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爱玛科技(603529):爱玛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爱玛科技:爱玛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529 公司简称:爱玛科技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张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郑慧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郑慧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4年半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账户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32元(含税)。截至2024年8月21日,公司总股本861,714,848股,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750,524股后的基数为860,964,324股,以此计算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285,840,155.57元(含税),占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7%。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使用回购股份授予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或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三节 五、(一)可能面对的风险”相关内容。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3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2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2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51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注:本报告中可能出现总计尾数与所列单项数值总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因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调整所形成。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4年进入电动两轮车行业,是中国最早的电动两轮车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成为电动两轮车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二)公司主要产品 1、电动两轮车
公司的电动三轮车产品分为休闲电动三轮车、篷车电动三轮车、货运电动三轮车产品。公司的休闲电动三轮车产品,外观时尚、车型多元,能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出行需求,在功能配置上更契合宝妈/宝爸、中老年等消费群体的休闲出行、接送孩子等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的篷车电动三轮车,细分为半篷车、全篷车,在整车造型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借鉴了汽车级的生产装配工艺,产品极具功能性和时尚性,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舒适、多种天气下出行的需求;公司的货运电动三轮车在耐用的基础上动力更强、载货功能更大,满足了消费者多种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除主要产品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外,公司还生产低速电动四轮车、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等产品,公司也将围绕绿色中短途出行生态圈,持续进行新品的研发和新业务的探索。 (三)经营模式 公司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推动变革和转型,实施品类创新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成为提供绿色便捷出行解决方案的平台型科技公司。近年来,公司以信息化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对公司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构建数字化的高效产品实现链、产品交付链和用户服务链,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升。 产品设计和开发环节,公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入实践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公司产品企划协同营销等职能部门进行消费需求洞察和市场调研,输出产品概念;公司各职能部门高层组成产品决策评审团队对产品概念进行决策;公司产品开发部和工程技术开发部,协同各职能部门专家,负责将产品概念转换为产品策略和需求包,实现产品的成功开发,同时负责公司的技术能力建设。公司设有研发技术部并拥有专业的团队,从事三电等行业核心技术及前沿技术的研发和验证工作,推动智能化技术升级与应用、车联网消费端软件、网联智能硬件等研发项目的落地。 零部件采购环节,公司着力构建一个集成度高、适应性强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设置供应链管理中心、采购中心和质量管理中心,遴选优质供应商建立紧密友好的长期供应关系。 制造环节,公司具有较强的综合制造与工艺设计能力,目前在天津、河南、广东、广西、江苏、重庆、浙江、山东共设有八个生产基地,各生产基地已陆续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认定的《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证书。公司重庆、台州、丽水、贵港、丰县、兰州的新设生产基地正在有序推进中,海外东南亚的新基地正在筹备中。新基地的规划起点较高,自动化和配套产业集群建设是标准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整车制造的基础上,公司具备多项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与研发能力,包括车架、喷涂件、电机、电控、车把、前叉等,同时积极在电池等领域进行布局。 销售环节,公司坚持厂商价值一体化,以经销模式为主,经销商既是公司的直接客户,也是公司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展示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经销商管理体系,通过运营帮扶、培训输出、零售经理专项服务、新零售订单信息精准推送等方式全面赋能经销商。