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清越科技(688496):清越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8月28日 20:06:20 中财网

原标题:清越科技:清越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496 公司简称:清越科技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





二零二四年八月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高裕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小波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争换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毕晨亮
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晨丰路188号
0512-57268883
0512-57260000
[email protected]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清越科技688496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
300,629,485.13392,891,340.57
-38,886,934.52-14,788,222.63
-43,714,447.37-29,495,928.54
-35,460,207.02-203,432,911.00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
1,066,596,328.611,126,897,336.40
1,950,338,879.942,021,958,122.98
  
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
-0.0864-0.0329
-0.0864-0.0329
-0.0971-0.0655
-3.51-1.17
-3.95-2.33
11.4611.54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 30,062.9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9,226.1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8.6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 2,409.8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71.4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 1,421.85万元,主要系:(1)报告期内,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缓慢,产品价格竞争激烈,造成收入和毛利下降。(2)一季度确认枣庄睿诺投资损失 848万元。(3)公司取得政府补助同比减少。(4)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公司存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46.02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 16,797.27万元,主要系上年同期电子纸膜片物料预付及采购较多。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864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971元/股,同比亏损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增加。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金额
8,339.25
2,719,011.56
3,229,013.72
 
 
 
 
 
 
 
 
 
 
 
 
 
 
 
 
 
 
196,027.53
114,882.18
978,642.76
461,118.63
4,827,512.85
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 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 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涉及金额
840,528.42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 所属行业
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中小尺寸显示终端产品,按照业务或产品类型,公司属于新型平板显示行业。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2023)》,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7),公司属于“C39 计算,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C397显示器件制造”。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C3974 显示器件制造”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 主营业务
公司成立于 2010年,是一家致力于为物联网终端显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从事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凭借在有机光电子器件和技术领域的长期耕耘及深厚积累,公司以 PMOLED技术起步,逐步形成了以 PMOLED、电子纸模组与硅基 OLED微显示器三大业务为主的产品架构与业务格局,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医疗健康、车载工控、消费电子、穿戴显示、商超零售、近眼显示 XR(扩展现实,包含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领域,全球在册客户数量累计达到 2万余家。

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拥有众多优良特性,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色域等高画质显示的特点。除此之外,基于自发光、无需使用背光源的特性,使得其无视角限制,显示视角可达 160度以上,并且模组整体厚度较薄,响应速度快;基于有机发光材料层天然具有柔性、基板可使用柔性材料的特性,使得其显示模组柔性化较易实现;基于全固态模组结构、无液态材料使用的特性,其使用温度范围广,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显示效果良好,不会出现如液晶显示器在低温环境下液体材料粘度降低从而不能清晰显示图像的问题。

一般而言,按照背板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技术可分为主动式驱动背板(AMOLED)、被动式驱动背板(PMOLED)以及集成式驱动背板(硅基 OLED)。其中 AMOLED显示品质较佳、反应速度较快,主要面向量产规模较大的中大尺寸显示屏,包括智能手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和电视。PMOLED具有高亮度、生产成本较低的特性,因此普遍应用于多样化的定制产品市场,以中小尺寸的显示屏为主,如医疗健康、家居应用、消费电子、车载工控等。硅基 OLED微显示器属于前沿显示技术,具有分辨率高、体积小等特性,适用于近眼显示场景,可用于电子取景器、头戴显示器等。

电子纸采用电泳式电子墨水(E-ink)技术,与其他主要显示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子纸是双稳态、反射式的显示技术。由于图像静止时电泳粒子处于稳定状态,所以仅当显示内容变化时需要消耗电能,因此其能耗极低,被业界称为零功耗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屏本身不发光,通过反射外界环境光线实现显示功能,其阅读效果与阅读纸质印刷品相同。凭借上述特性,电子纸得以广泛应用于电子阅读器、电子价签、广告标牌、电子胸牌和电子门牌等终端上,应用场景遍布消费电子、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领域。

3.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作为国内第一批专业从事 OLED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中国大陆首条 PMOLED量产线,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品迭代升级,逐步建立起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目前主要业务包含 PMOLED、电子纸模组以及硅基 OLED微显示器三个领域。

(1)PMOLED
公司技术发端于清华大学有机光电子实验室 OLED项目组,经过长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践,逐步掌握了“显示触控一体化高性能 OLED显示屏技术”、“高性能高可靠性 OLED产品技术”、“超薄窄边框高分辨率 PMOLED彩色显示技术”、“PMOLED智能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已发展成为细分领域内的全球领军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PMOLED产品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与国内外领先地位,曾获由 SEMI、SID和 SID北京分会联合主办的 2016中国显示大会暨亚洲信息显示会议(2016 China Display Conference/ASID)颁发的“Golden Display Award 2016杰出产品奖-全球最薄 PMOLED触控显示屏”,2017年荣获江苏名牌产品称号,2020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荣膺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中国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根据 CINNO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9年至 2022年,公司 PMOLED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位居全球第二。

(2)电子纸
公司电子纸业务聚焦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新时代发展要求,具备超低功耗、类纸质视觉护眼等特性,在众多应用领域已逐步替代传统纸张,助力信息社会数字化发展。公司自 2020年起开展电子纸业务,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在产线扩产、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在业内率先实现电子纸模组的快速刷新及彩色化应用产业化。通过核心技术攻关,公司推出低成本 HGD驱动技术,实现较低成本的大尺寸产品驱动方案,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同类产品顶尖水平。通过对核心算法进行优化提升,结合驱动电路和应用电路设计调整,公司突破了四色电子纸显示色彩上限,成功实现了七色产品量产化,并实现产品大批量出货。同时,为深入提高电子纸模组智能化生产水平,公司积极开展电子纸波形智能调参项目,实现了智能算法与设备平台的有效结合,完成了常温状态下无人工参与的电子纸波形自动调参,技术水平达到业内领先地位,极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洛图科技(RUNTO)的统计数据,2022年至 2023年,公司电子纸模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四,继续保持行业前列。

