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派能科技(688063):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派能科技: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063 公司简称:派能科技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董事长韦在胜先生因被留置无法正常履职)、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风险因素”相关的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注意投资风险。 三、 未出席董事情况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翟卫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叶文举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徐玉兰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5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2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9,296,761.27 元,同比减少 6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76,693.35元,同比减少97.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47,694.37元,同比减少100.92%;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同比减少97.22%;稀释每股收益0.08元/股,同比减少97.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减少101.0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890,024.75元,同比减少60.84%。主要系: (1)报告期内,公司受到宏观环境变化,部分国家和地区补贴政策持续退坡,海外下游企业持续去库存,家庭储能市场需求较上年同期阶段性放缓的影响,导致公司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 (2)报告期内,公司销售量同比下降导致营业收入下降66.39%,同时新增产线陆续建成,固定成本增加导致利润下降。 (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系销售量下降导致销售回款相应减少,同时收到的出口退税款减少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保持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提升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线,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增加13.87个百分点。 (5)报告期内,随海外下游企业库存水平逐步改善,公司储能产品销售量和营业收入环比均有所回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环比增加,整体经营状况呈现向好的趋势。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处于锂电池储能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之“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之“C3841锂离子电池制造”。 根据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及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公司业务属于“新能源领域”之“高效储能”领域。 2.行业的发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随着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全球储能市场进入多样化发展阶段,整体市场需求蓬勃增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67GW/155GWh,仍保持较高增速。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储能市场增长仍主要集中于欧洲、美洲以及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受“双碳”战略和区域能源结构调整的推动,东南亚、中东、南亚、南非、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储能需求持续上升,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安装增速首次超过发达国家,显示出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海外市场,储能价格的下降、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需求的增长的共同推动了市场新增容量的扩大。从细分领域来看,在家庭储能市场,部分欧洲国家受到库存压力和部分地区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当地市场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但由于电力供应不稳定和电价高企等原因,如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仍具增长潜力。与此同时,工商业储能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在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的降低、电力稳定性需求的增加、峰谷电价差的扩大以及电价政策的调整下,欧美地区及发展中国家对工商业储能系统的需求显著增长。此外,各国政府和电力运营商正在积极探索分布式储能通过聚合参与电力服务和电力交易的新模式,为储能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国内市场,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各地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结合储能产业链成本下降,使得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日益显著,预计2024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在应用场景方面,新型储能在用户侧的应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零碳园区、港口岸电、光储直柔、石油+储能、微电网等细分场景的需求不断扩大。 2024年,中国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储能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积极支持新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的发展。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印发了《电力系统新型储能电站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政策规范,为储能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电规范。此外,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发布的对储能项目补贴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储能项目的市场化进程。 (二)主营业务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等环节以及通信基站、车载储能、移动储能等场景。 公司垂直整合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同时,公司产品应用多项智能化电池管理技术,实现将标准电池模块灵活组合形成复杂电池系统,可自动适配5V-1,500V不同等级各类电气环境和满足各种电压等级、功率及容量需求,并与全球主流储能变流器品牌实现兼容对接和即插即用。 公司产品还支持系统中任意模块的热替换和热扩容,可根据电池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充放电功率,也可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策略自动设置系统参数。此外,公司还具备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设计能力,支持为家庭、工商业、电网、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等各类场景打造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使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系统及电芯,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工商业、电网、通信基站、车载储能、移动储能等领域,具体情况如下:
