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沃尔核材(002130):2024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8月20日 01:36:54 中财网

原标题:沃尔核材:2024年半年度报告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8月20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周文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马葵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赵飞艳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发展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属于计划性事项,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已在本报告的“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详细阐述了公司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敬请投资者仔细阅读。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5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3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5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董事长签名并盖章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二、载有公司负责人周文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马葵、会计机构负责人赵飞艳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以上备查文件原件备置于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或本公司或沃尔核材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沃尔热缩深圳市沃尔热缩有限公司
沃尔电力深圳市沃尔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香港沃尔香港沃尔贸易有限公司
乐庭智联惠州乐庭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沃尔新能源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风电青岛沃尔新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常州沃尔常州市沃尔核材有限公司
长园电子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长园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科特上海科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大会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报告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沃尔核材股票代码002130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不适用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沃尔核材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Zhen Woer Heat-Shrinkable Material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WOER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文河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邱微李文雅
联系地址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兰景北路沃尔 工业园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兰景北路沃尔 工业园
电话0755-282990200755-28299020
传真0755-282990200755-2829902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3,095,395,798.142,533,867,144.3322.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419,422,923.43293,210,680.8443.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392,704,376.30275,713,308.2642.4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223,921,397.70262,922,659.93-14.8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3290.232743.0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3290.232743.0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7%6.44%增长1.83个百分点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 减
总资产(元)9,611,536,022.339,001,534,842.516.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5,089,536,081.364,907,545,574.963.71%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683,443.8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26,538,905.1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损益1,589,689.27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884,302.84 
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4,669,679.08 
减:所得税影响额5,459,566.6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187,906.45 
合计26,718,547.13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发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具体可分为电子、电力、电线及新能源四个业务板块。主要涉及行业情况如下:
1、热缩材料行业
热缩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创新能力、产业规模、集聚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前景较好。《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为发展重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提出重点布局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精准引导产业发展,重点突破高端新材料、战略新材料和绿色新材料。

热缩材料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从整体来看世界热缩材料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热缩材料作为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热缩材料行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优势显著。近年来,热缩材料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二是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扩展,国产化替代加速。随着电器、通讯、汽车、轨道交通等下游产业的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医疗、风电等新兴领域市场需求的涌现,刺激了国内热缩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高端热缩材料发展迅速,国产化替代需求也不断增长。

2、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属于成熟行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对于高压及特高压等级的电缆附件,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型式试验,技术门槛较高。电力行业与宏观经济波动、国家能源政策调整有较强关联,受基建投资规模、电网改造升级计划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2024年 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率稳步提高3个主要目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上半年度,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整体发展向好,消费需求拉动工业及服务业的回升,我国电力行业持续高水平发展,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电力消费持续增长,电力投资规模持续加大。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6,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1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显著。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二是特高压建设和配电网升级改造速度加快,促进电网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半年度,特高压输电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部分线路段已贯通、陕北-安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建,特高压已经进入大规模集中建设、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配电网领域,电力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进,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三是电力国际合作迈出新步伐,出海取得新进展。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及投资总金额同比增长,扎实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构建亚太电力命运共同体取得新成效,高水平电力国际合作全方位拓展。

电缆附件作为连接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的关键设备,随着新能源发电为增量主体的电力投资增长、特高压主干道及铁路轨道交通建设以及跨国电网互联等新基建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市场需求将得到持续提升。

3、电线行业
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为各个产业、国防建设和重大建设工程等提供重要的配套支持,是现代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其发展受国际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走向以及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受《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推动,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向信息化、智能化、安全环保、低碳节能等方向发展,大型数据中心、工业自动化基地、新能源等领域均对电线电缆的应用提出更高要求,不断促进电线电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为数据通信、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电线电缆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数据通信领域,随着 AI的快速发展,大模型持续迭代与落地带来的云业务以及随之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训练等需求,海外云厂商都加大了对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基础网络设施的投资。2024年 5月,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清单》,围绕高质量构建数字化发展基础、数字赋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支撑作用、营造数字化发展良好氛围环境等四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在相关政策驱动和供应问题缓解背景下,国内的算力需求也将加速释放。据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达到 1,287万台,同比增长 8%。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同时受益于新一代芯片技术的需求,高速通信线产品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Light Counting数据预测,年底全球高速铜缆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条规模,进一步凸显了铜缆高速连接产品在市场中的增长潜力和需求。

