能
手持发行器/台式发行器OBU的发行、激活及检测设备
智能 OBU在常规 OBU的基础上,从行车安全、车载供电、稳 定可靠性、车辆高度融合、车路人互联、减少车机 安装数量等实际需求出发,实现前装车载电子标签 的多维拓展,将行车记录仪、蓝牙、Wifi、4G、导 航定位、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功能与 OBU结合的复合 应用型 ETC产品
动态称重通过测量和分析轮胎动态力测算一辆运动中的收费 车辆的轮重、轴重以及总重量,实现了测量行驶车 辆重量的要求,这一技术在交通轴载调查、治理超 限超载运输和计重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限检测通过检测器等设备对道路通行车辆的外廓尺寸、轴 荷及质量进行检测,确认车辆是否超出国家标准的 限值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是集高速动态称重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激光 轮廓扫描检测系统、执法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于一 体,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将超限超载 车辆鉴别出来,保证交通流量的正常同时消除超载 超限的车辆,是一种全天候 24小时无人值守全新的 科技治超执法模式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万集科技股票代码300552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万集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VANJEE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VANJEE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翟军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刘明范晓倩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 8号院中关 村软件园 12号楼万集空间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 8号院中关 村软件园 12号楼万集空间
电话010-59766888010-59766888
传真010-58858966010-5885896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3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3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3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377,798,744.64322,138,073.0117.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149,691,342.08-127,581,040.48-17.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157,686,042.73-138,499,820.62-13.8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148,389,845.51-197,393,563.4824.8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023-0.5986-17.3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023-0.5986-17.3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71%-4.85%-1.86%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3,195,022,207.923,262,640,426.06-2.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2,158,386,913.452,305,419,030.68-6.38%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297,000.00出售固定资产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4,295,999.23政府补助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5,970,473.92理财产品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1,258,502.37 
支出  
减:所得税影响额1,364,438.3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54,168.25 
合计7,994,700.6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智能网联和智能交通行业。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正构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

我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数字交通,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出行服务、车路协同等重点领域,引导智慧交通、数字交通产业化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多项政策的推动下,高速公路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成为当下公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2024年 5月 1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自 2024年起,通过 3年左右时间,支持 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 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2024年 7月 25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下发《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第一批)公示》,此次名单包括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和四川省,覆盖范围较广。与此同时,国家设备更新预计将会带动交通行业设备的大规模替换更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 3月 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年增长 25%以上;其中重点包括支持交通运输设备的更新。2024年 6月 7日,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推动新一轮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支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市场蓄势待发,由过去碎片化和孤岛化的小规模市场,迅速走向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的蓝海市场。2023年 11月 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并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推动了车辆、道路与云计算之间的协同进步,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为智能网联城市端应用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 6月 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专家对首次集中申报的方案进行了初审和择优评审,研究确定了 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下一步,四部门将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 1月 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本次应用试点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落地和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应用两个维度开展更加深入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通过城市级的规模化应用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加速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推广演进。2024年 7月 3日,五部委《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等 20个城市(联合体)入选,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进入规模化落地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此政策的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实践和驱动引擎。根据 2024年3月 1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信息,我国已经建成一批智能网联新型基础设施,完成 3000余个路口智能化改造,安装一万余套各类路侧设施,完成约 50万个 5G基站,实现道路信息的实时感知和有效通信。双智城市建设向规模化示范城市迈进,城市智能网联建设将由碎片化转向全域大规模推广,给智能网联建设注入了新的驱动力