(3)硅基 OLED
随着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5G作为通讯基础,XR、机器人和脑机接口作为虚拟界面,云计算作为算力基础,人工智能作为生成逻辑,数字孪生作为虚实结合,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元宇宙”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条件。硅基 OLED具有高像素密度、高分辨率、快响应速度、轻薄等众多优势,因而成为 XR设备显示硬件的最佳选择。目前,硅基 OLED技术还在高速更新迭代中,全球硅基 OLED生产厂商均处在快速布局相关产线和产品阶段。公司在 OLED领域深耕十余年,在 PMOLED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
了大量关键 动设计技术 8英寸晶圆 面打通工艺 技术与研发 技术及其先 成立以来始 命,聚焦 P 的核心技术 2024年 6术。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公司已顺利 有机半导体发光单元的材料选择及器件制作等 基 OLED微显示器量产线,抢占 XR领域爆 流程,并向客户批量出货。报告期内,公司硅 进展 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践行“创新塑造未来”的企业愿景,围绕“以科 OLED、硅基 OLED、电子纸等新型显示技术 并以这些核心技术为基础,结合不同的使用 30日,公司掌握的主要核心技术如下:克硅基 OLED 项核心技术 式发展的先机 基 OLED业务 创新引领中国 发,形成了一 求,推出了高
分类名称类别
设计技术显示触控一体化高性能 OLED显示屏技术PMOLED
设计技术高性能高可靠性 OLED产品技术PMOLED
设计技术超薄窄边框高分辨率 PMOLED彩色显示技术PMOLED
设计技术硅基 OLED显示技术硅基 OLED
制造技术PMOLED智能制造技术PMOLED
制造技术电子纸模组制造技术电子纸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细分领域进行差异化的技术创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同时,不断丰富技术与产品储备,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力求通过应用创新与过硬的产品质量拓宽市场份额。

在 PMOLED领域,公司不断开展技术革新、应用创新,在透明封装片技术、透明阴极膜层结构技术、激光切割技术等方面持续攻关。通过结合屏体引线及窄边框结构设计,公司开发出 0.41英寸 PMOLED透明显示屏(透过率>60%),该项成果后续将在透明测距仪、游泳镜等应用领域进行推广,实现新市场开拓。通过与上游有机发光材料厂商的联合协作,公司于报告期内成功开发出新型空穴注入及传输材料,可使器件发光效率提升 10%以上,为终端产品在更低电压、更低功耗、更长待机等关键性能上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通过改进柔性背板技术、薄膜封装技术等,公司与下游客户共同设计开发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超薄柔性防伪显示屏,为提升社会信息安全、支付安全等贡献科技力量。

在硅基 OLED领域,公司继续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理念,为加强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不断推进与外部单位的产研融合,报告期内公司与清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
机构保持密切的技术交流与项 光刻工艺,使器件光取出效率 之前提升 20%。对单层、叠层 器件,在产品亮度与功耗方面 )结构,将阳极形貌改善为凸形 特,优化生产工艺,不断提高 点,聚焦大尺寸、彩色化、柔 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降低成本,提 式,引入 Dual Gate(双栅极) h,每英寸点数)产品开发,在 争力。在电子纸波形智能调参 和规划模型的动态推理关系开 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处理速度慢 参效率和效果。开发出新的视觉 残胶识别判定,并在完成判定 。基于以上改进措施,公司在 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合作,顺利 到显著提升 件结构及封 现进一步改 SPACE(凸 品良率,实 化、智能化 经济社会 和 Dual Sour 低成本的同 面,通过设 出与之对应 波形架构自 焦及 AI深 自动对该部 界的电子纸
认定称号认定年度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
单项冠军产品2021年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持续保障高水平研发投入,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形成多项研发成果。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 26项,其中发明专利 22项;获得授权专利 46项,其中发明专利 18项,实用新型专利 28项。


面,公司加速推进显示触控一体化高 关专利的成果转化。针对新兴市场应 医疗领域,公司开发出 2.08英寸高 集成需求,已在注射泵等特殊医疗产 环境下的正常使用,公司开发出 0.66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工作的 方面,公司不断创新技术工艺,在关 型阳极结构方面引入 ITO结构改善阳 ,像素定义层;undercut,底切)技术 叠层器件技术方面,通过设计单层器 同时,在三叠层白光 OLED器件技 寿命的器件结构。在微透镜光提取技 ,使器件亮度提升 20%。在模组段 焊线楔焊工艺等,大大提升了产品良 域、寿命、功耗等技术方面均保持行 争力。 ,公司完成了超高 DPI产品开发,并 得终端客户认可,将于今年第三季度 寸、31.2英寸等产品已进入 Tapeout阶 品顶尖水平,同时实现成本降低,将 示上实现十段到百段的突破,使显示 面,通过使用 3D喷胶打印技术,使用 既简化了生产工序,实现成本的降低, 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整 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
2218489
428482
0029
003
   