公司向经销商销售时一般采用款到发货的模式。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对经销商和渠道的创新管理模式,试点与经销商进行股权合作,提升对经销商的激励效果。 物流环节,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智联物流公司,专注提升交付效率、物流质量和服务质量。物流公司已完成公司七大生产基地和三大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物流资源整合布局,已承接公司大部分整车运输和零部件运输服务,使用自研智联系统打通供、产、销、服等主要价值链环节,以物流管控系统链接采购、制造、营销订单,打通供应商到工厂到用户的全价值链管理,以主要生产基地和零部件产业集群为据点,搭建国内物流网络布局,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此外,智联物流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承接部分外部订单的运输业务,推动智联物流的社会化业务发展。 服务环节,为满足用户从“购车时代”到“用车时代”的需求变化,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公司致力于打造销售、维修、换车、检修、租赁、换电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以经销渠道为支撑铺设标准的服务门店,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共享运营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并拓展与绿色中短途出行生态相关的业务和经营模式,通过整合设计制造、信息系统、渠道网络以及运营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开展了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投放和运营业务,具体包括封闭和开放两种应用场景。 (四)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分类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公司所属行业为“C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大类——“C377-C3770助动车制造”(中类-小类)。 2、行业发展情况 1995年我国第一辆电动两轮车问世,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和监管探索,电动两轮车已成为我国居民短途出行的重要民生交通工具和生产力工具。 2019年国标实施前,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广泛的市场基础,年均产销量多年维持在 3500万辆上下,市场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较低。2019年国标实施后,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电动自行车行业秩序得到优化,市场集中度不断向规模企业和品牌企业集中。 2024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发布《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对行业生产标准和锂电池使用标准等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同时,国家积极制定新的电动两轮车强制性国家标准,持续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以“科技、时尚”为主要定位的产品开发与创新 公司坚持以“科技与时尚”作为品牌主张,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实现长远发展的主要手段。 产品开发方面,公司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和导向,以产品的商业价值为主要评价标准,以战略单品或产品线为项目单位,打造企划、设计、研发、采购、生产、质量管理、营销全流程职能深度协作、相互影响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精准研判用户需求、产品定位并高效准确地完成产品实现,在所设定的质量、时间、成本的前提下向市场输出能精准契合目标用户群体需求的车型。 在 IPD框架下,公司深耕平台化造车,通过整车平台标准化接口和通用设计,将 CBB共享模块(common build block)作用于造车平台,通过在不同产品、系统之间共享零部件、模块、技术等,减少重复开发和零部件种类、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聚量、降本、增效的目标。 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车型获得了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组委会颁发的“年度创新车型”、“年度时尚车型”奖项、美国国际设计奖项协会(IAA)颁发的MUSE奖金奖等荣誉奖项。 技术工艺方面,公司不断加大在行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自主研发投入,持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改进现有生产技术及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是公司获得领先科技力与产品力的保障。经过多年积淀,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研发能力强,并在业内具有极强影响力的研发队伍。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资质。 时尚设计方面,公司产品在车身造型、色彩搭配、喷漆质感等方面始终引领行业时尚风向标,并具有多样化的产品时尚设计创新能力,车型种类丰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于时尚生活和个性彰显的追求。公司在时尚色彩方面的创新能力独树一帜,与中国时尚色彩方面的权威机构——中国流行色协会,设立了行业领先的电动两轮车流行色彩研发基地,取得了各类原创设计成果;与国际著名色彩机构合作,进行行业色彩流行趋势研究、公司产品色彩故事解析等。 另外,公司积极承担行业责任,充分发挥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推进行业技术标准化,主编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三十余份,其中包括《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要求》《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电动摩托车用户工况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等,并获得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自行车分技术委员会颁发的“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先进的质控体系,过硬的生产技术,保证稳定、高品质的产品输出 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作为立足之本,不断推进、优化全流程质控体系。