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交通的重要支撑,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部署“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住建部近年来推进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强调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的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设施、推进数字基础建设,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城市发展。同时,汽车产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与城市融合发展,共同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进步。“双智试点”城市已初步形成,通过双智城市实现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与汽车产业转型的紧密结合,未来双智城市建设将向规模化示范城市迈进。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演进,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概述
公司本着从“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的国家发展总基调出发,基于在交通行业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积淀,充分理解交通行业的客户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致力于在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智慧城市等方向不断突破传统、追求创新。公司围绕“车”和“路”构建泛在感知业务生态,以人工智能、车路协同、数字孪生共性技术为基础,形成物联网全域融合感知、时空一体化数字底座、跨域资源共享与交换三大核心驱动能力。主要业务可概括为 5大事业部、2大基础支撑体系、2类业务组团、2个营销体系。 其中,5大事业部包括智能网联事业部、激光产品事业部、汽车电子产品事业部、ETC产品事业部、称 重产品事业部;2大基础支撑体系包括北京、武汉、苏州、深圳的研发体系以及全国 32个地市级技术 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体系;2类业务组团包括 18个分子公司和智能 ETC等创新业务;2个营销体系包 括国内业务营销和国际业务营销。 2、车路云一体化主要产品及用途
(1)路生态

产品大类主要产品具体产品名称用 途
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产品V2X车路协同实现车对车的信息交换、车对外界的 信息交换
  路侧感知激光雷达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超视距和多维的 实时交通信息,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 景
  物联网全域融合感知“ - - - ” 实现车路云图协同交互
  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实现数字孪生、智能网联、车路协同 等功能
 智慧高速综合解决 方案数字隧道解决方案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以提高交通安 全和通行效率
  数字收费站解决方案 
  数字服务区解决方案 
  匝道分合流安全预警解决 方案 
  数字桥梁解决方案 
  门架若孪生解决方案 
 双智城市综合解决 方案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双智城市的建设,以提升城市内交通 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车路协同全息路口解决方 案 
  车城网平台解决方案 
  网联公交解决方案 
  智能网联测试场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解决 方案 
传统业务ETC交通守望者系 列产品ETC单片式智能语音电子 标签实时播报 ETC交易信息、设备状态信 息、路侧信息,提升通行效率,提高 行车安全
  ETC 车路协同路侧单元OBU 精准获取 坐标,实现信息精准 采集和发布
  ETC信息服务终端实现局部路段的信息汇聚、信息处 理、决策生成与安全分发等功能
 ETC面向高速公路 通行计费优化系列 解决方案智慧化稽核解决方案提升稽核业务产出和效率,实现高速 稽核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通道快速收费系统解决收费站出入口拥堵、车辆核查和 管理者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ETC面向城市端拓 展应用解决方案ETC路内停车解决方案ETC在停车场等涉车场所应用
  ETC智慧停车场解决方案 
  ETC加油解决方案 
 动态称重系列产品 及解决方案数字窄条式称重传感器实现车辆重量、轴型、车型、轴载、 偏载、胎压等信息的感知以及道路伤 害、桥梁保护等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感 知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实现对任何车辆在 自由流行驶状态下的准确稳定检测
  高速公路入口治超系统ETC 将称重与激光检测技术、 技术等 相融合,形成了涵盖重量检测、车型 识别、驱动轴检测等功能的标准化建 设方案
  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大数据架构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 综合信息管理及业务平台
(2)车生态

产品大类主要产品具体产品名称用 途
激光雷达前装车载激光雷达 为实现城市 NOA功能或高阶辅助 驾驶提供更全面的感知信息
 工业移动机器人激 光雷达导航类、避障类激光雷达应用于工业 AGV/AMR、自动叉 车、重载牵引车等,以及清扫、 医疗、导引、巡检、配送等商用 服务移动机器人
 交通用激光雷达 在公路交通行业可实现对通行车 辆轮廓尺寸、车型、车道位置信 息的精准识别
汽车电子前装 V2X车路协同 使车辆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 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
 后装 V2X车路协同  
 前装 ETC系列产品 按照车规级设计的 ETC-OBU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产品+服务”的方式获取利润,盈利来源主要包括产品及系统销售和服务提供。公司向客户销售智能网联、激光雷达、汽车电子、ETC、动态称重等相关产品及配套软件或平台系统,并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联调、技术培训等流程,最后经过验收合格,取得对方的完工验收单,收取项目合同款,获得收入与盈利。此外,公司根据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包括设备日常养护、维修、更新与升级。