工业机器人领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 1-6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 28.32万套,同比增长 9.6%。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预计 202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将达到 71.8万台,2023-202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对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著。随着高端制造的持续推进,机器人市场将从中受益,预计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的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强,为我国工业机器人线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车载通信线缆领域,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锚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大创新投入,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20个城市启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9个企业(联合体)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汽车销售占比超过50%,智能化发展开启了新征程。未来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演进,车载通信线缆的迭代更新加快,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有效拉动汽车线缆的市场需求。

4、新能源汽车行业
受益于政策推动、技术驱动,以及市场接受度的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根据工信部统计,2024年 1-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量分别达到 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将随之加速,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64.7万台,同比上升14.2%;截至2024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24.3万台,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4年1-6月车桩增量比为3:1,距离工信部提出的计划2025年实现车桩比2:1和2030年实现车桩比1:1仍有一定差距。

2024年 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在县域农村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加快建设有效覆盖的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设施的快速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上游各类精密电子器件及组件(如汽车线束、连接器等)行业也将持续快速发展,充电枪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释放。

充电难、充电慢依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痛点。据华为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多家单位发布的支持高压快充车型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 1,300万辆以上,高压 800V车型销量渗透率达 50%。在国家大 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超充的建设。2024年 6月底,是深圳宣布 启动建设“超充之城”一周年,这一年来深圳累计建成超级充电站379座。超级充电技术逐步产业化, 大功率快充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发 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具体可分为电子、电力、电线及新能源四个业 务板块,各业务板块细分产品具有广泛的下游市场应用领域。公司在中国华南、华东、华中及环渤海地 区设有生产基地,满足区域客户需求;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大中型城市,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优质品牌效应。 公司生产基地分布图
1、公司主要业务情况介绍
(1)电子系列产品
电子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热缩管、双壁管、标识管、母排管等。公司电子类产品具有收缩方便、耐温、阻燃、防腐、无卤环保等优良特点,为电线、电缆、电气设备提供彻底的绝缘防护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国内热缩材料行业,目前在国内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是热缩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丰富产品品类;紧抓生产增效和创效,不断巩固电子产品的竞争优势;推行多品牌销售策略,更好地满足客户群体多元化需求,持续提高公司品牌的知名度。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产品取得较好经营业绩,主要得益于在研发创新、生产优化和市场拓展三方面重点工作的不懈努力。在研发创新方面,不断升级产品配方及改进产品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宽产品序列,拓展产品应用场景,丰富业绩增长点。在生产优化方面,持续提升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开展精益生产的改善工作,加强产品品质管控,确保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及一致性;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多个生产基地的规模化和协同性优势,优化生产计划,可有效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拓展方面,持续挖掘和争取现有行业市场的配套产品机会,追求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开拓新兴行业市场的增量需求,继续拓展核电、汽车、轨道交通、医疗等高端领域市场,随着公司高端热缩产品序列的不断拓展以及关 键性能的提升,公司电子系列产品在上述新兴行业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升,标志着公司在高端化发展和 国产化替代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此外,报告期内电子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亦促进了其毛利率的上升, 为电子产品经营业绩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电力系列产品 电力系列产品主要涵盖各应用领域及各电压等级的电缆附件、可分离连接器等,具备为电缆与输配 电线路提供保护、连接和固定等功能。