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告]中化国际(600500):中化国际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

时间:2025年01月17日 19:51:01 中财网
原标题:中化国际:中化国际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代码:600500 证券简称:中化国际 编号:2025-004 债券代码:185229 债券简称:22中化G1
债券代码:138949 债券简称:23中化K1
债券代码:241598 债券简称:24中化K1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化国际”)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8,470万元到-285,58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8,568万元到-385,710万元。


一、 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一)业绩预告期间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二)业绩预告情况
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 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8,470万元到-285,58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8,568万元到-385,710万元。

(三)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 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4,77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二)每股收益-0.52元。
三、 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
(一) 主营业务影响
2024年全球经济整体恢复疲软,海外制造业和消费恢复力度减弱,地缘政治冲突、各国经贸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通胀压力仍是扰动全球经济与贸易复苏的不稳定因素。2024年下半年中国政府虽集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着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但对2024年化工品价格的影响暂未予以体现,国内化工行业仍然处于低谷期,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剧,2024年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仍为向下的走势。

受限于目前所处行业持续下行的环境,公司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等主要产品的价格处于行业历史的较低水平,市场均价约处于历史十年价格中 10-60%的分位区间;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等处于行业历史的中高水平,市场均价约处于历史十年价格中 30-80%的分位区间;上述市场外部环境叠加中化国际重要碳三一期项目装置于2024年4月末全面转固并投入生产,产能持续爬坡加剧了公司业绩的下滑。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五个板块,包括基础原料及中间体、高性能材料、聚合物添加剂、化工材料营销和其他。2024年度,基础原料及中间体板块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约3-1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环氧氯丙烷等主要产品受行业需求减少、供需关系影响导致竞争加剧,产品价格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有所推高,但因涨幅不及原材料导致盈利状况进一步承压;高性能材料板块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约0-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ABS等产品价格受到2024年上半年油价上涨影响有所回升,但是公司主要产品环氧树脂产品价格跌幅大于原料,双酚A及环氧树脂行业亏损环比增加;聚合物添加剂板块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约3-1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回落,导致毛利下降,具体情况如下:
1.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板块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烧碱、双氧水、二氯苯等芳烃系列产品。产能规模化、一体化、工艺绿色环保均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主要产品2024年行业情况:
环氧氯丙烷产品市场偏弱运行。上半年供应量同比变化不大,平均开工率53%,下游树脂及终端需求延续偏弱态势,价格持续下跌;下半年因同行业有部分装置出现非计划性减产导致行业供应出现局部时间段的紧平衡,行业开工率维持在50%上下,产品价格有所提升;但产品价格的涨幅无法消化液氯、甘油等原材料的上涨,产品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环氧丙烷供需矛盾凸显,价格下降明显。上半年供应量同比增长27%,新增产能达 110万吨/年,需求因房地产等行业弱复苏,需求量同比增长 20%,整体供大于需,价格的下行压力加剧;下半年延续上半年趋势,整体呈现低位运行,年末供应端在新装置投产利空下,价格承压下行。

芳烃产品供应端竞争激烈,盈利空间收窄。芳烃产品市场需求基本稳定,但供应端竞争激烈,特别是对二氯苯受国内新增产能影响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对手低价竞争影响,盈利空间大幅收窄。

2. 高性能材料业务板块
高性能材料业务板块产品目前主要包括环氧树脂、ABS、芳纶等。公司已建成“PDH-丙烯-苯酚丙酮&双酚A/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一体化全产业链,芳纶目前实现装置满负荷运转。

主要产品2024年行业情况:
环氧树脂成本面影响及需求齐弱,市场探底运行。上半年因新产能释放产量同比增长17%,但受终端房地产市场表现疲弱影响,建筑及户内涂料行业订单同比减少,行业平均开工仅55%,需求量下降明显,导致价格同比下跌;下半年新增产能投放不减,同业低价竞争局面常态化,但原材料价格受成本支撑,略有企稳反弹,产品盈利依旧承压。

ABS紧抓市场机遇,降低生产成本。西欧ABS受亚洲进口货源减少影响,市场供给同比下降,需求端同比变化不大,能源价格同比下降,行业盈利同比增加。

对位芳纶行业短期内受到地缘政治局势以及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总体需求增速有所减缓。国内芳纶市场因海外企业采用激进的低价竞争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价格同比大幅下跌,芳纶产品盈利空间收窄。

3. 聚合物添加剂业务板块
聚合物添加剂业务板块产品主要为橡胶防老剂和塑料助剂等。公司目前是全球领先的橡胶添加剂供应商,现阶段进一步拓展塑料添加剂领域业务,努力实现“双核心”驱动。

主要产品2024年行业情况:
上半年橡胶防老剂下游半钢轮胎行业开工负荷基本维持稳定,全钢轮胎开工负荷持续下行;原料价格小幅震荡调整,受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防老剂市场价格同比下降17%;防老剂产品销量及开工负荷均好于同期,受市场价格影响盈利不及同期;下半年橡胶防老剂产品价格环比下降16%,主要原材料苯胺价格环比下降12%、MIBK价格环比下降25%,行业盈利情况整体下降。