(三)报告期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半年度,受益于数字中国智慧交通的建设,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779.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7.28%,公司专用短程通信收入稳步增长。报告期内,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及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发布,公司为应对下半年车路云一体化及高速公路业务的展开,在报告期内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同时,主要由于专用短程通信业务市场环境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价格的下降影响了其毛利率以及整体毛利率下降。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经营情况如下:
1、智能网联
智能网联方面,公司经过多年技术创新、产品转化、方案应用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实践落地,具备了“车、路、云、网、图”全方位技术能力,建立起了“规划-建设-应用-科技创新-标准规范”的车路云完整生态链。公司在感知、通信、计算、平台等方面,持续强化时空一体化数字底座、全息立体感知、实时动态数字孪生、车路云多要素协同等核心能力,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提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协同辅助驾驶、协同安全预警等服务。

在感知层面,公司已经在多地实现了不同等级的道路感知系统建设,满足自动驾驶汽车、辅助驾驶汽车、网联汽车对道路感知系统的不同需求,对各地区路侧智能化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在通信层面,公司在报告期内量产了分体式车载智能终端,为行业后装车辆 V2X大规模上车提供了优选方案。

在平台层面,公司智能网联云控平台,积极赋能车端、道路管理和数据服务,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车路协同服务,为运营单位提供运行监测、车辆监管、运维管理等服务,为测试机构提供测试评价平台服务。

在数据构建层面,公司对交通数据进行采集与整合,构建了交通场景数据集,通过场景智能化生成、加速测试等技术,打造场景高覆盖、测试可加速、工具可协同、评价可互信的大型自动驾驶测试评价系统,应用到自动驾驶测试中,目前已在同济大学自动驾驶测试场等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在方案应用层面,公司在城市端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测试场、智慧交管三大系列方案,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应用赋能,同时兼顾城市精细化治理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各地智能网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等项目。在高速端,公司发布了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方案,按照《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技术规范》的要求,积极支持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设,重点开展的项目包括京港澳高速收费站智慧化项目、潼湖隧道智慧化项目等。

2、传统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广 ETC车路协同系列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以适应交通运输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的需求。ETC车载产品方面,公司深度参与多省业务模式创新,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单片式 OBU产品先后在北京、江苏、广东、河北等省份开展直播销售,进一步扩大了产品市场份额。同时,语音播报 OBU产品需求大增,已在北京、青海、安徽等省份上市销售。公司首创的摩托车 OBU,创新性地采用了三段一体柔性设计,能够适配市场上多样化的摩托车型号,同时具有 IP67防尘防水等级、防拆、超长使用寿命等特点,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量产并销售。ETC路侧产品方面,公司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及国产化相关政策,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开发出具备信息精准采集及发布能力的 ETC信息服务天线、ETC信息服务终端等产品,以实现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伴随式出行服务。新产品采用鸿蒙操作系统,硬件国产化率超过 85%,实现自主可控。报告期内公司开发多种解决方案,在收费稽核方面,数字化稽核解决方案形成 ETC门架精准感知、作弊车辆精准推送、稽核工单自动发起+协查+审核的闭环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稽核难题。

在基础数字化转型-智慧扩容方面,公司新增开发智慧服务区方案和服务区智算一体机,有效帮助管理者实现基础运营、安全监管、信息发布、科学经营四大目标。在安全增效方面,公司新增开发 ETC长大桥隧运行监测、ETC路网监测运行监测等方案,通过 ETC+数字孪生+车辆仿真+事件检测等技术,用低成本方式实现关键场景的车辆安全驾驶服务,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服务。目前,上述解决方案在四川、重庆、湖北、浙江等省份新增项目落地。

报告期内,为响应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公司加快应用新一代信息采集、智慧分析与处理系统,推进实施数字化管养系统、运行监测预警平台、数字治超及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系统建设,构建基于超限超载基础数据的智慧交通大脑,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

公司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省级入口治超联网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省界综合管控方案、高速公路入口疏堵系统等项目在山东、河南、重庆、安徽、陕西等地实施,有效提高了安全风险识别预警、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提升道路信息化水平,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改进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平。