000
26461003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34,454,269.2045,350,303.28
00
34,454,269.2045,350,303.28
11.4611.54
00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研项目情况 □不适用      
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 规模本期投入 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
TASF材料 及器件技术 研究55013.67349.361)开发新型材料搭配体系, 进一步提升三线态能级稳定 性,解决了器件效率滚降的问 题,基于 TASF(热活化敏化 荧光)材料的 OLED器件寿 命提升 50%。 2)完成材料体系实验验证, 包括黄光材料及天蓝光材料的 器件验证。其中黄光材料在亮 度 1,000 尼特条件下 T50寿命 可以达到 13,000小时,天蓝 光材料在 1,000尼特条件下 T50寿命可以达到 500小时。 3)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实现 TASF材料及器 件技术在 OLED产品 中的量产应用,提升 OLED产品效率及寿 命等综合性能。行业先进
电致变色材 料及器件技 术开发32410.19212.051)利用电子纸背板结合光交 联电致变色材料成功制备电致 变色显示样品,实现像素化显 示。 2)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制备出具有高稳定 性、快响应速度、高 对比度的电致变色显 示器件。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光刻量子点 用于 QD-1563.02121.331)通过将量子点色转换材料 与蓝光 OLED相结合,再结 合蓝光激发红绿量子点,在蒸开发基于 QD-OLED 器件结构的全彩显示 器件。行业先进
OLED的制 备工艺研究   镀制备蓝光 OLED器件的基 础上实现全彩显示器件的制 备,克服精密金属掩模版对于 制备全彩 OLED显示器件的 限制。目前已经完成 QD- OLED(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 管)器件结构设计,正寻找合 适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 (QDCC)材料进行器件验 证。在制备彩色滤光片膜层之 后还需要进行 CF(彩色光刻 胶)层的制备以减少蓝光泄 露,有助于提高红绿像素的色 域。目前已进行蓝光 OLED 器件激发 QDCC+CF结构验 证,没有蓝光泄露问题,色域 提升效果明显。 2)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  
基于高折射 率衬底的高 效 OLED器 件技术研究3865.79240.341)完成微透镜阵列和聚光结 构结合、光取出结构设计、光 学模拟模型的搭建和效果验 证。 2)完成内提取技术调研和结 构方案设计。 3)完成光取出的微结构制备 工艺路线的选型及初步验证。 4)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完成高光取出结构的 开发。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全喷墨打印 QLED器件 技术及工艺 开发2061.03179.571)进行全喷墨印刷 QLED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制 备过程中的墨水及工艺开发研 究。针对墨水配方和喷墨打印 工艺进行协调优化,改善喷墨 打印膜层的成膜性,提高器件 性能。通过开发多种功能层墨 水,实现了全喷墨打印 PMQLED(被动式量子点发光 二极管)器件的点亮。评估喷 墨打印设备的技术参数,满足 中试验证需求并符合未来量产 规划。 2)设计优化倒置 QLED器件 结构并进行倒置喷墨打印 QLED器件的合作开发。将溅 射 ZnO(氧化锌)工艺引入器 件制备中,实现了全喷墨打印 PMQLED器件的点亮。评估 喷墨打印设备的技术参数,满 足中试验证需求并符合未来量 产规划。 3)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实现全喷墨印刷 QLED显示面板的开 发制备。行业先进
柔性电致变 色材料及器 件技术开发3244.92131.541)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将便 于设计颜色的有机聚合物电致 变色材料打印在柔性导电基板 上。同时,通过对电致变色材 料的研究改性,解决了厚膜层 有机电致变色器件容易出现变 色膜层脱落而导致器件失效的提升柔性电致变色器 件响应时间、循环寿 命,器件尺寸等关键 技术指标。行业先进
    问题,大大提高了柔性电致变 色器件的循环次数。目前同步 调研新型电致变色技术,电沉 积电致变色技术可以实现较低 的透过率,同时也具备超低功 耗的特点。 2)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  