基于先进的产品开发流程,在设计阶段通过虚拟仿真及数据模拟等方式识别质量问题并进行设计优化。产品开发阶段,实施新品质量闭环管理,按照公司标准对各质量阀点进行严格评审,严禁问题车型进入量产阶段。完善评审标准,提升评审和复盘技术,提高研发效率。零部件配置阶段,遴选业内领先的品牌供应商进行合作,以来料检验为抓手,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监督,并通过提供技术咨询、管理帮扶等手段,不断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生产制造方面,实施全流程品质动态实时管理,同时搭建市场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市场反馈信息预警机制、市场质量问题稽核机制等,实现了质量问题的精准、快速反馈及改善。品质检验方面,对整车实施首检、自检、互检、抽检及专检的“五检制”,不断提升零部件的自身检测能力和生产过程检测能力,实施防检结合。 公司的生产技术过硬,在车架生产方面,引进先进的数控弯管机、全自动数控多功能激光切设备、焊接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车架切割精度、焊接品质和产品质量。在涂装工艺方面,公司设立无尘涂装车间,采用一流的电泳技术和高品质的油漆原料,内外双层喷漆,良好包裹车架结构,在确保产品美观的前提下,提升其抗老化、抗腐蚀等性能。在组装工艺方面,公司采用全自动视觉压碗机,利用视觉识别技术,在上线采集首道工序,做到自动识别车架号,作为数据载体在现场进行流转和追溯;在电机、控制器关键工序设置数据采集点和信息显示点,指导现场正确的生产作业,严格按3C管控标准执行;整车通过完检站点后,将工业读码器自动采集的条码信息推送给合格证打印站点,触发系统自动打印合格证、一致性证书、外箱码,减少人为干预,提升了现场的作业能力。 公司借鉴汽车工业应用的产品开发测试模型,打造与产品开发流程和公司生产体系高度契合的检测流程,对零部件、系统、整车进行全方位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输出。公司在各个生产基地组建了较为完善的配套检测部门,拥有各类测试仪器设备400余台,通过ISO/IEC相关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40余名,下设9个专业科室,包括几何尺寸检测室、整车性能试验室、道路耐久室、环境试验室、材料分析室、电子电器试验室、机械性能试验室、四电(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器)核心技术试验室及智能化试验室,同时具备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和部分低速电动四轮车的检测能力,爱玛科技检测技术中心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证书。 公司产品上市多年,不断收获产品质量方面的权威认可与荣誉,如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颁发的“全国质量诚信标杆典型企业”、中国城市交通协会颁发的《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证书》等。 (三)广覆盖、高效率的销售渠道体系 线下渠道方面,公司积极推行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战略,抓住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品牌影响力,大力拓展经销商渠道,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线下销售网络,实现了规模经营和快速扩张。公司坚持厂商价值一体化,不断完善经销商管理制度和体系,吸引了在区/县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优质经销商与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构建了以区/县为单位的扁平化营销渠道,实现了广覆盖、高效率的相对竞争优势。 线上渠道方面,公司已打造多平台的线上渠道体系,包括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电商平台,并凭借数智化赋能平台和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为线上消费者提供全面全时、售后便捷的购物体验;另外,协同公司的营销措施,线上渠道发挥了流量导入和新客获取的重要功能。 (四)高质、高效、高覆盖度的服务网络 经过多年经营积淀,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体系,由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高效的工单调度系统、行业领先的服务时效和服务内容标准、高效的配件仓储及配送系统、以服务满意度为量化指标的考核制度和分工明确的专业服务团队组成,服务高质高效,深受消费者的赞许,也获得了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评级达标认证评审委员会认定公司的技术支持、维修服务等达到五星级,中国客户联络中心颁发了“客户口碑奖”等;同时,公司参与起草了行业服务自律规范《电动自行车售后服务规范》、主导起草了《电动自行车售后服务时效规范》,引领行业服务规范发展。 (五)品牌年轻化,影响力行业领先 公司围绕“科技与时尚”的品牌主张,以高品质产品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层次的品牌建设,经过多年经营、积淀、交互,爱玛品牌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度和较高的美誉度,品牌影响力行业领先。 近年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品牌行动,将爱玛品牌与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结合,打造与他们紧密连接的品牌形象和体验。为满足年轻群体对于时尚、创新产品的消费需求,公司推出各类时尚爆款车型、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功能。以符合年轻群体审美观的时尚与品味进行品牌焕新,包括但不限于与国际知名设计师Rob Janoff(苹果logo设计师)合作对品牌logo进行高端化升级,发布“时尚爱玛、自在出行”的品牌slogan,对终端门店进行时尚升级并开设女性专属时尚店,与国际知名色彩机构合作对产品进行色彩赋能等等。尊重年轻群体喜爱的流行文化并以此为主题策划品牌、营销活动:赞助热门综艺,签约年轻偶像为品牌时尚官,与具有较强时尚影响力的杂志合拍爱玛车型大片,与流行 IP、热门游戏和知名品牌开展跨界合作,在年轻用户青睐的社交媒体如B站、小红书等打造爱玛宣发矩阵等。开展互动式的品牌活动,一方面激励年轻消费群体参与爱玛品牌推广,一方面使爱玛品牌融入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举办爱玛追星音乐节,组织与电竞及二次元动漫相关的赛事,在高校内举办DIY创意大赛等校内活动等等。践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彰显品牌担当,获得年轻人对于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的赞同和情感共鸣。 