3、车侧业务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方面,公司积极推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在传感器感知套件开发、域控制器软硬件开发、真实测试场场景仿真、车路云一体化赋能自动驾驶等方面工作。公司打通了车路协同感知、车路云交通信息交互、车路云协同决策控制,实现了基于路侧的实时赋能场景(例如鬼探头、红绿灯共享、超视距感知)、基于边缘云的协同赋能场景(协同决策)、基于中心云的离线赋能功能-基于路端海量场景库的自动驾驶规控算法训练与测试。公司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积极与车企展开合作,加快实现车路协同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及产业化。

车载激光雷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半固态 192线激光雷达,具有结构轻量化、工艺精简化、成本降低化等特点,能够实现多维传感器的外参标定和数据融合,提升激光雷达的收发效率和产品性能。

公司与主机厂和自动驾驶公司进行 192线激光雷达联合测试认证,并开展车载激光雷达自动化产线的搭建,为前装量产项目定点做好准备。公司提升硅基全固态激光雷达 OPA研发进程,进行功能验证,实现更多技术突破。公司与自动驾驶企业、机器人头部企业、互联网企业及系统集成商全面沟通,在提升原有激光雷达产品市占率的同时,突破行业重点客户以及拓展新场景新行业应用。

伴随 CNCAP(2024)和五部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V2X即将迎来规模化部署,公司经过多年战略深耕,推出了 C-V2X自研模组、自研协议栈、场景库以及多款车路两端通信终端等 V2X全栈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并在多家主机厂、智慧城市、示范区取得落地实践应用。前装 ETC方面,公司与重点车企进行长周期合作持续供货,并对前装 ETC不断升级,以适应 ETC支持车路协同的需求。

4、全球化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与韩国代理公司 Chasy Robotics拟共同成立万集(韩国)合资公司,致力于将万集激光规模化销售进入韩国机器人和汽车巨头公司。公司 ITS LiDAR突破捷克、阿根廷、韩国、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将激光雷达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收费站内的激光车型分类(LiDAR for Tolling AVC)。公司成功搭建全球高速公路收费站车型分类数据库,并与墨西哥、西班牙、秘鲁、哥伦比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高速公路运营商开展项目合作。另外,公司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如美国 CES消费电子展、荷兰阿姆斯特丹交通展览会 Intertraffic Amsterdam、亚太智能交通大会 ITS Asia and Pacific,探讨公司激光雷达、C-V2X方案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落地应用,将公司 WIM+LiDAR(动态称重+激光雷达)、全息路口 V2X、智慧高速等场景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上进行推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定位为“科技和数据”双轮驱动的科技型公司,深耕智慧交通领域 30年,准确地对行业发展趋 势进行了预判,并持续进行研发高投入,围绕智能网联不断深入布局,在车路协同方面已具备车-路-云- 网-图的全方位技术能力,构建了行业技术壁垒。公司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底座如下: 公司紧跟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需求,提出车路云一体化的总体架构,通过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车辆网联化升级、统一时空数字底座、云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服务的同时,支持智能网联示范应用的运营管理和测试评价。公司持续强化时空一体化数字底座、全息立体感知、实时动态数字孪生、车路协同实时交互四大核心能力,构建车-路-云-网-图的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公司面向车路协同安全预警、车路协同辅助驾驶、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架构能力和交付能力。在生态建设方面,公司与生态合作伙伴就人工智能算法、自动驾驶技术、信息通信、交通仿真、CA安全认证体系及软件应用等多个重点技术领域展开合作,专注于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发挥产业生态优势,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和创新协同。

激光雷达领域,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主的发展路线,在光学结构、激光发射、接收电路设计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储备,同时进行机械式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等多技术路线布局。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关于激光雷达产品有效专利 439项,涵盖智能交通、机器人、自动驾驶及 ADAS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产品曾获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奖项。对于下一代的激光雷达的研发,公司全固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OPA+FMCW,相关项目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中关村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等课题资金支持。

