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湘潭电化(002125):2024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湘潭电化:2024年半年度报告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刘干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伏林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伏林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半年度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1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18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1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2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2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3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3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3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3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生产的锰系电池材料主要应用于传统一次电池领域以及新能源电池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如下: 1、一次电池材料 行业发展情况:电解二氧化锰是一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其发展情况与下游一次电池行业密切相关。2024年上半年,一 次电池市场需求有所回暖,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一次电池出口量为149.85亿支,同比增长7.46%。 在此环境下,报告期内电解二氧化锰的需求也有所回暖。未来随着终端消费需求逐渐恢复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次电 池的需求仍然会呈现增长趋势,也将带动正极材料电解二氧化锰的需求增长。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未来行业竞争将更激烈,将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行业向更加高科 技、低碳智能的先进制造模式转型,高稳定性、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将会是生产企业争夺市场的关键。 公司行业地位:公司是电解二氧化锰行业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在国内外电池行业享有较高声誉,与全球各大电池 厂商一直保持良好交流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无汞碱锰型电解二氧化锰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其 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 2、新能源电池材料 行业发展情况:2024年上半年,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总体处在低位并呈下降趋势,锰酸锂材料及电芯性价比开始显现, 市场需求逐渐回暖。根据ICC鑫椤资讯统计,2024年上半年锰酸锂出货量6.01万吨,同比增长46.6%。 锰酸锂作为含锰正极材料之一,其凭借性价比、安全性等优势在多种应用场景发挥特长。随着材料、电池技术不断突 破,以及我国《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逐步实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 家标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未来锰酸锂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打开,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公司行业地位:公司自2021年开始布局锰酸锂产业,依托前驱体自给优势、技术研发优势以及丰富的材料生产运营经 验,公司已成长为锰酸锂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位于行业第一梯队。公司正在进行产能升级, 未来将形成行业先进的制造产能,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电池材料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 1、电池材料业务 (1)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均采用“研发-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 (3)采购模式 公司物资采购调度中心负责公司大部分材料的采购。湘潭和靖西基地所需的大宗、通用、重要物资实施集中采购,其 中大宗材料主要采取招标方式采购,其他材料主要采取网采方式采购。锂盐的采购由广西立劲根据销售订单计划,结合原 材料市场情况、原辅料库存情况及生产计划进行采购。公司参考市场行情及与供应商的合作情况,每年对供应商资质进行 评审和更新,并通常选择产品品质较高且与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的供应商最终进行合作。 (4)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生产采取流程性连续生产的模式,主要结合公司存货管理的备货安排、在手的下游客户订单、市场需求等因 素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目前拥有湘潭和靖西两大生产基地,拥有多条专业生产线,依托自身生产能力自主生产。 (5)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采用“工厂→工厂”的直接销售模式,由公司营销部门负责销售业务。公司拥有开拓能力和营销能力较 强的营销团队,构建了完善的营销网络,与全球各大电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产品定价模式 公司 EMD产品采取市场化为基础的定价策略,产品定价综合考虑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 需求量大小、公司产品成本、客户信用等级和回款周期等因素。 公司锰酸锂产品的定价根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波动而进行相应调整,主要参考上海有色网的现货价格和客户协商定价。 2、污水处理业务 公司污水处理业务采用“政府特许、政府采购、企业经营”的经营模式,具有刚性特征,不易受宏观经济影响,具有 相对稳定的收入、利润和现金流量。公司污水处理业务通过对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实现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染物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保护区域内水质及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资子公司市污水处理现有污水日处理设计能力为26万立方米(不包括受托运营的九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公司 凭借多年的污水处理经验,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在保护环境、改善湘江水质、降低 城市 水污染以及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总基调,统筹部署,扎实做好经营管理、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等各项 工作,经营业绩稳中有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582万元,同比下降 1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390.94万元,同比增长 4.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928.16万元,同比增长 78.70%。主要经营工作情况 如下: 1、聚焦主营业务,增强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 EMD业务稳舵前行,销量同比有所增加,产销基本平衡。公司坚定不移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一企一策实施大 客户战略,与大客户建立高水平战略合作,提供定制化产品和高标准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增强客户黏性。 锰酸锂业务深入降本挖潜,加紧推进 IATF16949体系建设和认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并与下游重要客户密切沟通、联合 开发。报告期内,锰酸锂业务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污水处理业务稳定运营,社会效益明显。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大幅下降,本报告期虽然公司锰酸锂产品销 量同比增长7.14%,但售价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而调整,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坚持技术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坚持用技术引领产业发展,在研发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围绕 EMD产品迭代 升级、动力型锰酸锂开发、锰酸锂前驱体降本提质、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相关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公司研发创新紧跟市场需求,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技术交流,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同时,公司高度 重视研发团队建设,不断壮大研发力量,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不断增加,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等方 式激励科研人员,并引导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做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3、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一是进一步调整组织机构,整合了职能部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聘请了管理专家深入评估并指导公司提升内部管 理水平。二是持续推进 1688平台、NC、OA三大系统对接,构建线上线下、全流程、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管理水 平不断提升。