(四)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主要通过销售储能电池系统及电芯获取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计划部门核算库存和需求,发起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审批后由采购计划部门在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物料到货后,由采购计划部门组织验收,质量部门对全部物料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程序,建立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供应商的选择由采购计划部门主导,多部门参与。在供应商筛选和评审阶段,由研发中心、工艺部、质量部、生产部等共同参与,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交货期及其他供货指标满足公司的生产要求。 3.生产模式 公司计划部门每月根据实际销售订单及未来销售预测、交货期、产成品库存情况、原材料库存情况、产能及生产线负荷状况安排生产计划,下达生产指令。生产部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按照生产指令进行领料、生产、组装、测试、包装、入库等生产工序,完成生产计划。质量部门严格执行过程检验的制度流程,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且供应商供应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严格控制原料库存。公司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PCB贴片、线束加工等少量非核心工序环节采用外协方式完成。 公司选取的外协加工厂商具有独立、成熟的生产能力,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按照协议或订单列明的产品技术参数加工。外协加工产品批量供货前均需通过公司的严格检验,公司对委外加工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 4.销售模式 储能电池系统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需要与储能变流器等其他部件集成为完整储能系统后提供给终端用户,因此存在相应的系统设计、集成及安装等环节。由于系统集成涉及的电气设备较多、专业性较强,因此一般由系统集成商对整个储能系统的设备进行选型,外购或自行生产储能变流器及其他电气设备后,匹配集成给下游的安装商,安装商在安装施工后最终交付终端用户。 公司设立国内营销部和国际营销部,分别负责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业务。对于境外市场,公司主要采取在各市场区域重点开发和维护大型优质客户的销售策略;对于境内市场,公司采取优先满足大客户需求,同时根据自身产能规划积极拓展其他客户的销售策略;此外根据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的特点,通过EMC(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模式开展业务经营。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储能系统集成商。 公司基于自身产品定位寻找匹配客户,通常通过参加行业展会、潜在客户拜访、客户主动接洽及参与招投标等方式进行客户开发。公司是行业内拥有最全资质认证的储能厂商之一,在全球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认可度,显著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效率。 公司与意向客户接洽后,首先评估客户需求,然后通过技术交流、样机测试以及客户实地考察等方式取得客户认可,部分客户还需要进行定制化产品开发。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后,公司将根据销售合同或订单提供相应的产品及售后服务。公司在销售过程中严格控制货款风险,货款结算方式以电汇即期、银行承兑汇票及信用证为主。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锂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商,通过长期自主研发掌握磷酸铁锂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公司产品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安全可靠性高等技术优势,满足各种储能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此外,公司长期可靠地服务全球客户超过10年,产品的综合性能及各项指标已经全球客户长期使用验证,各项核心技术已得到市场认可。 (1)公司产品安全可靠性高、循环寿命长、综合成本低,贴合电化学储能应用场景的核心需求 电化学储能的核心需求在于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公司的储能电池系统目前主要基于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可靠性、循环寿命及综合成本方面均优于三元锂电池,在技术路线上深耕磷酸铁锂领域,并持续关注新兴技术路线,贴合储能应用场景需求,具备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可靠性。此外,公司专注锂电池储能应用超过10年,通过长期自主研发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产品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循环寿命长等突出优势。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公司产品采用高可靠性结构设计,配置高精度、智能化、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产品通过国际IEC、欧盟CE、欧洲VDE、美国UL、澳洲CEC、日本JIS、联合国UN38.3等权威认证,产品品质在十余年的市场商用过程中得到广泛的检验。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以高可靠性安全控制算法为核心,采用高精度测量方案,响应速度在10ms以内,测量精度超过0.1%。公司从安全机理角度实现了电池热失控时序调控,掌握了破坏反应链、抑制热失控的安全改善方法,开发时序调控技术,积极推动储能电池安全性提升,打造储能安全电池新标杆。此外,结合高效热管理和极致被动安全技术,可靠保证PACK极低的温差,并且有效抑制了电芯热蔓延。公司产品具备高环境可靠性,支持-40~60°C宽温工作,能适应高湿度、高盐雾、高海拔、强电磁干扰等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此外,公司储能电池系统产品具有高环境适应性,能满足户外、移动、陆用动力、高空飞行、船用动力等多场景需求,也能兼顾从小型便捷式设备到大规模电网储能系统的多维度需求。公司新一代储能系统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和车用或船用储能场景,支持地震8级抗震强度标准和车规级振动标准。 在循环寿命方面,公司基于高品质、长寿命、高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原有核心开发技术上进行迭代更新,不断优化、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拓宽电芯的使用范围,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也能够保证电芯的循环寿命。