面,已发布 3项团体标准《车载闪光式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车载激光雷达用激光发射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车载激光雷达检测方法》,另有参与的在编标准 11项,其中 2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

ETC领域,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成功研制出语音播报单片式 OBU、智能 OBU等车路协同OBU,并通过支付宝、抖音、京东、天猫等线上渠道直接面向车主销售。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优化升级,公司成功开发出标准化收费站系统、精确还原路径收费系统、智慧化稽核解决方案及智能稽核工单机器人产品,集成多项先进技术,如多源数据融合、雷达定位、图形 +视频增强识别、RPA+OCR+NLP融合技术(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光学字符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融合技术)等,上述系统能够较大提升高速公路收费及稽核效率,提升收费产出。同时,公司还研发出基于 ETC+技术的车辆监测系统,实现服务区车辆身份监测及稽核打逃、桥梁及隧道内车辆身份识别、车辆区间定位、车辆轨迹仿真等,能够提升上述场景的车辆监测准确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动态称重领域,公司拥有多年的深厚研发积累,通过传感器的数字化,结合数据采集与算法逻辑,不断地迭代更新动态称重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保证了公司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直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公司的动态称重技术已经在海外市场得到了成功应用,也验证公司的技术水平站在了国际前沿。

公司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构建了车路云一体化的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体系。报告期内新增 58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新增 11项软件著作权,新增 1项 PCT专利。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共 1097件,软件著作权 302项。有效专利中包括 361项发明专利、628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外观设计专利,1件美国授权专利,1件欧洲授权专利。另有 1086项专利处于审查阶段,包括 1项美国专利、1项欧洲专利、28项 PCT。报告期内,公司获得 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基地(实践点)、公司 7位专家获得中国专利保护中心首批颁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技术专家”资格证书。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参与的已发布标准达 114项,其中国家标准 13项,行业标准 6项,地方标准 3项,团体标准 92项;参与的在编标准达 191项,其中国际标准 3项,国家标准 21项,行业标准 36项,地方标准 26项,团体标准 105项。

2、产业化能力优势
公司在智能交通行业深耕 30年,已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转型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具备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同时在智能交通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公司深入了解交通行业的产品特性要求,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工艺积累。

智能制造能力方面,在北京顺义,公司已建成 4.25万平米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配备万级/十万级无尘车间,用于 V2X单元、多线激光雷达、ETC产品及前装 ETC-OBU等关键产品的生产和测试、智能网联大数据中心的运营。公司引入了全球领先的 ERP系统(SAP)、生产管理系统(MES)和仓库管理系统(WMS),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通过高速 SMT贴片线和全自动化装配测试线,能够高效生产车规级 PCBA及产品,满足车路两端业务需求。

3、营销网络渠道优势
公司构建了高效的矩阵式营销网络,通过产品事业部精准统筹各产品线的市场推广,确保营销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公司依据地域特点设立销售分公司或派出机构,以分公司为支点,实现市场的无缝覆盖,进而将产品和服务深入渗透至目标区域。目前,公司在上海、武汉、重庆、广州、沈阳、南京等核心区域均设有营销机构,形成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此外,公司还搭建了一支遍布三大洲的全球销售精英团队,采用先进的矩阵营销管理模式,结合产品部门与销售部门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公司的销售代表遍布全球,包括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俄罗斯、墨西哥和孟加拉国等地,为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专业服务优势
公司各产品线均配备了专业的技术服务与质量控制团队,确保为客户提供从售前咨询到售后支持的全程专业服务。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介绍、方案设计、产品安装测试等一站式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体验。

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公司在总部设立了技术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各区域的客户服务管理工作,并与质量管理部门、各事业部形成紧密的业务协同。同时,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支持。

5、资质优势
公司拥有乙级测绘资质、建筑业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通过了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于 ISO/IEC 20000-1的服务管理体系认证、IECQ 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ESD S20.20 & IEC61340 静电防护管理体系、GB/T27922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认证、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通过了汽车电子供应商所必备的 IATF 16949汽车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认证,同时取得了 CMMI_DEV ML5能力成熟度五级认证、CNAS实验室认证。此外,ETC产品市场实行资质准入制,公司相关产品具备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 ETC产品的检测报告。动态称重产品市场实行法制计量管理,公司相关产品均取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型式批准。

