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沸腾之际!再次提个醒!
昨日咱们提到:“短期内指数或许仍会反复,但在后 DeepSeek 时代,AI应用端以及AI+等板块有望继续发酵,成为市场新的机遇所在。”今日市场实际表现印证了这一观点。受短期人民币大幅升值以及阿里巴巴业绩超预期的双重利好刺激,市场情绪被彻底点燃,呈现出放量大涨的强劲态势。中国资产迎来狂欢,港股与A股市场均表现出色。 今日市场看,港股的大涨在此带动A股的飙升。尤其是昨日一度下挫之下,今日港股市场大幅高开以及高走,恒生科技指数创下3年新高,而恒生指数也是强势突破去年10月7日以来的新高。至此,港股整体突破去年“924”行情高点之下,给A股市场带来极大提振。沪深两市高开回落后快速上行,在科技股再度爆发以及证券板块的提振下,两市成交突破2万亿,并迎来全线上行。全天,港股和A股的上行,叠加隔夜中概股的走强,被市场成为中国资产的狂欢。而起底今日市场的强势,市场认为有两个核心因素:一方面,人民币大涨,高盛认为,增长前景改善和信心提升或将中国股市的公允估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另一方面,阿里在较大程度上带动了市场情绪,季报显示阿里季度资本开支达317.75亿元,环比大增80%。而且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 今日大幅港股高开后一路高走,恒生科技指数强势创下3年新高,恒生指数也成功突破去年10月7日以来的高点,一举超越去年“924”行情高点,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受港股大涨带动,沪深两市同样高开,虽短暂回落后便迅速上行。在科技股再度爆发以及证券板块的有力助推下,两市成交显著放量,突破2万亿大关,实现全线上扬。此外,隔夜中概股走强,与今日港股和A股的上行行情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国资产的狂欢盛宴。今日市场强势表现的根源,主要归因于两大核心因素:其一,人民币大幅升值。高盛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前景改善以及市场信心提升,有望将中国股市的公允估值提高 15%—20%,并可能吸引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二,阿里巴巴业绩表现突出,极大地带动了市场情绪。季报显示,阿里巴巴季度资本开支 317.75亿元,环比大幅增长80%,且未来三年在云和 AI 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这一积极信号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事实上,今日港股市场阿里巴巴以及A股阿里系股价的大涨,有效带动了科技股的全线走强,再加上近期科技股本身热点的扩散,也刺激了泛科技板块全线走强。不过,在当日狂欢的背后,也存在存在一丝的隐忧,或对短期市场带来一定的抑制: 首先,阿里巴巴及港股市场短期内或有加速见阶段顶的迹象。自上周以来,阿里巴巴股价虽持续大涨,但成交额同步大幅释放,且连续上行过程中出现多个跳空缺口。回顾去年 9 月底到 10 月初的股价走势,当时同样是在大幅放量与股价快速拉升后,短期内出现阶段见顶。阿里巴巴及其他科技股的强劲表现,是恒生科技指数持续飙升的具体体现。然而,对于恒生科技指数以及整个港股市场而言,短期科技股热潮也带来了较大的阶段性压力。随着股价快速上涨,港股市场交易过热迹象愈发明显,部分科技股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泡沫风险逐渐累积。同时,大量资金涌入科技股,导致市场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众多投资者为追逐短期高收益,纷纷加大对科技股的投资,使得市场资金过度集中。一旦市场风向转变,这些资金可能迅速撤离,引发市场大幅波动; 其次,港股与 A 股市场联动效应显著,若港股出现阶段性回落,A股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即便在今日市场全线上涨的情况下,A股仍呈现出分化态势,主要上涨动力来自科技股,这与港股走强密切相关。一旦港股因短期交易过热而出现回落,必然会对A股产生抑制作用。 再者,A股自身面临技术面压力。近期市场持续上行并创下阶段新高,但部分指数及个股已出现顶背离迹象。以创业板指为例,在近期持续上涨过程中,指数不断创新高,而对应的 MACD 指标却未能同步创新高,呈现顶背离形态。顶背离通常被视为市场反转的重要信号之一。尽管短期内市场可能仍受情绪等因素推动继续上扬,但从技术面分析,调整风险正不断积聚,存在冲高回落或调整的可能性。 此外,海内外干扰因素依然存在,指数新一轮行情的开启或仍需等待时机。海外方面,特朗普贸易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关税威胁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以汽车行业为例,若其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全球汽车产业链将遭受重创。据摩根大通研究,若美国一系列关税措施全面实施,欧洲股指成分股企业2025年业绩预期可能下降5 - 8个百分点,美股成分股企业业绩预期也将面临 8个百分点的下滑,这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A股市场难以独善其身。同时,美欧主要股指屡创新高,股市高位回调风险不断积累,一旦海外股市出现大幅调整,A 股极易受到波及。国内方面,A 股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政策预期,若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或出台节奏放缓,市场将面临调整压力。虽然经济数据整体向好,但如工业增加值、消费数据等关键指标若不及预期,将引发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导致资金流出股市,进而引发股市回调。 因此,在中国资产迎来狂欢之际,切莫盲目乐观。尽管近期港股持续飙升,A股也迎来持续反弹,市场在大幅放量及部分指数突破阶段新高的情况下,仍有上冲动力,但投资者需保持警惕。鉴于海内外干扰因素犹存,港股持续上行后面临交易热度过高以及获利兑现需求,叠加 A 股自身技术压力,投资者需密切留意短期冲高回落及阶段回撤风险。不过,从宏观层面看,在基本面整体修复、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及中国资产迎来重估的大背景下,市场整体向好趋势依旧稳固。若出现阶段性回撤,可视作市场洗盘。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建议适当减持观望,以规避潜在风险。中期来看,仍可坚定对中国资产进行战略配置。若市场出现回撤,可考虑逢低加仓。短期博弈可继续关注低位AI应用以及 “AI+”领域的扩散机会,中期则建议对科技以及消费等政策受益方向进行组合配置,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 .郭.一.鸣 .巨.丰.投.顾
![]() |