公司在体系开发设计层面进行优化,独立开发了预补锂技术,在当前长寿命电芯的体系基础上,从材料学、电化学、热力学以及动力学四个方面迭代升级,确保了公司产品处于市场第一梯队;此外,公司在失效机理层面进行深入挖掘,提取电芯关键衰减因子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或采取预防措施,同时结合电池全生命周期内力-电-热等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进一步提升电池寿命和综合性能。2024年上半年,基于历史实测数据和寿命仿真模型预测,公司长寿命电池循环寿命可达15,000次,使用寿命接近20年。 基于公司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打造的新一代储能系统,体积能量密度可达 140Wh/L,最大输出倍率2C,储能系统100%DoD循环寿命10,000次以上,日历寿命超过15年,主从式电池管理架构,测量精度可达 0.05%,整机循环能量效率超过 96%,系统功耗低于 0.1%,进一步降低了储能系统成本,产品各项性能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2)公司产品具有模块化设计和灵活配置的技术优势,支持为各类复杂应用场景打造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各类应用场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存在不同特征。尤其是家庭等用户侧储能,由于不同国家的电价政策和配套设施、不同家庭的发电设备和用电需求等存在较大差异,对储能产品的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公司产品以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目标,不断优化电池系统集成、储能变流器集成、能量管理系统集成、消防安环系统集成等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形成高效灵活的平台化集成技术平台。 公司的电池系统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模块额定电压最大可达800V,额定容量最大可达15KWh。 同时,公司产品应用多项智能化管理技术,实现将标准电池模块灵活组合,形成复杂电池系统,可自动适配各类电气环境和满足各种电压等级、功率及容量需求,并与全球主流储能变流器品牌实现兼容对接和即插即用。公司产品还支持系统中任意模块的热替换和热扩容,可根据电池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充放电功率,也可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策略自动设置系统参数。此外,公司还具备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设计能力,支持为家庭、工商业、电网、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等各类场景打造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使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获得数15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96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新增软件著作权获得数17项。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437项,外观设计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4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项。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31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6.77%,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较上年同期增加58.94%,在研发人员中占比提升至32.83%。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积极引入具有专业背景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充实研发团队。随着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得到了持续且快速的提升。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自主创新的研发技术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储能电池系统领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扬州派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磷酸铁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扬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省创新联合中心、扬州市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并获批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扬州市高质量发展共建突破先进集体、扬州市突出贡献企业、扬州市科技创新20强江苏省创新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437项,外观设计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4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项。公司将主要核心技术进行产业转化,形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产品,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循环寿命长以及模块化、智能化等技术优势。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参与多项国家和地方重要科研项目,并作为组长单位参与起草《电力储能系统用二次锂离子单体电池和电池系统性能要求》和《电力储能系统用二次锂离子单体电池和电池系统安全要求》行业团体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作为 17 位专家组成员之一应邀参加强制性国家标准《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已进入最后的报批待发布阶段;参与制定的团体子电池技术规范》已发布。公司配置专/兼职标准化团队,截止2024年6月底,公司标准研制数量38项,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已发布标准22项。 公司具备良好的持续研发能力。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各类研发技术人员共731人,主要研发人员在锂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拥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子公司扬州派能获批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扬州市绿扬金凤领军人才2人,扬州市优秀博士5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研发机构覆盖电芯、模组、电池系统及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具备全产业链研发能力。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发,实现科研资源高效整合。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19,271.70万元,占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2.43%。 2.