(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
报告期内,中化国际广场资产证券化项目确认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约 8.4亿元(税前),另有一部分为蒸汽补贴、财政奖励等补贴,对当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产生正向积极影响。

(三)商誉及长期资产减值影响
公司结合内外部环境与下属子公司实际及预期经营情况、市场变化等综合因素考虑,基于谨慎性原则,为公允反映公司各项资产的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聘请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部分子公司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及相关长期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减值迹象。

经公司及评估机构初步测算并与年审会计师进行沟通,预估相关业务2024年拟计提约人民币13亿元至19亿元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1、基本情况
(1)商誉减值:经初步判断,除了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过减值以外,其他含商誉的资产组减值迹象较小。

(2)长期资产减值:2024年锂电池业务面临行业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有进一步减值的风险;电子化学品等其他部分业务面临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现状,公司盈利空间持续压缩,涉及的长期资产存在减值风险。基于初步估算的可收回金额,预计将计提约人民币13亿元至19亿元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具体的明细如下:
单位:人民币亿元

项目锂电池业务 资产组其他业务 资产组合计
固定资产 a13.419.3522.76
在建工程 b0.273.533.80

无形资产 c0.891.912.80   
其他非流动资产 d1.280.191.47   
资产组账面价值e=a+b+c+d15.85 14.98 30.83 
可收回价值区间 f低值高值低值高值低值高值
 2.576.199.2611.6411.8317.83
资产组减值区间 g=f-e-13.28-9.66-5.72-3.34-19.00-13.00

除上述所列示的资产外,其余资产组涉及的减值风险较小,公司会全面测试、持续跟进并做好与年审会计师沟通。

2、 存在减值风险的业务情况
锂电池业务2024年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头部集中的竞争环境:动力电池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这一特性决定了其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具体体现在技术壁垒、客户资源壁垒和规模壁垒。

近几年,受市场快速发展和行业壁垒影响,行业整体逐年向头部集中,全球Top10电池厂商的装机集中度逐年提升,宁德时代等企业稳居行业前10, 2024年全年国内Top10的电池厂商装机市场占有率已高达96%。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非头部企业的生存空间愈加狭窄,低端落后的产能逐渐被淘汰。同时动力电池行业的产量显著高于装机量,动力电池供过于求,库存消纳加剧价格战竞争。

(2)出口业务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严峻,美国、加拿大等多国政府发布申明,就中国动力锂电池加征关税,对中国锂电池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如2024年9月13日,美国政府发布声明,确定将于2024年9月27日起执行对中国开展的301关税政策,大幅度上调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100%,新能源汽车用的动力锂电池加征关税25%。考虑到后期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公司原接洽沟通的相关出口业务的合同签署时间较计划出现了较大的延后同时业务后续供货执行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3)国内小动力市场方面:近年中国政府出台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但由于电动自行车频繁的事故,政府的政策向铅酸电池倾斜,铅酸车型补贴高于锂电车型,这导致小动力领域的锂电装车热潮开始降温。随着今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政策的发布、执行,小动力市场的客户纷纷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受到动力电池B级品以及梯次利用产品的冲击,对比A级品的价格,对电池价格敏感的小动力市场客户更倾向于选择前者。综合影响,导致小动力市场对车规级A级品的需求疲软,公司整体市场开拓情况不及预期。

部分其他业务2024年主要受到以下挑战:
公司电子化学品等其他业务目前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盈利空间压缩。公司与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在市场地位、销售规模、产品种类规模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盈利状况未达预期。

结合上述整体市场行业环境及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初步估算并与评估机构及年审会计师进行沟通,预计将在 2024年年度报告中对其商誉及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最终减值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

2025年中化国际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市场环境,将继续紧紧围绕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打牢基础、防范风险”的总体工作思路,增强公司产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坚持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利用科技创新赋能,强化营销和内外部协同,持续推进卓越运营体系建设与运营效率提升,努力“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使得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生产方面,提升存量和新建装置的产能利用率,聚焦能耗、物耗、检修费用三大领域,落实成本优化节降;应用开发方面,提升客户解决方案能力,协同内外部企业,加强汽车、轮胎、涂料等重点应用市场渗透;营销方面,发挥贸易传统优势,优化海外市场布局,开展海外营销平台建设,力争产业出口销量进一步增长。用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办法突围破局,持续推动中化国际经营和业绩高质量发展。

随着上一轮化工行业投资高峰期步入尾声,国内新增产能投放速度预计放缓,叠加环保政策落地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出清,化工品市场有望走出周期低谷,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供需环境有望逐步改善。公司在基础原料及中间体、高性能材料、聚合物添加剂等核心产业领域已经建成多个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生产基地,构建起坚实的产业基础。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紧盯经营目标,努力抓住市场机遇、做好生产经营,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沟通交流,夯实公司治理,强化规范运作,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回报投资者,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

四、 风险提示
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五、 其他说明事项
以上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5年1月18日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