柔性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器件技术及 工艺技术研 究3288.62177.83进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膜层材 料研发,开发电池模组制备工 艺及封装工艺。 1)引入新型材料体系,继续 进行柔性钙钛矿电池模组光电 转化效率深入研究,器件性能 在逐步优化中。 2)完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 装和稳定性方向专利布局。 3)完成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 专利调研和专利撰写,进行技 术方向的专利布局。 4)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完成高稳定性、高寿 命、高转换效率的太 阳能电池模组开发。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电子纸可靠 性技术研究900220.23657.15针对彩色电子纸产品可靠性展 开多方面实验研究,目前完成 黑白红、黑白黄三色电子纸可 靠性测试验证。开展彩色电子 纸可靠性的相关研究,从低温 工作、低温储存、高温工作、 高温储存、静电测试、冷热冲 击等 14个方面进行了实验研 究,并进行黑白红黄四色电子规范电子纸产品可靠 性实验操作方法,明 确产品可靠性实验判 定标准,并以此为基 础优化产品设计,提 高产品可靠性。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纸及 N-color多色电子纸的可 靠性进行研究,设计可靠性测 试方案及测试方法,深入研究 彩色电子纸的可靠性机理。  
新型显示应 用领域产品 可靠性技术 研究1,50063.48542.351)开发各功能组件的机械可 靠性测试项目及判定标准,测 试模组在新应用领域的机械可 靠性。 2)开发新应用领域交变湿热 测试项目及判定标准,测试模 组在环境条件急剧变化情况下 的整体可靠性。 3)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开发适用于新应用领 域的可靠性测试技 术。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智能传感、 柔性显示材 料与器件研 发与应用-压 电智能传感/ 驱动器件的 关键技术研 发与应用1,0000.04381.531)通过无铅化压电陶瓷薄膜 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实现钙钛 矿基薄膜压电性与柔韧性的改 进。目前完成样品制备,持续 优化产品性能。 2)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实现压电薄膜材料、 压电能量收集/精密驱 动装置自主知识产 权,并推广应用现有 产品。行业先进
低功耗硅基 OLED显示 器技术研发1,270137.89971.59开发了一款 0.39英寸硅基 OLED显示器样品,分辨率 1024×768,彩色像素排列 RGB(红绿蓝)垂直条状,灰 度等级 256级。器件已实现白 光器件发光效率>15cd/A(坎 德拉/安培,单位面积光通 量),亮度>10,000尼特,实 现同等亮度下功耗降低 20%;完成一款尺寸为 0.39 英寸的硅基 OLED显 示器开发,目标参数 为分辨率 1024×768, 彩色像素排列 RGB垂 直条状,灰度等级 256 级,亮度 250尼特时 均匀性≥90%,对比度 >10,000:1,典型亮度行业先进
    器件 CIE(0.31,0.33),且色 稳定性较好;验证彩色光刻胶 (CF)后色域达到 85%;打 通了阳极工艺,实现阳极角度 <40°,反射率>85%。典型 功耗在亮度为 250尼特 ≤100mW(毫瓦),完成性能 指标并完成样品送样,后续将 进行工艺稳定性及量产良率的 提升。≥250尼特,典型功耗 ≤100mW。 
工业级光致 量子点背光 显示技术研 究60013.13281.331)分别采用钙钛矿量子点膜 和镉系量子点膜,优化切割工 艺及结构设计。采用钙钛矿量 子点膜和镉系量子点膜,优化 切割工艺及结构设计,提高膜 片的可靠性,并制备成 LCD 模组进行可靠性测试,目前正 在进行量子点膜和液晶模组的 可靠性验证。 2)实现技术评估项目开发, 已完成项目结项。开发适用于工业应用 的量子点背光 LCD模 组。行业先进
OLED显控 技术的开发500109.38447.501)完成首款 PMOLED显控系 统样品开发,性能及可靠性测 试无异常。 2)针对 AMOLED、TFT、电 子纸显示技术特点,进行系统 性技术分析,完成样品制作及 可靠性测试,已开始进行终端 推广。 3)配合客户显示&控制集成 系统开发新需求,增加客户粘结合 OLED显示特 点,完成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名)系统 的控制板集成显控系 统开发。行业先进
    性,实现新的业务增长。此项 目已进行批量量产,已结题。  
车载透明 OLED显示 技术项目开 发50061.03527.051)完成首款车载透明 OLED 产品开发及量产应用。 2)针对抬头显示应用场景, 开发多彩透明显示模组,实现 4种颜色蒸镀器件开发。 3)对透明阴极技术进行优 化,逐步提升透过率至 60%, 并实现 20.6英寸大尺寸透明 显示样品制备。 4) 此项目已进行批量量产, 已结题。OLED透明屏透过率 达到 60%,OLED透 明屏实现量产转化, 量产透过率 50%±5%。行业先进
高性能小尺 寸 OLED高 价值专利培 育88081.61863.841)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 中心,拟定示范中心章程。 2)制定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 实施方案,建立完善高价值专 利培育全流程管理制度。 3)搭建专题数据库和信息化 管理平台。 4)开展专利态势分析和布 局。 5)建立专利申请前置评审和 专利质量管控制度,完成专利 申请指标。 6)建立专利转化运用机制, 强化专利运用。 7)建立专利风险研判和防控 机制,购买专利保险。8.贯彻 落实《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 范》地方标准。1.引入高价值专利培育 工作机制,为后期培 育更多高价值专利做 基础。2.强化研发过程 中专利管理,导入专 利分析评判机制,及 时保护研发成果。3.利 用定制化的专利信息 数据库实现专利信息 数据利用、专利竞争 态势分析和专利布 局。4.强化专利运用和 保护。5.发挥高价值专 利培育示范效应。行业先进