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综合服务 公司拥有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综合服务优势,是国内少数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研发以标准化、平台化为方向,在满足多样储能应用场景下客户需求的同时,公司产品研发和制造保持集约化,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公司产品线实现Wh级到MWh级无缝覆盖,并可通过集装箱系统扩展至百 MWh,能够覆盖从家庭到工商业再到电网、大型新能源发电站等各种场景,为用户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公司的储能电池系统基于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高品质、长寿命、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配置自主设计的高可靠、高精度、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可实现软硬件系统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从而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及成本可控。此外,公司在向客户交付大型储能电池系统时,能够向客户提供与产品相配套的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3.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产品安全认证 储能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高效性、易操作维护性等方面。其中,安全性是其最重要的指标,是所有储能系统的评价基础。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电池安全、电气安全、功能安全、电磁兼容、运输安全、环保、并网接口保护等方面。当前,全球主要储能市场均颁布了相应的锂离子电池或储能系统标准,以确保进入其市场的储能产品安全合规。 严苛的安全标准及认证程序要求储能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高规格的生产制造能力。公司产品采用高可靠性结构设计,配置高可靠、高精度、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产品通过国际IEC、欧盟CE、欧洲VDE、美国UL、澳洲CEC、日本JIS、联合国UN38.3等全球最主要的安全标准,工商业储能产品通过国家标准GB/T36276、GB/T34131。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已通过德国莱茵 TüV 集团、美国UL、国际 IEC 等权威认证。多款钠离子电池产品已通过联合国UN38.3等国际运输类认证,具备出口海外市场所需资质。针对日本市场,公司多款型号电芯及系统产品正在进行系列认证;公司稳步推进国内动力、船用等通用电芯认证进程,同时积极布局便携式、小动力领域的认证。丰富的安全认证大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信赖度,为公司产品快速进入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4.优质的核心客户资源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和布局锂电储能业务的企业之一,长期以来专注于锂电储能领域,公司凭借安全可靠性高的产品和优质的客户服务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品牌已在储能市场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国外市场,公司与英国最大光伏系统提供商Segen,德国领先的光储系统提供商Krannich,意大利储能领先的储能系统提供商Energy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家庭储能产品在欧洲、非洲部分国家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品牌口碑,赢得了用户的广泛信赖与好评,拥有显著的市场影响力。公司在巩固既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参与美洲、亚太区域和既有欧洲市场的电网级项目。为公司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在国内市场,公司同时关注长期战略客户和发展型客户,公司的大容量储能电池系统已在国内工商业储能、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微电网储能等场景实现商用,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应用经验和优质客户资源。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设备销售、系统集成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基于方形铝壳电芯的200KWh工商业储能一体柜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新推出多款一体柜产品,覆盖了从60KWh至400KWh的容量范围,打造出全面的工商业储能产品系列。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而且实现了规模化的市场发货。公司作为行业少有的具备产品技术、规模生产、项目开发、项目投资的储能上市企业,能够在工商业储能、新能源配套储能、台区储能、离网储能以及储充综合应用等多样化场景中,向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具备丰富的产品应用经验和一定品牌知名度。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与良好的声誉获得了境内外各项知名认证与奖项,包括获得国际权威调研机构EUPD Research评选的2024年度西班牙、英国、德国市场“顶级储能品牌”及欧洲“顶级储能品牌”;获得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中国储能网颁发的“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奖”、“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奖”和“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储能电池供应商奖”;获得SNEC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大会暨展览会组委会颁发的“储能技术卓越奖”;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颁发的“2023年度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获得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优秀”评价;获得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组委会颁发的分布式能源“优秀风采奖”;被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评选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十强”。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展现出复苏迹象,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地缘政治及潜在的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对储能行业仍存在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出口业务构成了诸多挑战。受海外下游企业持续去库存、部分国家和地区政策变化及短期经营成本增加等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29.68万元,同比减少6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7.67万元,同比减少97.13%。2024年上半年的产品销售量为571MWh,随着海外下游企业库存水平逐步改善,2024年以来,公司储能产品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均实现逐季环比提升,经营趋势逐渐向好。(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