公司电力产品具有施工科学方便、绝缘强度高、性能可靠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发电、配电、成套设备、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主要产品示意图如下: 电力行业对企业资质及产品品质、技术指标等要求较高,产品需求主要通过招投标等方式进行。公司掌握了电缆附件材料配方、结构设计及电缆附件监测技术等核心技术,依靠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产品种类齐全、性能稳定,凭借营销网络在国内的全面覆盖、与重点客户群体的紧密合作等优势,公司在电力电缆附件细分行业中的规模总量处于前列水平。 报告期内,国家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延续稳步增长态势,公司密切关注电力行业发展主脉络,紧贴行 业发展前沿,持续推进电力电缆附件系列产品在各应用领域的全面布局,重点聚焦高压、特高压及电网 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创新及市场开拓,并通过营销体系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智能化迭代等多项措施 以保持电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通过参加多场海外大型行业展会 及采取线上推广等方式,逐步将公司电力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综合举措下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电力系列产 品的稳健发展。未来,公司将持续秉承技术驱动策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完善产品序列,推进智 能化产品进程,持续致力于高电压等级及多功能的电缆附件开发;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逐步 针对性渗透国际市场,实现电力产品的稳健增长。 (3)电线系列产品 电线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高速通信线、汽车线、工业线及消费电子线等类别产品,电线业务在产品设 计开发、品质稳定性、产品品类及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公司电线类重点产品主要专注 于高速通信设备、工业装备及机器人、汽车、消费电子设备等核心市场。主要产品横截面示意图如下: 公司电线系列产品由乐庭智联经营,乐庭智联在电线行业深耕多年,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和制程控制经验,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乐庭智联掌握全部重点产品的核心技术。经过近几年对产品品类的战略调整,不断聚焦,重点产品所占比重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在数据通信行业的快速回暖及其他下游市场领域产品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公司电线业务板块迎来发展新机遇。面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公司适时调整电线业务竞争策略,优先保证重点和优势产品发展的同时,持续优化内部研发、生产和营销方面工作,抓住市场机遇。研发方面,公司始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重点聚焦高端行业应用与核心客户。生产方面,公司结合行业需求及实际生产情况提前进行产能规划和布局,引入行业先进设备,坚持“品质致胜”策略,推行智能化生产,在确保产品品质稳定的前提下,快速协调内部各项资源,迅速导入新生产设备, 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交付。营销方面,根据不同系列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特点,大力推行“定制品+标准品”策略,定制品,配合新产品研发或者国产化替代的进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占领技术和品牌的高端市场;标准品,通过批量化采购、生产,实现规模化效益,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在越南建有生产基地,为公司电线业务拓宽海外市场提供了场地保障。2024年上半年度,得益于行业发展机遇以及各项有利措施的推进,公司电线板块业务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4)新能源系列产品
第一、风力发电业务
报告期内风力发电业务平稳运行,青岛风电河头店、东大寨及河崖风电场总容量为 144.2MW,上述三个风力发电场2024年半年度上网电量为1.76亿千瓦时,所发电量全部销售给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第二、新能源汽车业务
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相关产品主要有电动汽车充电枪、充电座、车内高压线束及高压连接器等。目前公司直流充电枪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认可度和占有率较高,大功率液冷充电枪也已形成批量销售。主要产品示意图如下:
2024年半年度,由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的持续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产品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在充电枪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打造并巩固国标直流充电枪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占率,紧跟市场及客户需求提供订制化产品开发;推进液冷充电枪等大电流快速充电枪产品及材料开发项目,实现多款充电枪产品更新升级,最大能实现1000A电流和1000V电压的充电场景;不断完善欧标、美标充电枪产品序列,并有针对性地组建了海外销售团队,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在其他产品方面,持续大力拓展充电座、高压线束及高压连接器等车企业务,挖掘现有重点客户的配套需求,以充电座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高压连接器、整车高压线束等业务领域,加强与车企合作的深度及广度;通过自主研究开发液冷系统,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新的产品线。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创新,逐步实现核心零部件/材料自制,减少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建设的武汉蔡甸华中区域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竣工,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部分工序设备正在陆续投产中,为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场地保障。