电子纸智能 波形调试技 术研发15772.78184.591) 已经完成硬件机构研发设 计和视觉运行逻辑及算法开 发,样机开发完成,持续进行 测试。 2) 已拓展至三色调试,目前 在进行数据收集和深度学习算 法优化。 3)已经完成常温区三色产品 自动调试结果验收,进行多温 区及新类型产品算法开发测 试。 4)已完成可实现量产化的自 动智能腔体温控、视觉检测转 换、产品清洁擦拭、光学值量 测、功耗检测等硬件及各功能 端的信号转换协议开发设计测 试。电子纸行业波形自动 调试。行业先进
金属氧化物 背板结合电 子纸模组应 用技术研发66075.97164.425.48英寸 IGZO(氧化铟镓 锌)硬屏模组样品已经产出, 首样在台湾元太科技点亮,目 前在与元太科技沟通波形调 试。氧化铟镓锌工艺电子 纸设计和工艺评估可 行;同时一套掩模板 设计可以满足硬屏和 柔性屏的需求。行业领先
一种 OLED 屏表面自动 清洁装置的 研发25020.6483.801)OLED材料性能测试及可 靠性评测。 2)研发项目相关设备的改装 和定制。 3)产品市场推广和研发样品 展示。 4)实现技术评估及量产转 化,已完成项目结项。提高绑定生产良率及 效率、降低成本、推 广市场。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一种 OLED 柔性显示器 双头端子的 清洗设备研 发25031.17117.271)按照研发要求制定和改进 设备,验证工艺条件的结果, 制定具备量产工艺的设备。 2)产品市场推广和研发样品 展示。 3)实现技术评估及量产转 化,已完成项目结项。满足 OLED柔性显示 器生产过程中高效率 清洗、烘干,保证洁 净度,提升作业良 率。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一种适用于 OLED 模组 的自动涂胶 设备的研发25018.1875.271)将托盘内的 OLED屏体放 置于设备平台上视觉拍照定 位,三轴机械手上的电荷耦合 器件相机(CCD)抓取屏体位 置,设定单屏体点胶动线,至 托盘内所有屏体,利用压电阀 喷射胶体的模式逐一对 OLED 产品进行喷射点胶作业,双平 台机构。 2)产品市场推广和研发样品 展示。 3)实现技术评估及量产转 化,已完成项目结项。提高涂布生产良率及 效率、降低成本、推 广市场。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近零功耗彩 色电子纸显 示材料与柔 性显示器件690105.88443.96优化电子纸模组制备工艺过程 中的相关工艺参数,提高电子 纸模组的整体可靠性。进行柔 性模组邦定工艺的优化,提高 模组可靠性。选取合适封装材 料,提高柔性模组的柔性性 能。通过优化柔性电子纸 模组制备工艺流程中 的工艺参数,将合作 单位自主研发的柔性 TFT背板与彩色电子 纸膜片结合,实现大 尺寸彩色电子纸模组 的集成与规模生产示 范。行业先进
高效率高亮 度白光400119.47416.36开发高效率高亮度白光 OLED 器件,并进行产品验证,产品开发新型高效率有机 材料,并进行器件结行业先进
OLED器件 开发   亮度可达 5,000尼特以上,功 耗<1,000毫瓦,色域接近 75%,产品寿命> 60H@T95@1,000尼特,TEG 器件效率>14cd/A。构升级,实现高效率 高亮度低功耗器件。 
用于非价签 领域的快刷 电子纸显示 技术研发及 产业化265180.62388.171)黑白电子纸产品性能调试 结束,并达到相关光学参数要 求,可靠性测试进行中。 2)三色产品的波形架构优化 完成,待进行测试。 3)当前阶段已经针对部分领 域进行了样品制作调试完成并 送样,客户使用确认中。 4)应用于消费领域的快刷产 品,已经安排陆续样品出样。全系电子纸产品实现 刷新速度显著提升, 并满足市场端光学性 能要求,同步实现产 品 RA测试通过。行业先进
PMOLED段 码屏无显示 驱动芯片方 案技术开发38084.95111.901)PMOLED段码屏无显示驱 动芯片方案产品已完成试产超 100片。其中白光 OLED器件 启亮电压≤2.8伏,3.3伏电压 条件下,亮度≥300尼特;绿 光 OLED器件启亮电压≤2.5 伏,3.3伏电压条件下,亮度 ≥2000尼特。 2) 完成 0.34英寸段码显示 模组开发,并实现大规模批量 量产,后续将不断扩大段码显 示屏终端应用拓展。开发高亮度长寿命 PMOLED段码屏(无 显示驱动芯片)方 案,在 OLED器件、 背板结构设计方面实 现技术突破,满足新 市场的需求。行业先进
PMOLED提 升产品亮度 方案技术开 发38095.28123.551)在段码屏产品中,优化金 属引线厚度搭配,完成样品制 备,阻值降低 10%,亮度提升 15%。通过研究不同金属阻 值特性以及引线设计 方案,来降低驱动背 板整体阻值,以便于行业先进
    2)已在段码屏中量产应用, 后续逐步推广到点阵屏产品 中。对进一步提升 OLED 器件满足高亮度市场 的需求。 
Mini LED背 光技术开发 及产业化研 究6308.5423.421)已完成相关驱动资源的匹 配及筛选,调研了不同的供应 商并获取了具体报价及服务项 目。完成技术工艺路线的整体 调研,完成技术原理及工艺可 行性调研分析。 2)完成了技术评估项目开 发,已结题。完成 Mini LED背光的 开发,打通生产工 艺。通过局域调光技 术,达到精细分区, 对整体画面进行动态 调光,从而实现高动 态对比度。为客户提 供设计及配套方案。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TFT背板光 学检测算法 开发52060.3674.521)已完成智能全自动光学检 测系统的原型系统设计和开 发,实现模拟在线工况情况下 成像检测模块与智能检测软件 的调试,在线生产环境对设备 性能是否达标进行验证。目前 基本完成第一阶段项目开发的 内容,并开始进行第二阶段项 目内容的开发。知识产权方 面,撰写出两篇专利初稿文 件,并已经提交检索,提交两 篇软著。 2)第二阶段完成了银胶孔自 动扫描检测,以及识别 TFT 背板二维码编译绑定,针对 TFT背板检测缺陷已经进入批 量数据监测收集,算法优化阶 段。通过光学模块及算法 开发,自动筛选 TFT 基板不良,基板流至 成品不良率由 0.45% 降低至 0.03%,降低 生产成本。行业先进