三是全面质量管理,上半年产品质量合格率创历史新高,客户投诉质量问题次数为零。四是加强人才管理工 作,拓展引才渠道,引进硕士和博士高学历人才14人;优化人岗配置,并开展岗位配套化常态化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五是强化风险管控,公司按照“纪检+审计+监督”一体化的原则,切实落实内部审计监督,监督合力不断提高,持续打造 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 4、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的“标杆”企业称号。公司以此为契机,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有企业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经理层薪酬和 绩效考核模式,提升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工作质量;对不同业务单位、不同职能部门实行差异化考核分配, 收入向创造经济效益的单位、个人倾斜,向科技人才倾斜,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国企。 5、常抓安全环保,坚守发展底线 公司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安全环保理念,不断强化安全、环保主体责任, 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工作策略,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污染物均达 标排放,获评湖南省“环保绿牌单位”,“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开展,上半年未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牢牢守住安全环 保生产底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从母公司开始,公司经营锰产品已60余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司一直稳健发展、守正创新,专注于锰系电池 正极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持续深耕细分市场,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近年来公司产业链布局也在持续完善和优化中,锰 系电池材料产品应用于一次电池和新能源电池领域,品牌价值和客户认可度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公司拥有领先的专业 技术、差异化的产品、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执行力强的经营团队以及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 未发生重大变化。 1、规模运营优势:公司在几十年耕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锰系电池材料生产运营经验,生产过程中对不同锰矿资 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针对下游需求精准研发、保证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实现稳定交付。目前产能规 模居行业前列,产品类型齐全,且不同产品型号可灵活转换,可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情况及时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客 户的差异化需求。 2、持续创新优势: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子公司靖西电化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 司打造了“湖南省锰系储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3个省级科 技创新平台,拥有CNAS实验室。公司以锰系新能源材料研究为核心,同步开展矿山采选技术开发、数智化应用研究、环保 科技与资源循环研究,构建了1+3 现代化产业研发体系,具备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对锰在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进行较 全面的技术储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稳步推进新产品的前瞻性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丰富产品类型,产品技术指标达到 行业领先,产品质量稳定且上乘,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坚持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持续推出的高性能系列产品得到客 户的一致好评和规模应用,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无汞碱锰电池专用型EMD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3、产业链优势:多年来,公司一直重视产业链布局,向上游资源拓展,确保高品质原料供应和低成本生产,目前在湖 南有一个锰矿采矿权,矿山正在复产中;在广西有一个锰矿探矿权,正在推进探转采工作,同时公司在积极寻找其他优质 锰矿资源;向下游产业纵深发展,形成了电解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锰酸锂的产业链,通过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提高产 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核心团队优势: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不断引进高端专业人才,拥有管理、技术、营 销三支劲旅,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强,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够快速 反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5、特许经营优势:公司污水处理业务采用“政府特许,政府采购、企业经营”的经营模式,取得了湘潭市政府授予的 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业务较稳定。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靖西电化: 报告期内,靖西电化实现营业收入32,915.04万元,同比增长0.82%;实现净利润5,691.70万元,同比增长33.10%。 报告期内,靖西电化生产经营稳定,产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产品出厂合格率 100%,无汞碱锰电解二氧化锰产品入围 2023年《广西名优工业产品推荐目录(第三批)》。 广西立劲: 报告期内,广西立劲实现营业收入 20,556.01万元,同比下降 43.49%;实现净利润-557.69万元,同比大幅减亏,业 绩亏损主要系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影响,锰酸锂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同时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报告期内,广西立劲 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积极开拓市场,与多家知名客户成功对接;积极推进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并于报告期内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湖南裕能: 报告期内,湖南裕能实现营业收入 1,078,161.66万元,同比下降 53.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919.47万元,同比下降 68.57%,主要系由于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跌等因素,导致湖南裕能主 要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进而影响其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经营业绩指标。报告期内,湖南裕能磷酸盐正极材料产 品销量达30.94万吨,同比增长43.3%,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风险 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存在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不断强化生产要素精细化管控,提升运营效率,持续降本增效;坚持大客户战略,积极开发新兴市 场,稳定市场份额;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研发力度,生产更高性能产品,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原燃料主要包括锰矿石、碳酸锂、硫酸、煤炭等,受行业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应对措施:采购端强化市场意识,公司市场决策委员会定期、不定期组织会议对宏观经济趋势、大宗原材料走势进行 分析与研判,及时加强对采购环节的引导;加强与上游原材料厂商合作与沟通,密切关注原燃料价格变化,精准采购节点, 及时调整原材料库存;建立物资采购数据统计分析和大宗材料专项市场分析机制,推进供应管理工具化、数字化,进行分 析预判,抓住市场契机,找到低位囤货的最佳时机进行采购,有效降低公司运行成本。积极寻找其他优质锰矿资源,提升 企业矿石资源自给率,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3)环保、安全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国家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存在环境治理成本和治理风险不断提高 的风险。公司建有高温、高压等设备设施,生产涉及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工业原料,生产操作作业要求较高,若出现管 控不力、操作不当等情形,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按照“三废”排放要求,优化工艺技术,持续做好环保设施升级和管理制度配套工作,以提升 公司环保治理水平,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公司将持续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基础 工作,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深入推进“一会三卡”和“三讲一落实”的全员全过程实施工作,提升公司应急管理能力, 控制安全风险。 十一、“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是 ?否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报告期内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的有关情况 1、本报告期股东大会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