2、公司主要业务研发成果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根据市场前景调研情况进行主动研发和根据客户需要进行订制研发相结合,在持续的研发过程中,完成技术积累、创新,不断研制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一千九百多项,其中发明专利四百余项,拥有有效注册商标六百余项;2024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49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新增注册商标50项。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取得的研发成果如下:
(1)电子产品方面
在医疗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种材质医疗导管产品已实现了超薄壁厚生产,超薄壁厚能带来良好的柔软性,可广泛应用于对外径要求较高的微导丝、导管等医疗器械产品;MT系列氟树脂产品在高倍率方面取得一定技术突破,部分规格产品可实现高倍率性能生产。

(2)电力产品方面
第一,高压产品方面:220kV海缆电缆附件已通过型式试验测试,实现了公司高压海缆电缆附件的突破;110kV聚丙烯电缆附件取得了型式试验报告,并具备生产能力。

第二,新能源海上发电方面:72.5kV可分离连接器扩展用避雷器顺利通过第三方试验并取得型式试验报告;72.5kV变压器出线套管,成功应用到海上风电项目中,为该系列产品实现国产化贡献了积极力量。

第三,智能化产品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110kV/220kV非介入式毫米雷达测距油位监测终端顺利通过第三方检测并完成了配套智能电网工程的试点应用;10kV/35kV配网智能中间头产品已配合国家智能电网工程陆续实现试点,可实现电缆附件本体测温、局部放电等关键参量的采集和传输。

(3)电线产品方面
第一,高速通信线方面:完成了PCIe6.0产品的开发,该产品性能衰减小、可靠性高,目前已小批量试用中;完成了多款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样品的开发,目前部分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产品已完成了重要客户验证。

第二,汽车线方面:完成 1Gbps与 10Gbps混用车载以太网线缆的研发,该产品可同时满足千兆以太网与万兆以太网测试要求,具有信号传输速率稳定、防水、耐候性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高清视频及骨干网络系统等场景的数据传输,目前产品已批量交付中。

第三,工业线方面:完成了新型六轴工业机器人用控制电缆、机器人本体用编码器电缆的产品开发,产品具有优异的拖链弯折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4)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方面
公司自主研发的水冷及油冷大功率液冷充电枪产品已实现量产,该产品最大充电电流为 800A,峰阶段。

3、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推行信息化和数字化采购建设,实行供应链线上协同,规范采购流程、提升采购效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采购部负责从公司供应商资源池中的合格供应商处统一采购,发挥集采的谈判和价格优势,优化供应链资源,有效降低采购综合成本。

(2)生产模式: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特性,采取“以销定产,适当库存”生产模式。针对常规、标准产品,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常规、标准产品的安全库存量,随时满足客户的需求;针对特殊结构及性能的产品,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采取下单订制方式生产,按期交货,及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充分利用多基地优势,合理安排细分产品的生产地,发挥规模效益优势,就近满足市场需求;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体系要求,不断推动生产设备的改良和更新,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践行环保职责;持续推进标准化、自动化、精益化生产,提升产品性能,保持品质稳定。

(3)销售模式:公司实行多品牌营销策略,对市场细分客户采用不同的品牌策略,各品牌定位清晰、客户群体明确,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设置点多面广的营销网络,销售分公司及办事处遍布全国以及部分海外地区,力争营销网络广覆盖,全力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宽度。销售渠道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辅以电子商务线上销售,通过多渠道销售,快速掌握市场动态,确保客户需求得到满足。

(4)研发模式:公司设立沃尔研究院开展研发工作,采取根据市场前景调研情况进行主动研发和根据客户需要进行订制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作为业务发展的持续驱动力,坚持通过自主研发提升技术实力,形成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沃尔研究院下设研发管理部、自动化研究所、材料研究所、设备管理部、检测中心、工艺技术室等各细分部门,负责新产品、新配方、新工艺的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同时公司根据自身研发能力和实验条件,组织科研攻关,争取在新工艺和新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另外,公司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持续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及研发成果转化。