屏下 3D人 脸识别技术 开发80028.5543.411)已完成屏下 ToF(飞行时 间)优化算法开发和屏下 3D 人脸识别开发,完成屏下 ToF 优化算法开发,交付屏下 ToF 优化训练数据、演示装置、源 代码及设计文档,屏下 3D人 脸识别开发中。知识产权方 面,提交三篇专利。 2)完成了技术评估项目开 发,已结题。透明屏下图像处理技 术开发及透明屏下 3D 人脸识别技术开发, 实现透明屏下 3D人脸 识别功能及应用。行业先进
表面变色电 子纸显示模 组及套件开 发251213.19213.191)已经完成初版的物料选 型,同时针对显示模组图纸的 设计和样品物料准备,待持续 安排设备调试与整改作业。 2)已经完成组装套件机壳与 抗压强化盖板玻璃的设计开发 验证,待安排请购制作测试。 3)已完成线外独立驱动联控 方案的设计与验证。中大尺寸可变色电子 纸显示模组形成一体 化应用,驱动与显示 组装整体销售,满足 客户实现个性化、娱 乐化等科技感较强空 间需求。行业领先
高效率叠层 绿光硅基 OLED器件 开发62581.3681.36已分别验证单层绿光产品和叠 层绿光产品,确认两种结构器 件在产品端实际结果,确定后 续器件结构重点导入方向,接 下来待验证器件效率的提升。完成一款高效率叠层 绿光硅基 OLED显示 器开发,目标实现最 大亮度达到 50,000尼 特,并在亮度为 20,000尼特下,功耗 ≤60mW。行业先进
新型阳极结 构硅基 OLED产品 开发620120.79120.79制定工艺路线,ITO镀膜厚度 可实现 10、60、180纳米等需 求膜厚,并达到<3%的镀膜 均匀性。上述膜厚可正常刻 蚀,刻蚀均匀性<20%,且无开发高效率的新型阳 极结构硅基 OLED显 示器,目标实现器件 最大亮度达 20,000尼 特@5伏电压,并在行业先进
    polymer。接下来待光罩设计 与发包制作。10,000尼特亮度下, 器件寿命(T95)≥120小 时,器件效率 ≥13cd/A。产品最大亮 度达到 6,000尼特@-4 伏电压。 
微透镜结构 硅基 OLED 产品开发615158.91158.91已完成 Lens(透镜)光学模 拟与分析,并完成了对应的 3 款 Lens材料的测试,接下来 待进行涂胶、曝光与显影工艺 开发。开发具有微透镜结构 的低功高亮硅基 OLED显示器,目标 完成 Lens技术产品验 证,实现产品亮度提 升 20%(或者功耗降 低 20%)。行业先进
低功耗绿光 硅基 OLED 技术开发2,470331.231,138.97已完成器件结构的设计和产品 的初步验证,产品实现最大亮 度>60,000尼特,在 20,000尼 特亮度下,功耗<450mW。开发单色绿光硅基 OLED低功耗产品, 通过单层及叠层器件 结构设计,实现最大 亮度达到 70,000尼 特,并在 20,000尼特 下,功耗<350mW。行业先进
高性能热活 化敏化荧光 (TASF)有机 发光器件开 发1,970307.791,007.29已完成 TASF有机发光材料及 器件性能评测工作,并对材料 进行二次升级,提升器件性能 效率 10%。开发硅基 OLED用 TASF有机发光材料并 生产产品,通过对 TASF材料的制备,搭 配对应材料的器件结 构,实现白光器件发 光效率达到 12 cd/A, 驱动电压 5V时器件亮 度达到 2,0000尼特。行业先进
OLED微显 示器滤色片1,460238.61737.34已完成滤色片结构设计和优 化,完成单色滤色片制备,最开发硅基 OLED微显 示器滤色片阵列技行业先进
阵列技术开 发   大透过率>40%,红绿蓝光谱 线宽均<80nm。术,通过设计滤色片 阵列结构,搭配阳极 结构与器件结构,仿 真模拟计算最佳结 构;对滤色片阵列进 行优化,实现滤色片 透过率大于 40%、光 谱线宽小于 80nm。 
显示驱动芯 片可靠性技 术研究76046.59305.791)完成对显示驱动芯片进行 电气特性确认测试,测试显示 芯片抗静电性能以及稳定性。 完成显示驱动芯片的加速寿命 模拟测试,表征出显示驱动芯 片的使用寿命,并将相关数据 与显示面板寿命相结合。对不 同显示驱动芯片的显示模组产 品进行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测 试,分析模组可靠性性能与显 示驱动芯片的相互影响因素, 针对测试结果对芯片的设计以 及加工工艺进行优化。 2)完成了技术评估项目开 发,已结题。对显示驱动芯片进行 多方面的可靠性测试 并优化产品设计。市场同类产 品主流水平
新型结构电 子纸显示模 组技术开发13798.2898.281)对产品所需的不同材质胶 水进行调研,目前已对胶水的 透过率、流动性、阻水效果进 行测试验证。同时针对利用胶 水替代所有的覆盖材料工艺进 行优化及固化验证。 2)完成胶水表面固化后的收 缩率验证。利用阻水效果佳、及 透明、可固化形的胶 水替代现有的阻水膜 以及硅胶,缩短现有 电子纸显示模组工艺 流程,降低成本。行业领先
六色电子纸 显示模组技 术开发122110.02110.02根据家电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进 行技术规格调研,采用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柔 性背板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 可显示黑白红黄蓝绿,六种基 色。在产品的刷新时间 上,常温最快时间可 达到 1.5s的刷新速度 显示 6种基色,实现 颜色阶数的变化,刷 新速度在 5s以内。行业领先
高性能硅基 OLED器件 技术的研发1,7403.823.82已完成高效率高亮度结构器件 设计,通过蓝光+绿光+红光结 构与叠层结构,器件效率提升 验证中,产品亮度达 3,000nit。开发高性能硅基 OLED器件技术,通 过设计蓝光+绿光+红 光结构,提升器件效 率并降低器件电压, 进一步提升白光产品 亮度至 5,000尼特, 功耗<1,750mW,并 通过优化低温 CF 技 术,开发相适应的高 色域 RGB 材料和工 艺,提高显示器色域 ≥90%。行业先进
/25,8253,347.0112,310.76///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基本情况