6、公司人才激励及团队建设优势
公司打造了基于战略发展的组织绩效体系以实现公司整体价值,促进发展战略平衡,并通过不断完善公司层级价值评价体系,分层级将奖金与经营指标建立全面关联关系,营造“共创、共享,激励约束并存”的激励氛围,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分配体系,打造团队凝聚力。持续关注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调整团队的战略和方向,保持团队的竞争力和适应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博士 16人、硕士 451人,高级工程师 43人。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377,798,744.64322,138,073.0117.28% 
营业成本271,688,274.82194,979,507.8339.34%主要是营业收入增长 及产品结构变化带动 营业成本增长
销售费用84,190,930.4676,945,330.229.42% 
管理费用58,678,609.7252,062,080.4912.71% 
财务费用3,022,187.72-1,999,874.59251.12%本期新增银行贷款利 息支出增加所致
所得税费用-543,554.1141,679.03-1,404.14%本期利润下降影响所 得税下降
研发投入128,065,537.05143,133,392.79-10.5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48,389,845.51-197,393,563.4824.8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460,555.71-352,737,240.09100.13%主要是上年同期购买 理财产品投资,而本 期未购买理财产品所 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81,122,251.89-13,170,683.54715.93%主要是本期新增银行 贷款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66,767,732.61-563,152,564.8188.14%受上述经营活动、投 资活动、筹资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共同影响 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智能交通行业377,798,744.64271,688,274.8228.09%17.28%39.34%-11.38%
分产品      
专用短程通信239,167,695.45180,220,585.1624.65%38.06%51.19%-6.54%
动态称重82,932,774.9854,244,801.6634.59%2.80%27.10%-12.51%
激光雷达38,026,429.2325,887,047.6331.92%-4.52%12.86%-10.48%
智能网联16,925,157.2310,787,775.0136.26%-35.93%11.77%-27.20%
其他746,687.75548,065.3726.60%-62.49%6.97%-47.66%
分地区      
华北地区97,581,458.4469,458,081.1228.82%11.32%26.33%-8.46%
华东地区78,666,149.8359,853,593.8123.91%40.73%68.00%-12.36%
华南地区37,713,435.0226,448,363.9229.87%-12.04%10.53%-14.32%
华中地区68,944,093.9750,304,075.4527.04%62.38%106.38%-15.55%
西南地区58,214,932.0641,281,775.2829.09%27.89%45.51%-8.58%
东北地区18,368,413.8712,981,913.5329.32%24.01%20.06%2.32%
西北地区13,124,730.429,758,213.7325.65%-47.65%-28.44%-19.96%
国外5,185,531.031,602,257.9969.10%-33.85%-50.69%10.55%
分销售模式      
直销377,798,744.64271,688,274.8228.09%17.28%39.34%-11.38%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10,596,033.42-7.22%主要系权益法核算的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 股利收入、理财产品 收益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 权投资收益具有可持 续性
营业外收入491,400.30-0.33%主要系收到的违约金
营业外支出1,749,902.67-1.19%主要系资产报废处置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货币资金131,998,751.004.13%207,295,665.106.35%-2.22% 
应收账款1,042,362,991.32.62%1,066,525,470.32.69%-0.07% 
 33 89   
存货416,525,119.0413.04%398,420,679.4612.21%0.83% 
投资性房地产19,604,713.540.61%20,168,107.520.62%-0.01% 
长期股权投资126,062,065.693.95%124,860,816.823.83%0.12% 
固定资产322,000,152.2010.08%332,883,933.1510.20%-0.12% 
使用权资产66,022,943.932.07%79,283,786.542.43%-0.36% 
短期借款142,500,000.004.46%45,000,000.001.38%3.08% 
合同负债106,167,755.113.32%72,669,894.972.23%1.09% 
租赁负债41,478,554.051.30%53,970,059.771.65%-0.35%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