(三)2024年上半年总体经营业绩总结
公司坚持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发展方向,持续致力于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纵深发展,打造在电子、电力、电线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优势,力争成为各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2024年上半年度,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整体发展向好,公司管理层全力以赴落实各项经营任务,公司电子产品、电力产品、电线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产品的营业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与此同时,公司内部不断加强新产品研发实力、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持续开展降本增效等系列经营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09,539.5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942.2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43.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270.4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43%。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一直致力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及改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开发,公司已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全部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证书,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深圳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深圳百优工匠培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建立技术竞争优势,为公司研发创新的不断深入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先后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 55项,其中已经颁布实施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25项、团体标准7项。

公司倡导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未来公司将不断增强研发软硬件实力,积极推进各项创新项目,在辐射交联热缩材料、冷缩电缆附件、新能源充电枪、特种高分子新材料、高端线缆等领域建立技术优势,并致力于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制造,以提升生产效率,保持公司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2、成本优势
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实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注重优化全价值链成本改进。公司坚持紧抓生产运营管理,通过大力推行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规模化及精益化生产,不断进行生产工艺的精进以及产品配方的改善,实现生产环节的降本创效;持续优化采购管理模式,引入SRM采购供应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和高效寻源,竞标优选供应商,利用集采的优势,实现采购环节的控本增效;不断升级运输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多生产基地的协同效应,提高交期效率,实现运输环节的增效。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不断增强公司的成本竞争优势。公司以客户导向、高质量及优服务为经营理念,致力于做好提升产品质量与降低成本的有效平衡,增强终端产品竞争力。

3、营销优势
公司在深圳、惠州、东莞、上海、武汉、常州、天津、青岛及越南等地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开设销售分公司/办事处,国内、外合作经销商数千家,形成点多面广的营销网络;完善的营销体系布局,奠定了优质及时的配送货服务基础。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竞争为活力,始终坚持营销团队的专职化发展,建立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加强多品牌产品策略建设,灵活采用多渠道销售模式;公司全面实现销售网络下沉,建立了客户与销售、研发、生产的高效衔接机制,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4、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的 WOER、LTK、KTG等产品品牌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公司相继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最具影响力的深圳知名品牌”等荣誉称号。公司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 17类绝缘材料、电线绝缘物、电力网络绝缘体商品上的“WOER及图”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定为驰名商标,且“沃尔核材”、“WOER及图”商标已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公司深耕主业,重视品牌文化的传承,未来将继续深化已有品牌的影响力,积极打造其他明星产品,强化品牌战略。

5、新材料与新能源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深耕新材料行业多年,结合公司产业优势,顺势切入新能源赛道,开发运营风力发电、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满足客户的综合需求、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公司业务增长曲线。公司坚持“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发展方向,持续致力于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纵深发展,增强公司科技创新和产业整合能力,实现集合效应和协同作用,增强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产业空间。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3,095,395,798.142,533,867,144.3322.16%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 加 56,152.87万元,主要是公司各 业务板块收入均有所增长。
营业成本2,066,715,678.941,724,299,416.1319.86% 
税金及附加24,419,935.2722,680,197.197.67% 
销售费用175,018,360.15160,226,549.259.23% 
管理费用140,439,653.18130,369,700.897.72% 
财务费用19,698,763.1427,389,234.45-28.08%报告期内,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减 少769.05万元,主要是利息支出减 少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投资收益8,013,004.412,198,665.91264.45%报告期内,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 加581.43万元,主要是按照权益法 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 加所致。
研发投入169,028,904.37135,956,441.5024.33%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 加3,307.25万元,主要是研发人员 的薪酬及研发试验用料等费用增加 所致。
信用减值损失6,485,989.101,957,117.17231.41%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较去年同 期增加452.89万元,主要是计提应 收款项融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所 致。
资产减值损失11,353,117.80-323,347.853,611.12%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 期增加1,167.65万元,主要是存货 跌价损失增加。
其他收益28,050,281.6921,813,849.7828.59%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85,000.000.00100.00%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去 年同期增长 100%,主要是公司持有 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 致。
营业外收入2,669,320.961,027,639.92159.75%报告期内,营业外收入较去年同期 增加164.17万元,主要是清理无需 支付的应付款项所致。
所得税费用70,733,776.9138,573,850.1383.37%报告期内,所得税费用较去年同期 增加3,215.99万元,主要是公司利 润总额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 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419,422,923.43293,210,680.8443.04%详见本节“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 的主要业务”中的“(三)2024年 上半年总体经营业绩总结”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23,921,397.70262,922,659.93-14.8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464,263,464.77-156,049,747.96-197.51%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减少 30,821.37 万元,主要是本报告期购买结构性 存款及可转让大额存单等投资所支 付的现金增加,以及购建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 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39,662,766.19-87,234,557.7954.53%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4,757.18万 元,主要是本报告期偿还债务所支 付的现金减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275,866,866.8721,667,360.65-1,373.19%报告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 加额较去年同期减少 29,753.42万 元,主要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减少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综合毛利率情况