公司品牌建设方面所获得的资质与荣誉包括中国驰名商标认证、连续十余年蝉联Chnbrand发布的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电动自行车品类榜首等;近年来,公司的品牌年轻化活动效果斐然,获得了多项时尚品牌创新方面的奖项,如获得第十五届虎啸奖营销金奖,在2023国际科创节获得时尚引领企业奖和时尚品牌创新奖,在第三十届中国国际广告节获得多个整合营销类奖项,公司的创新营销方案在第十三届、第十四届虎啸奖斩获多个奖项等。 (六)精益化管理,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搭建了端到端的成本管理体系,充分挖掘企业运营过程研、供、产、销、服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机会,对公司全业务流程执行系统性的精细化管理并向垂直产业链延伸,实现全面价值提升。实施产品聚焦策略,通过精准开发实现产品SKU缩减和资源节约,提升车型投资收益和单品品效。利用数智化工具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精准研判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以提升公司的产品开发成功率和销售计划准确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滞销品带来的资源浪费。一方面通过整合生产计划、集中采购方式聚量,一方面通过部品平台化、模块化来提升标准件、通用件的采购量,以规模提升供应链效率,实现提质聚量降本。引导全产业链共同执行自动化、信息化升级,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或运营新系统,提升全产业链的生产效率。建立高效的智联物流平台,整合资源,有效降低了公司整车和零部件采购的运输成本。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全流程闭环的精益管理,使公司具备了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 (七)全面赋能提效的数智化管理体系 公司实施了“361数智化工程”战略,引领公司的数智化转型,构建了与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高度契合的数智化管理体系,为各业务领域全面赋能。打造了以零售为中心、覆盖营销全业务流程的数字营销体系,实现了企业营销系统端到经销商门店终端的拉通,使得经销商业务全面线上化,协同高效,同时用数据、模型、算法提升预测能力,指引经销商订货计划和公司内部生产计划,提效显著;构建了爱玛私域流量池,推进用户至上的运营体系。以计划为牵引,借助数据透视,全面分析业务执行情况,推动研产供销服一体化。通过用户分析与研究、精准企划、正向开发、精益制造,货运一体,及时满足用户需求。精进运营,业财一体、全面预算控盘,建立全领域核心指标与绩效体系,及时高效地进行经营检视与数据决策,降本增效,初步实现了公司的全局信息化、运营数字化、执行自动化、决策智能化。 (八)具有高忠诚度和专业度的人才队伍 公司秉承“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才管理理念,建立以人才发展和人力资本增值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励体系、多方位的职业晋升通道、专业的人才培训体系、完善的员工福利体系及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的多元企业文化,使公司成为奋斗者的发展平台。聚焦人才体验,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归属感以及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打造出一支具有高忠诚度和专业度的人才队伍。 公司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理念,基于中长期战略目标,锚定价值创造,设定对准价值创造的牵引性组织绩效考核指标、价值分配机制、晋升制度以及培训体系,强化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在绩效考核、价值分配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完善各层级员工短、中长期激励模式及荣誉体系。对于核心管理/技术/业务人才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和激励措施,包括多层次、常态化的股权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期的解除限售工作和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工作。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产品力提升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以用户需求的洞察与满足为核心,持续深入实践IPD(集成产品开发)理念,以产品的商业价值为主要评价标准、以战略单品或产品线为项目单位,加深IPD流程与公司数智化系统的融合,重构公司跨部门合作开发的业务场景,提高了从市场需求识别与方案转化、立项论证、产业设计与开发、产品验证到产品发布全流程中的契合性(产品与用户需求在各环节的契合)、技术工艺和质量管控,有效地保障了产品交付质量、效率以及产品的商业成功。 在IPD框架下,一方面,公司持续打磨为产品开发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的技术平台,将产品开发的共有关键技术及核心技术进行预研攻关,形成并不断升级CBB共享模块(common build block),能有效地缩短产品开发过程,保证产品技术和性能的先进性、质量的稳定输出;另一方面,公司高度重视行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的趋势预研和研发布局,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基于核心技术的开放式研发平台,以前沿技术引领产品开发和技术平台升级。 公司以IPD理念和流程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权重不断加大。在策划方案的竞争力指标分析、设计方案的关键参数论证、配套零部件性能指标评审、设计方案实现的样机验证、小批量的试制验证等环节均有非常完善的评审、决策要求,依托数智化执行系统构建高效、流畅运行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流程,以新品品质安定表、AUDIT评价(参照汽车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流程,以用户视角为出发点,以用户使用缺陷消除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整车评价方法)报告、保安防灾评审报告、点检整车及零部件各类实验报告等固定检验结果,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完善市场质量信息管理体系,全面收集、快速反馈市场信息,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及时改善、跟踪并形成闭环管理,优化质量管理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售后服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检出力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对天津、重庆、浙江基地的实验室进行了扩建,新增多项与零部件、整车、制动系统相关的检测设备。(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