本期数
154
22.5
1,895.10
11.92

教育程度

数量(人)
5
6
74
46
23
154
年龄结构

数量(人)
48
74
31
0
1
154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研发创新优势:保持高水平创新投入,加速新技术新产品量产落地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经过长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实践,建立健全了从前沿技术研发、中试研发至量产技术开发的完整技术创新体系,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 OLED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苏州市超高分辨率微显示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以支撑公司前沿技术与产品研发,确保公司在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自成立以来,公司在有机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持续耕耘,深度挖掘 PMOLED技术,并逐步扩展至其他新型显示技术,实现产品结构的梯次性布局,形成了以 PMOLED、电子纸模组、硅基OLED微显示器三大业务为主的多元化产品架构及业务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内的器件结构技术、新型阴极技术、蒸镀封装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秘密,并系统掌握了包括光刻、蒸镀、封装、模组在内的全流程关键工艺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 3,445.4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11.46%。

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公司的创新优势:
PMOLED方面,公司不断完善 PMOLED产品技术,在高亮度、高可靠性、高对比度等元器件产品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率叠层 OLED器件技术、新型 PMOLED全彩器件结构技术、屏体减薄技术、显示触控一体化技术、多行扫描显示驱动技术、On-Cell/In-Cel(l O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玻璃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方法,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 OLED像素中的方法)触控驱动技术、透明显示技术等核心技术,使 PMOLED技术在显示亮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模组厚度薄、屏体边框窄、使用寿命长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从而使公司 PMOLED产品在医疗健康、家居应用、消费电子、车载工控、智能穿戴、安全产品等众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电子纸方面,公司在 PMOLED产品技术创新中积累形成的产品设计技术、模组生产技术、生产管理技术等前期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电子纸产品设计、模组制作技术,至今已熟练掌握电子纸模组全自动化技术工艺、波形程序调试工艺、TFT背板切割工艺、全封闭封装工艺、电子纸膜上线前处理工艺等核心技术,推出了具有超低功耗特点的电子纸模组系列产品,并快速进入了新零售电子价签领域,得到了汉朔科技等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未来,公司将进一步研发具有全彩、超薄、柔性、可拉伸等特性的中大尺寸电子纸模组,为低碳环保的电子纸产品持续赋能。

硅基 OLED方面,公司在 PMOLED产品技术创新中积累形成的薄膜工艺技术、OLED蒸镀技术、OLED封装技术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适合超高分辨率的彩色化技术。通过研发具有超高分辨率、超高亮度、超低功耗的硅基 OLED技术,公司成功掌握了高密度阳极像素点制作技术、高效 OLED材料及器件技术、高可靠性薄膜封装技术、彩色化显示技术、微透镜光取出技术等微显示核心技术,以满足 XR等终端显示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目前,公司硅基 OLED技术水平在产品的使用寿命、单色亮度、彩色亮度、像素清晰度、刷新率、功耗等方面已达行业前列。未来,随着硅基 OLED微显示器生产线技改项目持续实施,公司在业内的领先优势及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2. 质量管理优势:坚持高标准规范化生产,完善高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质量管理,设有专职体系运行管理机构,已通过“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IATF 16949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10012 测量管理体系”、“QC 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GB/T 29490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BD32/T2771 企业研发管理体系”、 “ISO 22301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等体系认证,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进料检验管理程序》《过程检验管理程序》以及《成品和出货检验管理程序》等一系列全流程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制度管理和实时监控,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公司设有专职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策划、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人员配备齐全,职责明确。公司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一直以来坚持每年开展质量月和 QCC(品管圈)活动,深挖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改善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微进行动”,培养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的创新进取与改进意识,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提出有益于公司产品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等方面的行动方案,促进公司高效全面发展。

基于良好的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公司承担了江苏省战略新兴标准化试点项目,团队成员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公司于 2020年获得苏州市质量奖、2021年获评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 AA级企业、2022年获评江苏省质量信用 AAA级企业、2023年通过苏州市质量奖复审。报告期内,公司新参与制定的三项显示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化深入提升。

报告期内新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标准类别标准号标准名称
国家标准GB/T 20871.12-2024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第 1-2 部分:术语与文字符号
国家标准GB/T 20871.61-2024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第 6-1 部分:光学和光电参数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GB/T 38001.53-2024柔性显示器件 第 5-3部分:目视 评价方法
3. 客户资源优势:开辟多元化产品市场,积聚大量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物联网终端人机交互显示界面,包括潜力型的元宇宙 XR领域应用的硅基OLED显示屏幕,成长型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电子纸显示屏幕,成熟型的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应用的 PMOLED显示屏幕,都具有产品及技术迭代快、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特点。

公司制定了产品类型均衡布局、应用领域广泛覆盖的市场策略,产品涵盖近眼显示、电子价签、电子阅读器、智能家居、医疗健康、车载工控、智能穿戴、安全产品等多个下游应用领域。至今,公司在册的客户数量累计达到 2万余家,与各领域的头部客户均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公司客户数量众多,降低了公司生产经营对单一客户、单一行业的依赖程度,减少了可能因客户需求以及特定细分市场周期剧烈波动而对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广泛的客户资源和分散的市场布局,可以令公司快速抓住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的机遇,实现外延式发展,进而实现总体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

经过长时间经验积累,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够快速响应、积极落实大、中、小型等不同规模的客户需求。公司服务过的客户中不乏各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包括华为、小米、华米、三星、LG、超思电子、汉朔科技、美国 UICO等企业。公司产品和技术深受品牌客户的肯定,曾获华为季度质量绩效考核满分、小米生态链最佳战略合作奖、华米科技年度战略合作伙伴、三星协力社 A级供应商等荣誉。

4. 运营管理优势:避风险维稳经营,数智转型赋能持续发展
公司一直坚持稳健经营的方针,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实施了如下一系列举措以避免或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经营风险:
(1)聚焦主营业务,合理安排资金用途;
(2)实施品牌客户开拓战略,拓展公司品牌影响力;
(3)分散客户群体,降低单一客户、单一下游行业营收占比过高的风险; (4)主动识别客户风险,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客户通过购买应收账款保险等手段规避风险。

配套建设方面,公司注重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打通了 CRM(客户关系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实现人财集团化、业财一体化、产研一体化,并完善了移动化办公系统,提高了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协同能力,规范了经营行为,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