项目2024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本年半年度比上年半年度增减与同行业相差超过30%原因
销售毛利率33.23%31.95%增长1.28个百分点不适用
报告期内产品综合毛利率为 33.23%,较去年同期上升 1.2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产品毛利率40.61%,较去年同期上升 6.34%;电力产品毛利率 40.67%,较去年同期上升 0.93%;电线产品毛利率15.09%,较去年同期上升0.21%;新能源产品毛利率31.30%,较去年同期下降5.14%。

本报告期,公司电子产品毛利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开展降本增效等一系列经营措施,以及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所致;新能源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新能源产品销售结构发生变化所致,其中毛利率较高的风电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下降,导致新能源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3,095,395,798.14100%2,533,867,144.33100%22.16%
分行业     
新材料2,662,946,223.7486.03%2,190,188,506.0486.44%21.59%
新能源432,449,574.4013.97%343,678,638.2913.56%25.83%
分产品     
电子产品1,203,013,639.3738.86%1,029,553,494.3140.63%16.85%
电力产品619,202,725.2120.00%525,810,014.0920.75%17.76%
电线产品766,997,406.5424.78%554,727,095.6921.89%38.27%
新能源产品432,449,574.4013.97%343,678,638.2913.56%25.83%
其他73,732,452.622.38%80,097,901.953.16%-7.95%
分地区     
华南地区965,691,939.9331.20%880,155,934.4834.74%9.72%
华东地区1,149,587,657.0037.14%897,258,832.8435.41%28.12%
海外地区382,876,803.6312.37%326,265,709.3312.88%17.35%
其他地区597,239,397.5819.29%430,186,667.6816.98%38.83%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新材料2,662,946,223.741,769,620,239.8633.55%21.59%17.51%2.31%
新能源432,449,574.40297,095,439.0831.30%25.83%36.01%-5.14%
分产品      
电子产品1,203,013,639.37714,495,430.5540.61%16.85%5.58%6.34%
电力产品619,202,725.21367,376,580.1640.67%17.76%15.94%0.93%
电线产品766,997,406.54651,254,095.9615.09%38.27%37.92%0.21%
新能源产品432,449,574.40297,095,439.0831.30%25.83%36.01%-5.14%
其他73,732,452.6236,494,133.1950.50%-7.95%-8.94%0.54%
分地区      
华南地区965,691,939.93577,641,985.1840.18%9.72%8.87%0.46%
华东地区1,149,587,657.00789,873,376.4931.29%28.12%29.18%-0.56%
海外地区382,876,803.63272,441,498.0528.84%17.35%10.34%4.52%
其他地区597,239,397.58426,758,819.2228.54%38.83%27.25%6.50%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