产线改造方面,公司对成熟的 PMOLED业务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取得成功后将其推广到电子纸业务和硅基 OLED业务建设中,使新建产线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5. 人才团队优势:国家级科技人才引领,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公司核心技术承接于清华大学有机光电子实验室 OLED项目组技术成果。多年以来,公司在高度重视新型显示技术研发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背景深厚、知识结构互补、技术发展全面且具备创新进取精神的研发团队。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裕弟博士具有超过 20年的 OLED行业经验,是我国 OLED发展和产业化的重要推动者。高裕弟博士作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实验室 OLED项目组的成员,是中国最早从事 OLED行业的先行者之一。高裕弟博士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曾任职于北科技、维信诺显示、清越科技等公司的研发、管理等重要岗位。作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平板显示器件技术委员会(IEC/TC110)专家、项目负责人,高裕弟博士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其中,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了《GB/T 20871.61-2013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第 6-1部分:光学和光环境试验方法》等行业标准。因其在标准化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高裕弟博士在 2014年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除此之外,高裕弟博士还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创业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等荣誉称号,作为我国 OLED领域的领军人物,具有丰富的 OLED行业技术研发、运营与管理经验。

公司持续打造年轻化、专业化的创新型团队,包括董事长高裕弟博士在内,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均具有较长时间的从业经验,参与过本行业多项研发项目和公司新产品的开发项目,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公司管理团队具有多年的市场经验和管理经验,经营作风规范稳健,能够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高效的运营管理。公司始终坚持保障员工权益,优化薪酬福利、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双通晋升机制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驱动力。2023年 5月,公司获批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公司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发挥人才优势具有重大意义,使公司在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更上一台阶。

6. 知识产权优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培育布局高价值专利
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和新技术研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控制,遵循统一管理、注重保护、加强运营、有效奖惩的原则,制定了包含《专利管理办法》、《专利&技术秘密奖惩制度》、《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管理与保护,申请、维持与终止,奖励与惩处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通过“GB/T 29490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基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积累的丰硕成果,公司于 2022年获评昆山市知识产权标杆企业,入选苏州市第一批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成长型企业,获得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公司发明专利荣获苏州市优秀专利二等奖,2023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苏州市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优势型企业。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 579项,其中其中发明专利 156项。报告期内,公司入选苏州市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引领型企业,知识产权力量更进一步。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仍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地缘政治军事冲突、国际关系变化以及国家组织和多边合作的变化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全球通胀率在近年来有所放缓,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在紧绷的国际政治局势下,加之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持续放缓。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展望》,全球经济增速将从 2023年 2.7%放缓至 2024年 2.4%。

对于公司所处的中小尺寸显示行业来说,其主要受众市场为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报告期内由于国内外有效需求不达预期,整体市场仍处于行业波动的下行周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062.95万元,同比减少 23.48%;研发投入 3,445.43万元,同比减少 24.0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88.69万元,同比减少 2,409.8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71.44万元,同比减少 1,421.85万元。

在此情形下,为应对严峻的市场挑战,保持稳健经营状态,公司在核心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深耕细分领域,在差异化的发展方向上持续推动多元化技术布局,深入打造以 PMOLED、电子纸模组和硅基 OLED微显示器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优势。

1. 技术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完成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研发。PMOLED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在透明显示技术、显示触控一体化技术、高可靠性产品技术等方面均实现研发成果落地,开发出 0.41英寸透明显示屏、2.08英寸高性能触控显示一体化屏、0.66英寸高可靠性显示屏等新产品,并成功量产应用。电子纸技术创新方面,针对大尺寸产品,通过优化 TFT背板与驱动技术,实现了超高 240DPI以上的超高 DPI产品开发,其中 23英寸、31.2英寸等产品将于今年第三季度给终端客户送样测试。针对电子纸波形智能调参技术,通过完善软、硬件系统,提高了智能调参效率和效果,同时开发出视觉检测算法,实现对产品缺陷的识别与自动处置。针对降本增效,通过使用新型液态胶材替代 PS阻水膜,既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实现了产品质量与性能的提升。基于以上积极成效,使公司在电子纸模组智能制造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硅基 OLED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在阳极、器件方面实现较大突破,使产品发光效率和显示色域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设计和开发新型微透镜材料,实现显示亮度提升 20%。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产品良率更上一个台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联合上下游企业以及在微显示技术领域具有突出成就的高校院所,所共同开展的“用于 VR/AR/MR领域的超高分辨率硅基 OLED微显示技术研发”项目获得昆山市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得到当地科技主管部门的重点支持。

2. 市场开拓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针对 PMOLED、电子纸和硅基 OLED不同领域执行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基于产品和行业属性,以技术实用化为客户增值的同时实现新市场的开拓。报告期内,面对行业低谷,公司加大对市场动态的跟踪,更加深入地调研客户需求,通过不断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新的市场开拓。在 PMOLED领域,公司与三星、小米、海尔、美的、小天鹅等头部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加速产品在新应用场景下的布局;在电子纸领域,公司继续以汉朔科技等电子价签头部客户为中心,成功与杭州智控、苏州易泰勒、苏州沃联、上海保资、深圳每开创新等新客户建立起友好合作,在扫地机、温控器、遥控器、手机壳、电子日历和单词卡等新领域实现产品应用和推广,为新市场的开拓打开了局面;在硅基 OLED领域,公司在紧跟技术前沿的同时,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与下游厂商互动交流,探索合作共赢之路。通过与众多潜在客户的交流探讨,公司深入了解了当前行业需求与发展趋势,在 XR领域的未来产品形态上进行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与传音、天趣星空、ThinkAR等客户达成合作,实现 0.71英寸产品出货,下半年预计将会正式进入智能 AR产品的量产发售阶段。此外,公司与艾睿、高德等行业头部客户的合作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其中 0.39英寸、0.6英寸等产品已完成试生产,预计下半年将有多款产品开始进入量产阶段。(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